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并用治疗复发性口疮62例

2015-04-04刘伟伟王彤王晓燕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腐生颊车循行

刘伟伟,王彤,王晓燕

(1.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 250031;2.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复发性口疮是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对其尚无特效疗法,远期疗效不理想,而且易复发。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复发性口疮6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复发性口疮患者中男23例,女3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口腔内科学》[1]中相关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毫针针刺

取双侧三阴交、合谷、劳宫、太冲及患侧颊车、地仓。虚证加太溪、足三里;实证加曲池,丰隆。采用常规针刺,其中颊车、地仓采用透刺法,得气后实证行泻法,虚证行平补平泻法,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

2.2 三棱针点刺

局部常规消毒,根据溃疡面积大小可取 4~5处,用三棱针垂直轻轻点刺,刺入深度以刚过溃疡底部为宜。若面积较大,可增加点刺数目,使出血量增大,以出血渐变为鲜红为度。每隔3 d治疗1次。

2.3 中药治疗

实证的药物组成为大黄9 g,栀子15 g,连翘15 g,黄芩12 g,薄荷、竹叶各9 g,甘草6 g。虚证的药物组成为熟地18 g,枸杞子12 g,麦门冬12 g,牡丹皮9 g,知母12 g。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分服。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中相关标准。

治愈:疗程开始7 d内全部口疮愈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1年内未发现新的病灶。

有效:疗程开始14 d内全部口疮愈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1年内复发口疮次数明显减少,疼痛程度减轻。

无效:治疗期间口疮发作情况及自觉症状仅轻度改变。

3.2 治疗结果

62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41例,占66.1%;有效19例,占30.7%;无效2例,占3.2%。总有效率为96.8%。

4 讨论

复发性口疮属中医学“口疳”“口糜”范畴,以周期性复发为特点,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脾之窍在口,舌为心之苗,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属胃肠,因而本病病变部位在口,但发病与心、肝、脾、肾、大肠、小肠诸脏腑皆有关。本研究采用刺血疗法,意在“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取用活血通络、泻火解毒、祛腐生肌之功效,在患部点刺放血,使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同时,瘀阻于脉络之火毒随血而泻,从而调节局部气血而能快速愈合。“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取劳宫以泻火;三阴交可健脾清湿热;本病病久耗伤阴液,阴虚火旺,太溪、三阴交以滋阴降火。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经脉循行“挟口”;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经脉循行“环唇内”;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经脉循行“挟口,环唇”;针刺此三穴既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又能以扶正祛邪。地仓、颊车位于口周,针刺两穴以疏通经络,调和局部气血。以上诸穴合用,可通气血,调阴阳,清心泻脾,消肿止痛,生新肌。中药口服实证多以清热解毒,泻心脾之火热,祛腐生肌、解毒消肿之功效;虚证则重以滋阴清虚热,生津降火以祛腐生肌。综上,针药合用,共奏补虚泻实,畅行气血以去腐生新之功。另外,口疮治愈后,要防止复发,注意口腔卫生保健,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减少复发。

[1]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65.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166.

猜你喜欢

腐生颊车循行
利用腐生线虫加速替代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数量研究
基于关联规则探索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选穴规律研究
带脉循行浅议❋
中华腐生牛肝菌实现人工室内栽培
常按5穴护牙齿
ε-聚赖氨酸对腐生葡萄球菌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常按7穴不掉牙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小穴位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