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征英烈柳树人

2015-04-03周渝

贵阳文史 2015年2期
关键词:安顺我军柳树

周渝

黄埔英杰,抗日前锋

柳树人,表字中华,出生于1905年。

1926年,刚从安中(现安顺一中)毕业的柳树人离开了故乡安顺,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南下投考黄埔军校,这一年他21岁。

柳树人毕业于黄埔五期,毕业后立即参加了北伐战争。在烽火硝烟中,柳树人历任排、连、营长,并与日后的抗日名将戴安澜建立起深厚的交情。戴安澜是黄埔三期的毕业生,年龄上只比柳树人大1岁。

1932年爆发“一·二八事变”,1932年冬,戴安澜(时任145团团长)、柳树人等25师将士,在师长杜聿明的率领下奔赴北平抗日前线。

古北口长城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东南,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3年3月10日到5月14日,中国军队在此与日军进行了4天血战,360多名中国军人永远长眠于长城的青山黄土之下,他们以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古北口抗战”是长城抗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也是柳树人和戴安澜第一次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

1937年抗战爆发后,柳树人跟随戴安澜先后参加了保定、台儿庄等诸役,屡立战功。1939年1月,戴安澜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师长。同年12月,第5军奉命参加了著名的“昆仑关战役”。第5军将士在昆仑关与日军苦战1个月,最终取得毙敌6000余人,并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5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中将的辉煌战果,为抗战史添上光彩的一页。1年后,随部队移防安顺的柳树人回忆起这场战役时仍高兴地说:“那天既是元旦节,又是收复昆仑关的胜利之日,真是双喜临门!”

这一场大战的经过被国内外报刊争相报道,戴安澜师长被誉为当代之狄青。而柳树人也在此战中升任200师599团团长,成为了戴安澜将军的左膀右臂。从此之后,每逢大战,599团必定伴随着200师师部行动。

一身戎装归故乡

1941年春,戴安澜率领200师移驻安顺。这是柳树人自1926年投笔从军、投考黄埔以来首次回到故乡。十几年的戎马生涯将他磨砺得更加坚毅成熟。他此次回到安顺后,首先想到的便是要造福桑梓,为家乡父老做些事。

安顺城中的贯城河因年久失修,淤泥杂物常年堵塞,导致流水不畅、臭气熏天。当时身为上校团长的柳树人向师长戴安澜将军汇报了这一情况,并请求200师帮助安顺的父老解决这一常年未能解决的问题。戴安澜将军立即答应,并主动召集当地的官员、乡绅、商会等商议,军地携手共同疏浚河道。在这段时间里,包括师长戴安澜、团长柳树人在内的诸多200师军官皆“着军便服与民众、官兵同工,不畏污秽,其乐融融。”经过数日的辛苦劳动,终于将这条70多年来没有淘过、常年堵塞、恶臭的贯城河疏通。从此,贯城河“水清鱼戏,河边垂钓者络绎不绝,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柳树人为家乡修整河道一事在安顺传为佳话。

“风萧萧兮易水寒”

就在200师驻防安顺“思竭力以益民利”的这一年里,世界局势已是风云变幻。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2月7日,日军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也在抗战4年来正式对日宣战。日军南下进军,战争的阴云迅速笼罩在东南亚上空。12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重庆正式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1942年2月1日,缅甸首都仰光告急。英缅军再也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遂向中国政府请求组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戴安澜、柳树人以及200师弟兄们远征异域,安顺的父老乡亲摆设香案,夹道相送。

柳树人在200师移防安顺的日子里,奉父亲柳惠希之命完婚,只可惜他新婚不久又要奔赴沙场。临行前,他着便衣与妻子及兄嫂合影,想不到这张合影竟成永诀的纪念。

同古,十二昼夜的血战

1942年3月,为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先头部队200师到达同古城接英军的防。3月19日,日军以一大队轻快部队采取追击英军的战略冒进,步入了200师预设的埋伏阵地。当日军的数辆汽车行至一座桥上时,我军启动炸药,全桥忽然崩塌,敌车尽覆。这时我军枪声四起,日军猝不及防,被毙伤无数,大部都被我军歼灭,这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拉开了同古大战的序幕。3月20日,敌人展开了一联队携山炮4门向我军展开攻击,“同古保卫战”打响。

战斗打响后的第二天,日军又增炮2门,6门大炮整日对着我军阵地攻击,并出动飞机轰炸同古城。但因我200师弟兄奋勇抵抗,我军阵地屹然不动。到3月23日,敌人已经增至2个联队,炮12门,炮火异常猛烈。随后敌又以战车、装甲车为掩护,向我军鄂克春阵地发起猛攻。此外,这天日军还出动了飞机20余架对我军阵地进行了6次轰炸。面对日军强大攻势,200师官兵则以步骑配合作战,向日军的侧翼反击,并摧毁了日军战车、装甲车各2辆、汽车7辆。敌人受攻击后先向南逃窜,到晚上8、9时又组织进攻,并将我军一部的阵地突破,敌我双方奋战了一夜。到第二日,敌人又炮空联合向我军发起更猛的进攻,同古以北的飞机场最终沦陷,部队退守同古城内。此时英军已完全撤离,只剩200师孤守同古城。

3月24日晚上9时至25日凌晨,戴安澜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在会上,戴安澜将200师孤军奋战的实情告之众人,“准备死战”这4个字就是这次会议的核心内容。

会上,柳树人发言道:“两军交锋勇者胜!坚持就是胜利,退却就是毁灭。师座说得好,我们不要有侥幸心理,不指望有援军,更不指望日寇会发慈悲。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勇敢顽强去战胜敌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用兵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决心血战到最后一兵一卒,扬威异域,虽死犹荣!”

天明后,日军步炮空联合三面围攻同古,30架敌机在上空盘旋,城中建筑多被炸毁,整个同古城火光四起,处处瓦砾。紧接着的3月26日,日军以112、143、144这3个联队向同古城西北角发起联合进攻,600团阵地被突破,继而退守同古铁路以东继续抵抗。这一天的争夺战尤为激烈,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伤亡。27日,日军主力继续对同古城进攻,因为柳树人率领599团弟兄与日军短兵相接,导致敌人炮火失效,所以这天我军给敌人造成惨重伤亡,但这一战也让599团损失不小。到28日,对同古久攻不下的日军开始气急败坏,无视国际公约,对我军使用糜烂性毒气,这是侵缅日军在缅甸战场上首次使用毒气,可见200师战斗之顽强使得日军几乎疯狂,露出其丧心病狂的本性。

也是在这一天的下午,师部接到前沿阵地的报告称,有六七百人赶牛车由大道而来,其中有英缅军装束,也有土人装束者。

598团团长郑庭笈接到报告后,与柳树人一起商议,决定找一位随军进入同古的华侨向导来鉴别一下。那位华侨看了这支队伍一眼就立马识破,他说:“缅甸士兵在行军时习惯把枪挂在脖子上横在胸前,这些英缅军却扛着枪;缅甸土人行路习惯缩着头、抄着手,这些人却昂首挺胸,迈着八字步,肯定是日本人伪装!”

在得知那队人马是日军伪装后,柳树人与郑庭笈决定将计就计,将他们放进城来。那群日军进入同古城后以为计谋得逞,正欲找个隐蔽之处将牛车上的重武器取出来之时,忽闻四面枪声大作,事先埋伏好的200师将士同时开火射击,这群日寇尚未醒过神来就被尽数消灭。在检查缴获物资时,发现这群鬼子带了信号枪数支,因而判定这群敌人混入城后必想在当夜发射信号弹与城外日军约定进攻,里应外合。他们立即将此情况报告给戴安澜。经戴安澜与众人的商议,又一个连环计产生了。

当晚,200师弟兄们在城内制造鸣枪假象,紧接着将缴获的信号弹放出。城外的日军以为计成,果然开始以步兵冲锋的方式大举进攻了。我军起先只以稀疏的枪声做零星抵抗后即诈退,日军见此情景,深信中国军队是在受到内外夹击的情况下仓促应战,于是更加冒进地冲锋,冲进了我军预先设下的地雷阵。就在这时,他们脚下的地雷炸响了,日军被炸得溃不成军。200师的将士们趁势杀出,日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

这一夜,柳树人的599团第3营特务连与由同古东南迂回越过色当河准备袭击桥东司令部的日军遭遇,情况十分危急。为了保护师部安全,柳树人亲自率部与敌死战。激战中,柳树人端起一挺机枪,对部下高呼:“弟兄们,师长和师部绝对不能出现闪失,否则200师死无葬身之地了……跟我冲!”

这场血战一直持续到29日拂晓之后。郑庭笈闻知599团与日军陷入混战的消息后,立即派出598团的一部对日军实行东西夹攻,战至午后,终于将敌人击退。日军被压制到大桥东南,与我军形成对峙状态。

此时,印缅战区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关于同古的守与弃,我第5军军长杜聿明与印缅战区最高长官、美国人史迪威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终杜聿明决心下令让200师于29日夜晚经城东突围撤出同古。30日拂晓,200师主力安全渡过色当河,历时12天的“同古保卫战”到此结束。

棠吉之战,柳树人身先士卒

同古保卫战结束后,远征军主力在斯瓦河南北岸构筑阵地,准备进行盟军统帅部策划的“平满纳会战”。但不久后因东西两线告急,棠吉、瓦城动摇,“平满纳会战”于4月18日被迫放弃。4月21日,200师奉命由西路乔克巴当调回梅克提拉转向棠吉运动。4月23日,攻占棠吉的日军向东进军,占领了雷列姆。第二天拂晓,200师奉命向棠吉进攻,并于途中与开出棠吉的日军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

紧接着200师又发动了对棠吉的突袭战,我军将士突入市区与防守的日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双方巷战至晚上11时,敌人大部东窜,棠吉基本克复,只有东南方向的建筑物内尚有一小部敌人在顽抗抵抗。第二天,日军援军向200师展开疯狂反扑,棠吉东方、西北高地得而复失。但我军很快又一次组织反攻,双方反复争夺,战斗成胶着状态。

前线战况极为惨烈。在599团与日军的巷战中,团长柳树人难压胸中的国仇家恨,下令调来一挺机枪,亲自带着几个卫兵与日军展开争夺战。但日军的抵抗也是极其顽固的,并且他们的枪法都很精准。混战中,我军机枪手被子弹射中阵亡,柳树人见机枪手牺牲,竟自己拾起了那挺机枪对敌人进行射击。卫士见团长如此冒险,便硬把他从第一线拖下来。但杀红了眼的柳树人却大发雷霆:“谁再拉我,我他妈就毙了谁!”卫士无奈,只好电告戴安澜。

戴安澜接到报告后,立即打电话到柳树人的团部。听到是师长的电话,柳树人才从第一线下来接听。在电话里,戴安澜问:“柳团长你跑到哪里去了?”

“报告师长,部下打鬼子去了!”柳树人答。

电话中又传来戴安澜的声音:“真棒!你有没有多余的步枪?借一支带刺刀的给我,我也上去和鬼子拼拼刺刀!”

柳树人听戴安澜这样说,立刻就急了。他说:“什么?你……师座要去跟鬼子拼刺刀?那可不行!”

“为什么不行啊?!”

“你是一师之长啊!师长怎么能……”

“混账!”说到这,戴安澜才开始大声呵斥道:“我把一个团人交给你,你不好好指挥,却像个士兵一样地放机枪,好玩是吧?从现在起,你老老实实给我呆在指挥所里,我随时打电话查你,查不到你,等打完仗,我关你禁闭,撤了你的职,枪毙你!”

经过浴血奋战,200师最终收复棠吉。

喋血异域,同生共死

尽管200师取得了收复棠吉、攻克雷列姆等辉煌战绩,但这些局部的胜利已难挽将倾之大厦。1942年4月28日,日军攻陷腊戌。29日,盟军统帅部做出了全线总撤退的决定。盟军在缅甸分几路撤退,而200师直到5月9日才接到撤退命令,这时的缅南也仅仅只剩这支部队,他们成了一支真正的异域孤军。

在从入缅作战到缅北撤退这两个月多月的时间里,200师的人数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4000多名弟兄血洒丛林,永远长眠于异国他乡。如今200师又担负着徒步掩护撤退的任务,从日军控制的地区向缅北突进。他们一路孤军血战,冲破日军层层防守,同时还要防止敌人的追击,可谓步履维艰。

1942年5月18日黄昏,200师到达朗科地区。在深山丛林中艰难行走了数日的官兵们正要埋锅做饭,忽然周围枪声大作,这批日军是当时横扫东南亚、在日军中有“马来西亚之虎”之称的渡边正夫第56师团。

200师中了日军的埋伏,形势危急万分。柳树人与刘少华率599、600两个团拼死抵抗。柳树人一边作战,一边向戴安澜高呼:“师座快撤,部下掩护!”戴安澜反倒对柳树人喊道:“柳团长,我来掩护,你赶紧率部撤退!”说完,戴安澜竟然也拔出手枪冲上阵去。柳树人见势不妙,立即带着一个步兵排冲到戴安澜的前面以作掩护。这时日军的机枪集中火力扫射,冲在最前方的士兵相继倒下,土地也被将士们鲜血染红。就在柳树人刚喊出一句“你们快把师座拉下去!”后,敌人机枪的子弹也射入了他的身体,柳树人倒下了。同时殉国的还有600团副团长刘杰。紧接着,戴安澜将军也中弹倒下。

这场恶战之后,599、600两个团打得仅剩一个营的兵力。599团团长柳树人、600团副团长刘杰以及数名营、连、排及军官全部英勇殉国。年仅37岁的柳团长与其他战死弟兄一起,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下,遗骨未曾再归故乡。

马革裹尸人未还

200师血战缅甸,柳树人异国捐躯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他的故乡安顺。其后,国民政府表彰柳树人为烈士。

1942年6月,戴安澜将军的灵柩经过安顺。第二天,安顺各界人士带着无尽的哀思,为在缅甸殉国的戴安澜、柳树人、刘杰及其他200师阵亡将士举行公祭。

柳树人的父亲柳惠希老先生在公祭大会上发表演说:“余盛年时,正值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激烈之秋,未能执戈卫国,抱憾无穷。每以此意训子,冀能成我之志。吾子树人幸得为志士安澜将军之部署,共将军异域捐躯,成我未成之志,我何悲痛哉?”

为此,柳惠希老先生还题写了一幅挽联:

笑颜休哭国;

死士报生民。

猜你喜欢

安顺我军柳树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柳树
越不过的山丘
会治病的柳树
安顺的裤袋
柳树的春天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