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因素对家兔疾病的影响

2015-04-03李臣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7期
关键词:家兔饲草湿度

李臣



气象因素对家兔疾病的影响

李臣

(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兽医局 276300)

温度、湿度、风力、风向、气流、气压、光照等气象因素,不仅直接作用于家畜的机体,而且通过饲草、饲料、饮水等间接地作用于家畜,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气象因素对各种疾病的媒介也有很大的影响,气象因素的变化影响着家畜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

1 对家兔传染病的影响

影响家兔传染病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增殖及侵袭力均与天气变化、气候更替等有关,这是造成某些家兔传染病具有季节性流行的原因。春雨季,气温回升,雨量充沛,湿度增大,适于病原微生物的增殖,造成了家兔发病的高峰期。风寒时,机体抵抗力降低,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引起发病。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病原微生物在外界环境的侵袭力弱,存活期短,兔瘟病的发生和传播少。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影响很大。例如夏季炎热季节,蝇、蚊、虻类大量孳生,由此而传播的传染病就较易发生如野兔热、兔副伤寒等。

2 对家兔普通病的影响

(1)气象因素对家兔有直接的冷热应激。早春、梅时、晚秋、初冬之时冷暖空气交替频繁,高温、高湿、低压的梅季和低温、低湿、高压的寒冬腊月,都会导致气温骤冷骤热、湿度剧变、风速时大时小,温度和湿度骤变超越了家兔生理调节范围,导致大量发生仔兔、幼兔肺炎,并诱发鼻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寒冷的天气常导致幼兔消化不良和肺炎的发生。夏季,家兔若直接受过强阳光直射,易发生日射病,中暑而批量死亡;而冬季因气温低常发生仔兔发抖、冻僵和死亡现象。兔舍小气候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光照不足,钙磷代谢失调,导致软骨病,潮湿和脏水侵泡,吃剩的青草未及时清理,通风不良等会恶化小环境进而诱发各种疾病。(2)气象因素还可通过饲料、饲草间接地影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饲料中有毒物质、有害真菌、细菌以及有毒植物所引起的疾病,均与气候因素有关。早春气温偏高,毒草萌发早,易发生有毒植物中毒;温湿度高容易造成饲料的霉变,易引起黄曲霉中毒、口腔炎、腹泻、痢疾等;秋季采食带有雨水或是露水的饲草,常引起腹泻痢疾,肠臌气、烟曲霉病等。(3)气象因素不仅决定植物的生长类型和生长状况,而且决定着他们的化学成分,致使家兔发生营养性疾病。在高温多雨地区,因土壤长期冲刷筛洗,导致其中所含的矿物质减少,该地区植物含钙量降低;干旱年份的饲草含磷量极低,因而常引起家兔的软骨病、毛球病等;夏季多雨使饲草镁的含量降低,常引起家兔的镁缺乏症。

3 对家兔寄生虫病的影响

影响家兔寄生虫的气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其一般规律是: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潮湿的季节发病率高,因为一般虫卵、幼虫及中间宿主,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的环境中,才能发育和感染,因此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常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兔球虫病一般在多雨季节(特别是梅雨季节)流行。球虫卵囊只有在一定的温湿度下才能孵化,也只有孵化的卵囊才具有感染力。在一定的湿度下,球虫卵囊孵化的适宜温度是25~30℃,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10℃时不能孵化,高温季节影响孵化。再如家兔的疥螨病,其病原体疥螨在外界温度11~20℃时能保持感染力10~14昼夜,在寒冷的温度下(-10℃)经20~25h即死亡,直射阳光下3~8h死亡,在干燥环境中温度50~80℃时在30~40min内死亡。本病四季都可传染,而以秋后和冬春发病严重,至夏季减轻。因为夏季气候炎热,疥癣虫暂时隐蔽到阴暗处,如耳内面、尾根下等,停止其采食和运动,这期间,虽机体常有疥癣虫,但不发病。而秋后和冬春季节适合疥癣虫的繁殖和活动,易普遍发生。

(2015–04–27)

S858.291

B

1007-1733(2015)07-0067-01

猜你喜欢

家兔饲草湿度
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湿度场分析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基于湿度控制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高压电源设计
泰州大桥主缆纵向湿度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家兔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家兔便秘的防治办法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