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影

2015-04-02莫景春

红豆 2015年3期
关键词:背影母亲学生

莫景春,原籍广西环江,毛南族,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班第一期学员,曾在《文艺报》《民族文学》《雨花》《散文百家》《延河》《鸭绿江》《四川文学》《青春》等报刊发表散文数十万字,有多篇被《散文选刊》、《视野》、《读者》(乡村版)等转载。现供职于广西河池高中。

常常独自坐在窗前,看着一行整齐的大雁急急地往南飞,扔下一两声凄厉的鸣叫,然后在浩瀚的天空里,渐飞渐远,最终被一朵朵游来荡去的白云遮住了;或者是消失在缈远的天际,那越飞越小的黑点慢慢地消失了。可是自己仍被那黑点似的背影牵着,一颗敏感的心在天马行空,随着那背影一点一点地飘远。

心跟着鸟儿飞越那茫茫的天际,想象前方会不会是阳光明媚、花儿灿烂的春天。那缕缕春风阵阵馨香,游人如织,到处是欢声笑语。哪像自己此地此时一个人独守窗儿?窗外是秋风萧瑟,落叶纷飞,满目枯黄。抑或那天边也会有很多贴心的好伙伴在翘首期待,望穿秋水。它们一见面,便上下翻飞,摩翅擦身,以示欢乐。我知道那点点远去的背影肯定是去寻找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但那远去的背影会在什么时候把那一缕缕春光牵回来,撒满着眼前萧索的一切,让这里也生机盎然?鸟的背影牵走的是自己内心的种种悸动。

于是背影常常融成了心灵中骚动的记忆。记忆翻翻身,整个沉寂的心就被唤醒,欣欣然,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切。读中学时,离了家到几十里外的地方读书,才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在家还是常常牵着母亲的衣摆,屁颠屁颠地如影随形,像父母温暖翅膀下的一只快乐小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时真不懂什么叫思念和牵挂。来到了新学校,陌生的墙院,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母亲温暖的手没有了,父亲那宽大的胸怀没有了,有的只是冰硬的课桌,冷寂的床架,即便坐在课堂里,老师那抑扬顿挫的讲课声,也冷冷地从耳边悄悄擦过,引不起心里的一丝涟漪。没有什么电话,写信给父母又不识字,一滴滴孤寂的眼泪只好洒在我那洁白的笔记本上。坐在窗前,慢慢地倾泻孤独:一个背影带来不可抵挡的孤独。

又是坐到窗前倾吐时,眼前忽然飘过一个熟悉的背影,心中不由得一阵兴奋。定眼一看,原来是母亲那瘦削的身影。她絮絮叨叨地说今天是赶圩的日子,要赶着买些化肥和种子,顺便跑到这里看望看望。我满腔的思念抑制不住,只是任凭眼泪刷刷往下淌。母亲从她那厚厚的布包里掏出许多香喷喷的东西:热气腾腾的红薯啦,还有甜甜的玉米。那可口的东西似乎暂时填满了心灵的孤寂。待母亲要转身离去的时候,那种孤寂满满依旧。我痴痴地望着母亲,母亲用那温暖的手轻轻地抚着我的头说不久就过来看看我。家里有很多活要赶呢,要安心读书。接着那慈祥的背影又一点一点地消失在那校门口,也一点一滴地牵走了我的心。我又坠入一种深深的期盼之中:什么时候母亲那亲切的背影会又出现在那冷清清的窗口呢?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自己心潮澎湃:想不到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竟对背影也有如此切切的牵肠挂肚,背影到底是潜藏着怎样巨大的魅力。

可背影很多时候往往只是未知数,就像那远去的大雁,谁也不知道它会不会找到一方明媚的春天,或者会跟它们叽叽喳喳的兄弟姐妹融在一起吗?也许在那猎猎的秋风中迷失了方向,落入了一堆枯草或泥潭之中,永远无法见到美丽的春天。母亲也没有像她所说的那样常常来看我,家里的鸡鸭牛羊都靠她喂着,还有上山砍柴下田插秧,一天到晚不停地忙。她那忙碌的身影是很少停下来的。那窗前的影子也常常让我望成一弯淡淡的月亮,又望成了一轮圆圆的思念。

越是未知越是想去探寻,未知的背影会激发人们更多的兴趣和好奇。我看见了一棵树的背影,远远的。树影绰绰,那是童年时候常常攀爬的果树。此时正是金秋时节,望望田野里那稻浪滚滚一派瓜果飘香的景象,我想那棵老树一定不会辜负季节,累累地挂上一树红红的果子。因为童年的秋天基本上是在那棵树下度过。它葱茏的背影让人一看,便有果实累累的感觉。我急匆匆赶去,结果大失所望:树虽庞大,但年纪已高,只是稀稀疏疏地挂了几个果子,算是对季节的感谢吧。原来我记得的只是树先前的背影,它的未知揭开了,也打破了我的追寻。背影记录的可能只是过去的事情,或者是渐渐远去的往事。岁月的冲刷,也许会让它瘦削不堪,甚至面目全非,让人认不出它原来的模样了。

比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欣喜万分,急急忙忙奔过去。这背影曾经给自己多少的温馨和依恋:或者在小溪泥水里跌打滚爬过的,或者在如水的月光下相依相偎过的。这一简单的背影勾起了心中丝丝缕缕的怀恋:那宽宽的肩,那窄窄的腰,那飘飞的头发,那一步一摇曳的身姿,都那样令自己梦牵魂萦难以忘怀。但是生活的长河把背影冲刷到遥远的地方。也许是一种天意,我们犹如两朵轻飘飘的蒲公英,在此邂逅,怎能不令人惊喜若狂呢!快步站到背影后,照着先前的习惯,往左肩那里用力地一拍,正等着她那美丽的转身。突然“哎呀”一声,那美丽的转身竟吓了我一大跳。我看见扭过一张同样充满诧异的脸,很陌生,眉毛怎么那么粗,圆脸怎么变成了方形,却不是记忆中的那一张。那张原先总是笑意盈盈的脸,此时也充满莫名其妙的恼怒。拍错人了!我心里极为尴尬,那个迷人的背影是个美丽的陷阱,我陷进了里面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没等那个美丽的背影张口说话,我赶紧落荒而逃,遁进茫茫人群之中,丢下那个背影直愣愣地站着,她可能在嘲笑我这鲁莽而急促的背影。

年轻的时候,正是情窦初开,常常去捕捉那美丽的背影:或站在街道旁边,或蹲在超市边。看穿红着绿的男女穿梭而过,几个年少轻狂的人便在那儿私下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特别是那些身姿摇曳的女孩,也许是荷尔蒙的作用,我们更是欢呼雀跃,连连称赞养眼之物,更有甚者,纷纷跑去看个究竟。也知道只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只对着她的容颜看个够,只乐滋滋地回来心里琢磨:若能找到这么一个漂亮的女孩做朋友,那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于是这类摇曳生姿的背影就成了年轻时候心灵的营养,至今想来有多可笑,但那时这种背影能有多让人销魂呀!但更多的时候背影也是很会捉弄人。远远望去,总是那么充满诱惑,让人欲罢不能,忍不住把这种诱惑捅破。现在经过很多人和事,才深深地明白:很多东西最好总让它处于背影这么一种朦胧的状态中,让心中永远停留着持久的眷恋,珍藏在记忆的深处,就像一串串亮晶晶的葡萄一样,一望便口齿生津,恨不得一口吞下。那迷人的背影也是如此,跟在背后,无限艳慕,总想一跑到跟前看个究竟,有时候却让人大跌眼镜:身材是如此曼妙,脸上却是长满麻点或者五官歪斜,有些大煞风景。如此几次,我对背影是有些怀疑了。

我也常常凝望自己的背影。我知道自己是一介整日埋在书堆里的书生,自称书虫,一有时间便捧着书本沉溺其中,忘乎所以,常常是伏在书桌上大半天,没有动静。我想我的背影就是这样了:背有些驼了,腰是有些弯了,没有年轻人那种玉树临风的感觉了,也许是沉重的知识把自己压弯了。但这种驼着的身姿,让我在讲台上能够矗起一个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背影,突显在学生心中。还有时常常手里捧着一本书,在教室前转来转去,踩着铃声,匆匆走进教室。学生们则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热切地期盼着我的背影的出现。面对一双双充满对知识的渴望的眼睛,尽情挥洒了知识后,便在黑板上认认真真地板书着要点。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我的背影,“沙沙”地抄着笔记。

有学生说,老师,你的背影像座桥。我微微一笑:是吗?桥是那么沉静稳重,默默无闻。即使两岸是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桥只是静静地横卧在两岸之间,任凭步履匆匆的行人迈着或沉重或轻松的脚步踩踏而过。一介教书匠,弯腰弓背,伸出双手,一边伸向无知的孩童世界,握住他们稚嫩无力的手,慢慢牵引;另一只手伸向遥远的知识彼岸:那里飘散着知识的果香,成长快乐的笑声。桥就这样横卧在两岸之间,伸出它那宽大而厚实的肩膀,让学生一个一个一群一群地踏过去。可能有些学生太重,给桥身的压力很大,但它却那样无怨无悔,挺直坚硬的身子骨,让学生一个个踩踏过去。学生过去了,带走满是自豪的欢声笑语,留下了老桥孤单的身影,躺在河面上。有时候桥需要这样安安静静地休息,彼岸的一批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学生跃跃欲试,就要过河了。那过了河的学生,会深深弯下腰道一声谢谢;或是若干年后,从桥上走过的人欢欢喜喜聚到一块,为桥身修修补补,除草拔藤,添砖加瓦。两岸已是桃李满天下了,芬芳数百里。

桥的背影太崇高了,我担受不起。我那单薄的身子面对一堆堆高高的作业本,作业里面凝聚着同学们多少辛勤的汗水,寄托着多少家长厚重的希望。如此沉重的东西,我知道自己的腰会弯一些。孩子们一个个从大山里爬出来,寻找着祖祖辈辈们想都不敢想的梦。伏在矮矮的办公桌上,身体自然拱形,自己在擦亮眼睛,看着孩子们正在走着的深深浅浅的脚印。脚印歪了,赶紧修正过来;脚印浅了,鼓励孩子是否再用些力。看着孩子们能稳稳当当地走过去了,自己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时间久了,背影就自然弯弯曲曲了。

我想我这样的背影会给学生带去多少让他们快乐成长的知识,留下多少对职业的忠诚以及送给学生们对人生对社会的多少信仰多少希望。我想我的背影会不会在他们心灵深处划下一道深深的痕迹。若是给他们带来的是希望而不是怀疑和失望,我就心满意足了。

自己的背影,别人的背影;一个人的背影,很多人的背影。这些意味深长的背影都让人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追寻别人的背影,追寻内心深处种种诱惑,心灵会慢慢丰盈起来。如果不断追寻自己的背影,反思自己在别人眼里的背影,心灵会渐渐深刻起来。

背影,一个永远充满着诱惑的未知数,闪烁在人生道路上,让人不断希望着,也不断失望着。

猜你喜欢

背影母亲学生
主题:背影里的爱
背影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背影
给母亲的信
背影
悲惨世界
聪明的学生等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