APP下载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业发展调研

2015-04-04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局徐晓龙

饲料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莒南县畜产品养殖场

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局 徐晓龙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业发展调研

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局徐晓龙

山东省莒南县地处鲁东南鲁苏交界处,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县。近年来,莒南县坚持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中心,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工作重点,积极抓好畜牧科技推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牧产业化发展等工作,莒南县畜牧业实现了健康稳定快速发展。2014年底,莒南县生猪年存出栏130万头、28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9.34万头,外调生猪236万头,连续八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牛年存出栏4.1万头、3.7万头;蛋鸡存栏量达到200万只;肉鸡和肉鸭年存出栏分别达到300万只和1 700万只;羊年存出栏9.45万只,肉蛋奶总产31万吨,畜牧养殖业产值50亿元。畜牧业成为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一、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1.始终把良种工程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营造品质优势

良种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基础,莒南县始终以提高畜禽生产能力、质量水平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建设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目前莒南县种畜禽场达到9家,其中一级种猪场1处、二级种猪场3处、种公猪站1处、种禽场4处,家畜繁改员183名,生猪、肉牛、奶牛等人工授精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普及,优良生猪、肉鸡、肉牛、奶牛、波尔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质畜禽品种覆盖率大幅提升。

莒南县虽为生猪调出大县,但良种繁育场规模档次相对落后,没有原种猪繁育场,为扭转这一局面,莒南县畜牧局规划建设了县内唯一一家一级良种猪繁育场——临沂帛乘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其西区供精站于2008年12月投产,现存栏优质种公猪236头,日可供应精液1 400余头份,整个生产流程实现自动控温、自动供料、自动供水、自动采精、精液自动分析、自动分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东区原种猪场于2011年4月正式建成投产,引进法系长白、大约克、台系杜洛克原种母猪620头,年可出栏优良种猪及商品猪1.2万头。该公司配备各类先进仪器设备1 500余台套,其供料、供水、控温、控湿、粪污处理等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其综合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为莒南县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树立了榜样,2012年被列为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成员单位;公司按照规划,对现有的各品种核心纯种猪不断优化,通过测定,选育出生产性能最优的高产繁育猪群及适合本地发展的“帛乘配套系”,进一步提升生猪良种化水平。

莒南县连续八年被列为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上级补助资金累计达到2 709万元,利用这一政策,抓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和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实施,累计补贴生猪精液260万余头份;同时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大力推广实施能繁母猪更新换代工程,对养猪场(户)更新引进二元母猪每头补贴300元,养殖场户更换良种母猪2万头。在生猪良种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中,以帛乘公司种公猪站为龙头,以18处人工授精站为依托,以183名家畜繁改员为推广基础,逐步形成莒南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生猪良种人工授精技术莒南县普及,莒南县以“系统建站、网络健全、配送高效、产需结合”为服务模式的生猪品种改良运作体系成为全国推广的典型,先后12次在全国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经验、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具体运作中,由帛乘公司种公猪站负责种公猪饲养、精液采集、化验、分装、配送、人员培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根据精液品种、需求数量安排生产精液,并按照乡镇需求量集中装箱,通过城乡客运将精液保温箱发送到各乡镇授精站;乡镇授精站立专门办公室,配备专人,负责精液的接收发放,及时准确地日上报需求计划,月统计配种数量;村级繁改员具体实施人工授精技术,到场到户搞好服务。

2.始终把提升疫病防控和安全监管水平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保障,营造安全优势

莒南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兽医管理队伍建设,于2011年4月顺利完成兽医体制改革,机构设置、人员、经费、技术、组织等方面得到保障,畜牧科技推广、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扎实开展“每月16日固定养殖技术培训日”活动,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免费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自2009年第1期培训班举办以来,目前已累计举办70余期,自行前来参加培训的养殖户遍布莒南县并已逐步扩大到了周边县区,参训人员累计达到2万余人次。同时大力推广环保垫料养殖、禽类笼养、网上养殖、生猪人工授精、猪病防控方案、畜禽标准化养殖等实用技术,养殖户足不出县就得到高水平的技术培训,同时疫病防治能力和养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监测能力不断提高,莒南县兽医实验室面积达到230平方米,设立了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分子生物实验室等功能分区,配备了美国进口PCR仪、酶标仪、生物安全柜、液相色谱仪、近红外分析仪等仪器设备140台套,具备对动物疫病进行快速检测诊断的能力,达到国内县级兽医实验室领先水平,于2011年4月顺利通过农业部检查组认定验收;把实验室检测同日常工作中的临床诊断、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紧密地结合起来,每年面向养殖场提供免费检测服务4 000余份次,提高了动物疫病确诊率和临床治愈率;根据检测结果适时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补免,提高抗体保护水平。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工作方针,健全莒南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扎实做好以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持了莒南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良好局面。对规模养殖场、屠宰企业、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单位派驻监管兽医实施日常监管;大力开展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经营、流通秩序整顿工作,莒南县180余家企业通过了兽药经营GSP认证;规范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疫、道路检查,严厉打击病死畜禽贩运及加工行为;坚持检疫与检验同步,利用“瘦肉精”检测卡,对出栏生猪、肉牛、肉羊及其屠宰加工后的产品逐批进行了抽检,有效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群众消费安全。

3.始终把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畜牧业发展的方向,营造品牌优势

莒南县境内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农民素有养殖传统,畜禽养殖户达到10万户,莒南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全县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意见》《关于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意见》,把“标准化规模养殖”确定为养殖业重点发展方向,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扶持、宣传引导等措施,实现了莒南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目前,莒南县国家级、省级、市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累计达到3、9、146家,数量居临沂市前列,其中市级标准化养殖场包括生猪122家、种鸡3家、蛋鸡10家、肉鸡5家、奶牛2家、肉牛1家、肉羊3家;其他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大户)达到300余户。146家市级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中由金锣、恒兴、六和等公司投资创办的有11家,由村居创办的有1家养殖小区,其余养殖场基本由养殖大户个人创办;146家市级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注册公司经营的有18家,注册合作社经营的有8家,其余养殖场以个体工商户经营;其他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基本由个人创办,家庭作坊式经营;部分整体搬迁上楼村居和养殖专业村居规划了养殖小区,莒南县达到10余处;到目前为止莒南县有2家生猪养殖场注册了家庭农场;有3家养殖场被命名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

积极扶持引导养殖场进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自2010年开始,对通过认证的养殖场每个产品奖励1万元,极大提高了申报积极性,目前莒南县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34个、产地认定35个,包括生猪25个、鲜鸡蛋4个、活鸡4个、肉牛1个、肉鸭1个,实现了无公害畜产品从无到有再到多的跨越;内检员数量累计达到96人,品牌创建工作实现了新突破,莒南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知名度、美誉度、外向度得到有力提升,在南方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形成“百万生猪下江南”的销售格局,已初步实现了“产得多、质量好、品牌响、销得畅、价格高、效益好”的发展目标。

4.始终把新型生态养殖模式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营造环保优势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广生物环保养猪、粪污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生物发酵处理等新型养殖方式。在市级标准化养殖场验收中,严把粪污处理关口,对不符合条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在生猪养殖场及养殖小区安排实施改扩建项目时,上级资金重点用于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对环保垫料按每平方米6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莒南县环保垫料猪舍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有30余家养猪场使用了环保垫料生物发酵方式处理病死猪。推广了畜禽粪污干湿分离技术,现有20家规模化养殖场采用该技术。莒南县累计建成恒兴食品有限公司良种猪繁育场大型沼气工程5家、发酵罐容积6 600立方米,中型沼气230家、发酵罐容积6.9万立方米,户用沼气到7.5万户、容积75万立方米;洙边社区依托恒兴食品公司良种猪繁育场建设的大型沼气项目,厌氧发酵罐容积3 000立方米,储气罐容积1 000立方米,日处理粪便污水100立方米,年产沼气36万立方米,可供应800余农户同时用气;临沂帛乘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建设的1 600立方米大型沼气发电余热回收利用示范工程,探索了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莒南县六和养殖有限公司岭泉猪场等3家养殖场建成污水处理站,合计日处理能力270立方米。莒南县立体笼养、环保垫料养殖、网上平养等肉鸡、肉鸭新型饲养场达到100余家,年出栏肉鸡、肉鸭1 000万只,饲养效益和产品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扎实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2014年以来,经排查整治,莒南县禁养区所有养殖场户2 118户全部停养,其中拆除1 624家、清栏转产494家;限养区清栏452户、改建或新建沉淀池、沼气池和储粪池1 635户;一般区域改建或新建沉淀池、沼气池和储粪池751户。

5.始终把产业化提升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营造市场优势

莒南县饲料生产企业累计达到44家、50个各类饲料生产许可证,配合、浓缩饲料年产能290万吨,单一饲料8万吨,其他饲料3万吨,2014年各类饲料产量达110万吨,销售收入约37亿元,上缴税收近5千万元。莒南县已有莒南县顺达、龙大、新润生猪屠宰企业3家,宇飞食品有限公司肉鸡屠宰业1家,布恩、和丰、环宇、丰联、合恒食品有限公司等肉鸭屠宰加工企业5家,尤其是禽类屠宰企业收购范围扩展到周边县区,2014年共屠宰生猪43.6万头、肉鸡1 500万只、肉鸭4 200万只,产值17亿元,带动了生猪、肉鸡、肉鸭产业发展。到目前,莒南县有1家生猪屠宰企业被列为山东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莒南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到13家,包括屠宰加工企业6家、饲料生产企业4家、畜禽养殖企业3家。

抓好产销对接,积极拓展莒南县外市场,重点瞄准江苏省、浙江省等南方市场,多家养殖场先后与江苏省生猪屠宰企业签约,莒南县年外调生猪连续几年保持在150万头以上,各类生猪长途、短途贩运车辆达到300余台,从业人员数千人。目前,莒南县经工商、民政注册的畜牧合作组织累计达到500余家,其中生猪养殖协会30余家、生猪养殖合作社280户,入社农户2 000余户,年出栏生猪20万头,其他合作组织包括鸡、鸭、牛、羊、兔等畜禽品种,涵盖了养殖、饲料、兽药经营及产品销售等,合作共赢,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二、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家庭式散养仍占主导模式

目前莒南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数量少、规模小、比重低,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薄弱,受国内外市场行情冲击影响大,市场竞争力差;莒南县10万养殖户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农村庭院中或村居周边进行家庭式养殖,畜禽散养占有一定比重,养殖面源污染、疫病威胁、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存在隐患;养殖场户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养殖场户防疫、饲养管理、兽医诊疗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畜禽养殖品种以国外引进品种为主,当地地方品种少,生物安全性、疫病防控等不利因素隐患大;同时还存在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平、能力、手段和相关仪器设施配备相对滞后等不足。

2.规模化养殖发展限制因素多

在发展规模养殖场(小区、园区)时,莒南县镇村养殖区域规划滞后,与种植业协调统一规划的部署要求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执行。部分养殖户申报规划建设意识差,在不符合规划的地域建设养殖场区后,被列为禁养区、限养区,被拆除、清栏;对养殖用地管理,因其不能为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个别地方严格限制,加上养殖污染治理,养殖用地审批趋紧;规模养殖场建设规模大,养殖设施设备投入大,存养畜禽多,投入资金多,不同于散养户污染治理、人工等成本相对较少,能够轻易转产、停产。同时,规模场成为环保部门污染整治重点,整治成本高,投入资金大,养殖场户在行情已经很差的情况下,再耗资治污,加上环保、水利等部门征收费用,雇工成本逐年提高,行情低迷,共同造成养殖场亏损严重;养殖亏损,银行缩减了对养殖场户贷款,养殖场户难贷款,形成恶性循环,部分规模养殖场已处于破产倒闭边缘。受行情、资金、土地、污染治理等方面综合因素影响,养殖场户多数缩减了养殖规模,部分养殖场户甚至弃养,其中,莒南县生猪从2014年初存栏160.31万头,缩减至目前的128.12万头,能繁母猪由24.01万头缩减至15.43万头。

3.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莒南县畜牧产业化企业总体数量少,特别是畜禽屠宰企业,与周边临沂兰山区、河东区、沂南县以及同是生猪调出大县的诸城市相比,企业数量太少;莒南县无论是饲料生产企业还是畜禽屠宰企业都存在生产规模小的问题。配合、浓缩饲料企业中年产量3万吨以下的小企业占50%以上;畜禽屠宰企业屠宰量与莒南县生猪产出量相比比重太低,市场带动力严重不足,体现不出产业化企业应有的规模和品牌效益;当地畜牧产业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薄弱,处于起步阶段和微利运行状态,受市场行情冲击影响大;部分企业融资困难、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能力存在差距、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差。

4.行情低迷,发展后劲不足

自2014年以来,以生猪为代表的主要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市场行情差,养殖场户亏损严重,整个行业发展处于低迷期,养殖效益低,养殖场户发展规模养殖积极性差,相关企业投资畜牧业发展积极性也不高。在畜牧养殖环节价格低迷的情况下,相关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畜禽贩运、屠宰等环节也受到冲击和影响,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

三、畜牧业发展对策建议

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中心,以惠农政策争取落实为动力,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为导向,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培训、先进装备为支撑,以加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为着力点,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带动手段,以提高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水平为保障,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建设畜牧强县。

1.营造良好氛围

要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宣传引导,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相关部门应从舆论、政策、执法、资金、科技、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护,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引导扶持外来资金、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合作组织、村居等主体投资发展畜牧业。要积极争取土地、资金、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破解畜牧业发展“资金难”、“用地难”的问题。

2.加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扶持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良种培育推广体系,制定良种繁育推广规划,合理布局区域性良种推广中心,要不断加大良种推广的扶持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快良种普及步伐,提高畜禽良种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大地方品种的保护推广力度,保护扶持发展地方优质畜禽资源。

3.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力度

近年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菜篮子”项目等扶持政策的出台,对增强养殖户信心、应对畜牧产业低谷、稳定畜禽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市场行情差,对规模养殖打击比散户更重,建议在维持政策稳定性的同时,把不利于操作实施、对影响散养户积极性较大的普惠补贴政策予以调整,把有限的扶持资金集中,形成“拳头”优势,在标准化规模养殖、生态环保养殖、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畜牧产业化企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投入,优先扶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发展,将规模养殖纳入镇村发展规划,与种植业协调布局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破解用地和养殖污染难题。同时结合农村旧村改造,示范带动农村养殖“三退一进”(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场区)工程实施,营造限制散养、鼓励规模养殖的发展氛围。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扶持长效机制,实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不能因畜禽养殖量缩减,畜禽价格升高,就实行普惠补贴政策,造成小规模养殖泛滥。

4.加大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扶持力度

建议加大对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推广的扶持,合理分配培训经费,加大对基层队伍和养殖场户的培训指导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5.要强化基层动物疫病、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要加大扶持力度,抓好县级检测中心的建设,完善设备仪器的配备,提高动物疫病和饲料及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特别是“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的检测能力;要抓好莒南县乡镇基层防疫、检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统一解决工作场所,改善办公条件,完善设备仪器的配备,配置便于携带、易于操作的精准快速即时的检测仪器设备,对饲料、兽药、畜产品开展快速检测;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屠宰厂)配置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开展日常检测工作,进一步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

6.要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进程

要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壮大发展畜牧产业化企业,支持屠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带动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发展能力。要引导养殖场、屠宰企业开展无公害产品认证,与品牌企业开展对接,形成标准化养殖与品牌企业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在相关畜牧产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的情况下,抵御国内外市场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差,建议国家缩减畜产品的进口份额。

7.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办法

目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仍执行农业部、财政部原出台的补助政策,该政策实施受补助条件、资金拨付、处理场所、处理方式落后以及监管力量限制等,所起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急需按照201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出台的《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规定,细化工作措施,多措并举,全面实行区域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集中处理方式,切实搞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从源头上解决病死畜禽流通及随意丢弃问题,确保产品安全。

猜你喜欢

莒南县畜产品养殖场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星空下的我们
闲散生活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莒南县城镇化发展状况简析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未来10 年我国农业展望:畜产品将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