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档案资源 保存城市记忆

2015-03-30王晴月

档案与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城建档案馆记忆

郑 直 王晴月

(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江苏南京,21100000044)

作为“城市记忆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城建档案馆在“城市记忆和城市形象”构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城建档案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城市建设的进程,是城市发展的结晶,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将各类城市建设工程、各专业业务管理和技术,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等有关文件材料的档案进行有机整合,直接影响到城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关系到城建档案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建档案资源整合是推进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城建档案与城市记忆的关系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是科学地进行城市管理、城市改造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城建档案记录了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传承了整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之中,对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城市记忆工程,是指以城市发展为脉络,收集整理反映城市历史发展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照片、录音、录像以及实物等档案资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构建一个集文字、图片等多种载体于一体的,并能反映城市风貌的信息资源系统。其目的是:记录和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完整记忆,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城市历史变迁;收集、整理城市信息资源,为城市发展、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城市记忆工程中的文化服务功能,满足群众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知需求。

城市记忆与城建档案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记忆也是一种历史记录,它需要利用稳定性非常强的实体进行记载。而档案正充当了这一角色,将分散、零乱的城市记忆进行整合,为城市记忆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储存场所。所以,档案是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城市记忆是动态的、持续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城市记忆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同样,档案的储存也是持续不断的,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地产生。因此,档案是城市记忆积累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二、城建档案资源整合的基础

1.城建档案馆建立了丰富的馆藏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城建档案馆建立以来,全国各级城建档案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收集工作,按照国家档案局有关规定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90号令)重点收集了下列档案资料:①各类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包括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建设工程,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城市防洪、抗震、人防工程等;②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园林、风景名胜、环卫、市政、公用、房地产管理、人防等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③有关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计划方面的文件、科学研究成果和城市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经过30年的发展,各城建档案馆都积累了丰富的馆藏,建立了基本合理的馆藏体系。从载体形式上可分为纸质、电子、磁性材料等多种形式。例如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藏档案28万余卷、照片10000多张、图书3500册、资料1050册。珍贵历史档案包括《首都计划》、中山陵陵墓建设工程档案、(民国)中央政府办公大楼及公共性建筑的工程档案、(民国)民宅的建筑工程档案、《金陵后湖志》等。这些档案都承载着南京这座城市的记忆,为整合城建档案资源、保存城市记忆提供了资源基础。

2.建立起较完善的城建档案工作体系和模式

在建设部的统一领导和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全国城建档案馆都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工作体系和模式,业务流程、业务规范(规程)也非常清晰和科学,基础业务工作扎实。同时,各馆普遍重视开展城建档案业务的培训,并把培训制度化。一方面,可以确保各项城建档案工作的规范性,宣传推广城建档案知识,培养了大批城市建设发展的记录者;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档案接收效率,促使城建档案业务渠道更加顺畅。建设工程档案、管线档案、规划档案、声像档案等在城市的建设、规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整合城建档案资源、保存城市记忆提供了工作基础。

3.城建声像档案工作有声有色,成绩突出

城建声像档案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涌现,声像设备的普及,可视化、易传播正成为城建档案资源收集、信息开发、编研宣传的重要方式,城建声像档案数量也因此以前所未有的级数增长。各地城建档案馆制作了大量专题片,出版各类画册,应用新媒体、自媒体传播档案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成为当地文化品牌。

4.档案信息化发展迅速,紧跟时代步伐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全面走向数字化已经成为城建档案行业的历史使命,是未来城建档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步骤。全国各城建档案馆也纷纷确立以推动本馆信息化建设为首要任务的发展策略。如,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从上世纪90年代就初步实现业务管理网络化和计算机化,现正将数字城建档案馆管理系统进行深化和延伸,研究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规范和应用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城建档案馆改进收集、接收档案的技术手段、形式方法,提高了接收效率,扩大了接收对象的宽容度。

5.城建档案编研百花齐放,成果丰硕

全国各城建档案馆在档案编研方面成果丰富、形式多样,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如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的编研成果已经成为该市的文化名片。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和取得的成绩,为推进城市记忆工程、打造文化品牌奠定了基础。

三、城建档案资源整合与保存城市记忆的策略

1.建立起城建档案资源整合联动机构

城建档案资源的整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城建档案工作者从城建档案制度建设、体制建设到管理模式、运行程序上设计出周密可行、务实高效的整合方案。这就需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牵头,开阔视野,创新管理理念,联手各方,激活城建档案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全国的城建档案资源整合联动机构,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在通过科技创新搭建能够满足服务广大群众共享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系统、跨机构、多层次、覆盖整个城市建设领域的信息资源库。

2.城建档案资源整合从丰富资源体系着手

在现有城建档案运行机制下,很多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种类单一、专业单一,如何丰富馆藏档案种类和专业,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都能尽收入馆,是摆在城建档案管理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一方面,我们希望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能够通过完善制度、改革体制机制来改善这一现状;另一方面,各级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广泛的宣传,让社会公众认识到城建档案对于国家、社会的作用,整合城建档案资源的意义,档案馆的功能,档案馆保存档案的优势所在等,逐步强化全社会的城建档案意识,塑造城建档案馆的时代形象,赢得各级职能机构及社会公众的信任,实现城建档案资源多角度、多元化征集和收集。

3.城建档案资源整合应实现城市记忆有形化

在开发利用城建档案资源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的同时,要广泛服务于社会公众。这需要我们转变服务理念,主动展示城建档案资源成果,即将记载有保存价值的城市记忆的城建档案通过画册、视频、文献、展览、自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从而唤起全社会对开展城市记忆的支持和参与,达到保存城市记忆的成效。

总之,城建档案资源整合是力求以创新的管理理念,合理的整合路径,科学的整合方式,逐步建立起各级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与特定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共建共享城市记忆的长效机制,最终将反映城市历史发展真实面貌的重要城建档案资源纳入统一、科学管理的范畴,真正实现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的社会共建与共享。

猜你喜欢

城建档案馆记忆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城建工程管理中如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