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鹤昌:用蒸笼蒸纱布消毒

2015-03-31周瑞丰实习生霍智伟

今日重庆 2015年8期
关键词:儿童团百团大战纱布

◇ 文/本刊记者 周瑞丰 ◇ 图/ 实习生 霍智伟

我叫周鹤昌,退休前是重庆市北碚区科协主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呢,也是从抗战的岁月里走过来的人。

1930年,我出生在山西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

在大山里的平静生活,因为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彻底打碎。

在我的记忆里,应该是在1944年,我所在的县城也被日军占领。

很多人只是从电影和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场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亲眼目睹。日军占领榆社县后,在县城和周边的村庄烧杀抢掠。他们疯狂地强行抢走了当地老百姓的猪和鸡,还强奸妇女,又用刺刀残忍地将她们杀害。

那时候我还小,但是日军的这些暴行,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为了更好地壮大抗战力量,组建了很多儿童团,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加入儿童团的,而且成了儿童团团长。

现在想起来,儿童团长这个特殊的身份,让我在没有参加作战部队之前,就以另一种方式加入了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军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

我那时候还不懂这些军事上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正是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才有了后来的“百团大战”。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一百零五个团二十多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百团大战”。

听到“百团大战”胜利后的消息后,我专门跑到榆社县县城。

当时战场还没有打扫完,县城里还有很多日军的尸体。

从儿童团到部队,还经历了一些曲折。我那个时候年纪小啊,人家部队一开始不要我,我就哭,就闹,一定要参加部队。最后,部队收留了我。

1945年5月,那年我还没有小学毕业,终于加入了期盼已久的部队—太行山分区一所,成为了一名医护兵。

部队的集体生活很温馨。那个时候部队的伙食可以让我吃饱肚子,有高粱、玉米、小米粥等。

熟悉了部队的生活后,我被安排进入了手术室,主要负责给纱布和绷带消毒。

在那个抗战年代,条件很艰苦,现在我们熟悉的高压消毒设备在那个时候是没有的。没有消毒的设备,我就用蒸馒头的笼子来蒸纱布,这样通过高温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每次开始消毒的时候,我就在笼子里放满纱布,要足足蒸三个小时,就是这样用馒头笼子蒸出来的纱布,包扎了无数在战争中受伤的战士。

后来,我调进了掩埋组,负责把截肢手术中锯掉的肢体从手术室里背出来埋进土里。

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奇怪,我那时候小小的年纪,每天跟这些断手断脚打交道,却并没有觉得害怕。我人虽然矮小瘦弱,干这些事情也没感觉吃力。

3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1945年8月,我的部队离开了山西,进入河南。在河南的时候,我听到了那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消息—抗战胜利了。

我还记得,那天部队里突然下达了消息,说日本鬼子投降了。我激动地和战友到了当时驻地的广场,热烈欢呼抗战胜利,越来越多的路人加入了游行队伍,整个场面前所未有。

猜你喜欢

儿童团百团大战纱布
研学安源儿童团 致敬鲜艳红领巾——“安源儿童团中队”风采录
星星火炬放光芒:儿童团的故事(1)
山东根据地抗日儿童团的组建与发展
什么是百团大战?
什么是百团大战?
不“怕”火的纱布
颂彭德怀大将军
不漏水的纱布
中央苏区儿童团的总检阅
防水的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