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的艺术

2015-03-31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5年2期
关键词:驱动专利知识产权

书 名:《窃言盗行:模仿的科学与艺术》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 者:(英)历克斯·本特利 、马克·伊尔斯(美)迈克尔·奥布莱恩

译 者:何亚婧

模仿是人类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千万不要小看模仿的力量。

简介

《窃言盗行》从多种角度分析模仿:个人怎样因模仿成长、人际怎样因模仿而互动、社会怎样因模仿而发展,人类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多学科全方位展现模仿的研究及其对生活的启示。科学又艺术,专业又通俗。这是杂书,也是有趣的书。

人类首先是社会性生物,这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选择。作为一种天生会模仿的动物,我们懂得利用他人的大脑为自己思考,且在他人的大脑中储存有关世界的知识,所以走到了今天。本书还深入阐释了想法、行为和文化怎样通过简单模仿传播,帮助我们在社会行为复杂的世界中辨明方向,理解人类行为,并开始做出改变。

赏析

从“窃言盗行”四个字中,我们就能理解本书的主线就是“模仿”。为何小孩能很快学习到现代人的各种知识,甚至能轻松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如:游戏机、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孩子们也能很快掌握。当孩子用成人思维回答出家长提问时,总让我们大吃一惊,是谁教孩子这样思考并这样组织语言?其实是模仿。“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能力。

不只孩子,成人世界的“模仿”也无处不在。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科研技术普及之快,知识更新速度之疾,让我们瞠目结舌之时,也促使我们不得不试着模仿,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以便自己不被这个社会淘汰。

按照本书的话语体系,不同尺度的研究视角决定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于是作者从个人到组织再到社会为我们呈现了思想、行为和社会现象中的模仿。在本书中还将个人的模仿行为分为技能水平的模仿和基于社会因素的模仿。

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共享,来源于一种模仿机制,让我们不再重蹈覆辙。但许多人却不愿承认这点,其实我们所分享的东西都是“偷”来的。当然了,偷盗学术成果、侵犯知识产权、剽窃发明专利等“模仿”是现代社会文明所不齿与禁止的。

在2014年的APEC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三个新常态,再次将焦点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中国创新上。

中国企业间模仿抄袭非常严重,一套设计方案面市后很快就有“山寨版”,还涌现了一些新的“流行逻辑”,如:“抄得成功、抄得出色、抄得没人告就是牛”、“抄袭乃创新之母”、“抄本国人不对,抄外国人无罪”……“抄袭”遍地开花,必然让“专利海盗”更加猖獗,在恶性循环下,中国企业想要做大做强何其艰难!

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在专利和知识产权方面将遇到更多挑战。如:手机领域的很多基础发明专利早被国外公司占有,多数为核心技术专利,专利一直是行业争霸赛的一部分,这是市场游戏规则,也是竞争的重要砝码。小米公司承认他们的专利都是防御型专利。这造成了小米公司只要销售手机就必然侵犯到一些国际大公司的基础专利。

这说明如果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国际型公司,就必须在发明创造,知识产权开发上从早做起,扎实地开发自己的专利和知识产权,而不是照抄一些国际公司的发明。同时,要把知识产权放到更高的战略位置上。endprint

猜你喜欢

驱动专利知识产权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