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扬中的红色家庭

2015-04-03张守良戴成立

档案与建设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王鑫扬中王家

张守良 戴成立

(扬中市八桥中学,扬中市档案局,江苏扬中,212200)

早听说抗日战争时期在长江中的岛县——扬中县的八桥乡石桥村(现属幸福村)有户王姓家庭,全家两代人中先后有十人参加抗日,多人为此献出宝贵生命。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笔者怀着一份崇敬心情,先后数次寻访了王家先烈们的亲人、战友及其他知情人。随着他们的深情讲述,我们走进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家庭。

全家两代人十人抗日

寻访中,我们了解到,1930年代初的王家是当地的一户贫苦农民,户主王全寿,妻子李氏。他们夫妇先后生育四个儿子,老大王正新在家种田,老二王正魁在八桥镇开店经商,老三幼年夭折,老四王鑫自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八桥镇高级小学校长,后回村办学,校名为同善桥初级小学。王家兄弟三人虽职业不同,但都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受父辈的教诲和影响,老大王正新的小儿子王子清于1938 年初日寇入侵扬中时,毅然挺身而出,联系地方有识之士,搜集枪支,组织了八桥镇商会联防队,保家抗日。同年8 月,在父辈的鼓励和支持下,王子清又与大叔王正魁的大儿子王详,小叔王鑫的独生子王炎、其妻子姚忠、王炎的妹婿梅苑等人相约一同前往泰兴,参加了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指挥部举办的抗日宣传训练班。后发觉该部队并非真正抗日,经中共地下党员怀国珍介绍,投奔管文蔚领导的丹阳游击纵队。王子清被管司令任命为“游击纵队战地服务团”首任团长并第一个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接着王详、王炎、梅苑也先后加入了党组织。随后,他们回扬中八桥,镇压了汉奸、国民党省参议员施庸慎,为家乡人民除了一害。同年10月,在姚家桥成立了扬中抗日时期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挺纵”战地服务团党支部,王子清任支部书记,梅苑任组织兼宣传委员,王详任保卫委员。王炎也升任为挺纵一支队二大队政治指导员。

儿辈们的进步和出色表现也激发了父辈们的革命热情。当年11月,王炎的父亲王鑫报名参加了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后任挺纵司令部秘书。1939年,新四军进驻扬中,王鑫又升任挺进纵队副官处主任。王详的父亲王正魁也秘密接受了党组织的指派出任八桥镇伪镇长,以此为掩护打探敌情,传送情报,筹集公粮公款支持抗日,还先后设法从敌人监狱中营救出中共扬中五区区委副书记丁开云和秘密交通员姚焕文等抗日干部。有一天,他的大儿子王详和侄子王炎、侄媳姚忠从泰兴秘密回家探亲,归队前他又动员儿媳妇朿成跟着王详一同前往泰兴参加了新四军。

王正魁的小儿子王仲宝在父亲和哥哥王详的影响下,也参加了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活动,经常把父亲收集到的情报和征收的公粮款安全送至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有一次,他获悉一唐姓伪团长带着200多名伪军从三茅来八桥修筑据点,他机智地跑到伪团部报了一个假情报,谎说新四军正从思议港过江来八桥镇,吓得伪团长慌忙带着队伍逃向三茅,从而保证了当地抗日军民的安全。由于他表现积极并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后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

为抗日亲人殉难家园被毁

1938年11月,以王子清为团长的“挺纵战地服务团”奉挺纵司令部之命,前往苏北二支队方钧部(原国民党残部,后被挺纵收编)开展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当他们来到苏北后,原来在苏鲁皖边区抗日宣传训练班的一些同学和当地的不少女青年也参加了战地服务团。不久,王子清与其中的瞿敏书相爱并结为夫妇。后来,王子清担任了方钧部所属的第一支队副司令。由于他团结干部、关心战士、作战英勇,深受官兵的拥护和爱戴,也引起司令方钧和参谋长倪健的嫉恨。1939年3月挺纵第二次攻打扬中后,参谋长倪健率领第二支队驻三茅镇,王子清率第一支队驻八桥镇,妻子瞿敏书也跟随来到他叔叔王鑫创办的同善桥小学任教并开展革命活动。

1939 年4 月11 日,企图随方钧投靠国民党顽固派的倪健乘王子清回江都路过三茅镇之机,将其诱捕并杀害。当时正在皖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的王详、王炎、梅苑等人闻此消息无比悲痛。王子清双目失明的妹妹因伤心过度而卧床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他的哥哥王宝善也因为家庭牵连而被国民党顽军贾长富部无辜抓走杀害。王子清的妻子瞿敏书料理完丈夫的丧事后,回到战地服务团继续未竟的事业。

1941 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曾担任过扬中县国民党县党部委员的王鑫在国共反目的政治背景下,于当年4 月22 日被县抗日民主政府误杀。更让人叹息的是,他的女婿梅苑,在抗战即将胜利的1945 年5 月,在淮南津浦路率部攻占黄田庙的一场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也就在当年的6 月28 日这天,八桥镇南侧的公济桥和东侧的唐家桥发生了一场阻击和围歼日军的战斗,当天遭到重创的日军数日后又重返八桥实施报复,因汉奸告密,日军窜至石桥村放火烧掉王家三兄弟16间房屋。后在乡邻和亲友的帮助下,王家三兄弟才各自盖起了三间茅草屋,解决了家人的安身之处。

踏着亲人的血迹革命到底

亲人殉难,家园焚毁,不仅没有摧毁王家人的革命意志,反而更坚定了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与烈士一同投入抗日的王详、王炎等人成为新四军的基层指挥员,他们跟随部队挺进苏北,先后参加了“黄桥决战”“苏中反扫荡”和“天目山阻击战”等,抗战胜利后又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

王详在战斗中多次负伤,有一次在与敌人肉搏时脖子被刺三刀,倒在血泊中,后打扫战场被人发现才幸免于难。直至1987年去世,他的肝部仍残留着敌人的子弹。由于他作战英勇,指挥有方,先后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王详又奉命入朝参战,任志愿军20 军58 师172团团长(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任该团某连连长),先后率部参加了东山、黄草岭等重大战役的战斗,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他先后任20军59师师长和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并主编了《反战车》《步兵连攻坚战斗》和《20军赴朝作战史》。

值得一提的是,王详的前妻朿成自参加抗日队伍后,也一直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直至革命胜利,但遗憾的是,由于战事频繁,她与丈夫失去联系。全国解放后,当打听到消息时,丈夫已与浙江籍战友建立了家庭,善良的朿成不愿打扰他们的生活,而选择了一个人独守终身。后从新疆离休后一直定居在家乡镇江,直至2014年病逝,享年96岁。

王炎夫妇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转业至重庆地方。王炎先后任重庆市地政局秘书处主任、三区区长、重庆市监委常委和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等职,离休后享受副市级待遇。妻子姚忠一直在重庆税务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王炎的妹妹王保平自从梅苑在战斗中牺牲后,也一直未改嫁,而是把对丈夫的怀念化为行动。解放后,她积极投身妇女工作,担任村妇女主任和生产队长,1957年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值得欣慰的是,1983年民政部门为她办理了烈属证。1984年11月10日,扬中县人民政府为其父亲王鑫彻底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平反决定》中写道:“王鑫同志一生中先是同情革命,支持革命,后直接参加革命。王鑫同志生前为抗日战争、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如今抗战胜利已70周年,当年参加抗日的王家两代人都已离世,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为了革命而献出生命甚至牺牲家庭和爱情的动人故事,至今在当地仍被人们传颂。

猜你喜欢

王鑫扬中王家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扬中发展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Sawtooth-like oscillations and steady states caused by the m/n = 2/1 double tearing mode
Mode structure symmetry breaking of reversed shear Alfvén eigenmodes and its impact on the generation of parallel velocity asymmetries in energetic particle distribution
“东方明珠”与“江中明珠”间的浓情厚意——记香港扬中同乡会
王家新的诗
当国歌响起
王家湾
轻松一阅
轻松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