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2015-03-29张东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9期
关键词:审计学专业课程应用型

□文/张东廷

(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山东·济南)

一、引言

(一)政策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区分了“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人才,首次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许多地方政府和院校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2014年教育部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 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各种政策信息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说明,十余年来从专科院校改建升为本科院校的部分高校,将向高级别的职业教育院校转型。

(二)社会人才需求。政策调整的方向也反映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49 万,比上年增加了22万,毕业生就业形势可谓是异常严峻。但是,“大学生就业难”和“技术人才缺口严重”这种反差所体现的结构性失业近年来一直存在,可见社会人才需求的相当比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学术研究性学校培养的侧重于理论学习本科毕业生,而转向于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具体到审计专业,其需求的主流,也即社会审计的具体市场主体——会计师事务所,所需求的人才倾向整切合着改革的方向。审计学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强调其应该掌握相对扎实的实践操作,这并不是说侧重于理论的普通本科和侧重于实践的高职人才背离了市场的需求,而是提供的人才供给方向不同,“避免高校同质化竞争”(潘懋元,2014),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人才。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向与教育教学方法。潘懋元较为准确、恰当的表述了应用型本科的培养方向,他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区别于研究性、学术性的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以应用型为主体,以本科生为主体,此类高校的主体责任应该是教学,培养的人才应该主要面对地方。

陈啸、刘杨(2012)以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欧美亚三洲具有典型意义的高校,对其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方法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应用性、能力性、学生主体性、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

(二)对于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赵海霞(2012)分析了审计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不足,提出了教学侧重于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落后、审计课程教材水平低、师资队伍素质低、不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五个方面的问题。与赵海霞类似,周广秀、盛永志(2013)也认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应试理论教育氛围浓厚、师资力量薄弱三大问题,赵海霞、周文秀都提出了部分改进措施,但部分措施如强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授课形式多样性、德育智育结合等对育人模式虽有所涉及,但所论较浅。刘东辉、盛永志(2013)通过分析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详细论述了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问题,但并未提出实践性课程如何开发以及如何不断修正以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金春云、秦桂莲(2013)也详细分析了审计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不足,特别是关于信息技术环境对于审计专业的影响,以及就此提出的审计实践教学的考核预评价内容以及实验室建设的方向,所分析的逻辑清晰,科学性较强。

三、高校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没有落到实处。“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人才的表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给出了清晰的指导方向,其中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主体应该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 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在这部分高校转型过程中,能够主动抓住机遇,率先创新,改变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将会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

但是,十余年来从专科身份升级为本科身份的高等院校,一方面在改建成本过程中,面对的是更贴近于学术研究性高校的评估指标,在各种建设中也因指标的导向而倾向于学术研究性高校;另一方面这部分高等院校在改建升本之前,大多为专科高职类院校,在实践性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多数高校实践类课程、实验实训室开发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没有实质性提升;再者,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评估考核指标尚未建立,原有的指标评定体系的利益引导作用将会阻碍此类高校的转型。综合各种因素,虽然目前此类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已经意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且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表述中也符合政策导向,但真正“放下身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变培养模式,落实培养目标的却并不多。

(二)师资队伍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审计学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在实务工作根据审计主体的不同又分为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组织内部审计,其中又以注册会计师审计群体最大,且业务复杂程度最高。虽然审计专业课程存在相当程度的理论性,但实践操作在教学中的地位更高。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特别是近年改建升本的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大多由高校当中应届博士、硕士为主,即使招聘往届毕业生,其社会从业经验往往不长,对于审计学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来说,来源于审计队伍的不多。那么,对于掌握审计经验较少或仅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师,在教授审计类专业课程的时候,对于实践能力的传授则往往力不从心。如何增加、丰富审计类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实践经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审计学专业人才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三)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质量不高。高校中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是必要的,其中实习、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关系到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由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财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岗位大多在企业的财务、内部审计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而十余年来财务类专业的设置在高校中极为普遍,且招生人数较大,社会容纳实习学生的能力有限,审计学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上全部进入审计岗位进行实习是不现实的,因此校内的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校内实习实训课程的开发,则愈为重要。

目前,改建升本的高校当中,一方面受师资所限,专业基础课程内实践环节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实习实训教材的编写大多由多年从事高校教学的审计专业课程的教师编写,虽然设置的审计环节较为全面,但与实务操作相比往往过于简单。

(四)环境适应性不强。目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政府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公司,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使得各类组织的管理、分析核算等工作更加快捷有效。而对于审计而言,组织的内部控制与各项管理工作流程、制度等是审计的重要内容,测试一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运作流程和有效性,对于最终出具审计意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高校中所设置的课程涉及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并不多见,或即使设置也仅仅论及基本流程,且高效审计专业授课教师从事信息技术与审计结合研究的极少,导致无法跟进社会发展。

此外,目前在部分高校当中实施的“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转向的改革,给改革学校各专业都产生了影响。就目前的改革现状而言,学生选课、高校开课的自主性虽然有所提高,但距离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学分制教育,差距依然很大。

四、审计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构建

(一)明确学校定位,落实培养目标。正如前文所分析,未来一段时期中,近十余年转型升本的地方高校,如果率先把握改革机遇,明确学校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应用型”本科学生,便能够在未来高校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思想决定行动,行动推动发展,明确高校定位,是决定发展方向的思想改革,而将学校定位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从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人事考核各方面深入落实推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才能够为学校迎来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整体素质,具体到审计专业而言,无外乎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引进具有审计从业经验的教师充实到已有的教师队伍;二是招聘行业内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专家为学校兼职教师;三是派送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当中交流学习,获取一手的实践经验。从长远来看,长期保持一支具有较高实践经验,且与社会不脱节的师资队伍,那么与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派送教师学习经验是最好的选择。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虽然相关政策规定,限制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获取报酬,但部分地方政策对于普通教师的兼职、创业持支持态度,从保持教师的实践素质的角度来看,审计专业教师,特别是具有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的教师在企业中兼职,或从事审计行业的创业工作,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开发高质量实践课程。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主要是指审计专业课程而言,从短期看,学校不应好高骛远,盲目从“全面”的角度设置课程,即将所有与审计相关的专业课程都开设进去,而是应该从实际师资力量,学生未来就业设定出发来进行设置。从上述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措施看,在教师相关素质提高后,理论课程内的实践内容会融入课堂的基本教学之中,且教师在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时能够有的放矢,而编写高质量的实训实践教材,则应该更多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并根据教学反馈和社会变化进行持续修订。

(四)提升社会适应性。科技迅猛发展不可否认,信息系统运行有效性的审计也非常重要,但开展相关审计从行业现状来看本身就存在相当的复杂程度,需要信息行业专家与审计专门人才的配合完成。因此,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循序渐进,而不是盲目开设,导致课程质量低下。

从目前部分高校推行的完全学分制改革的程度来看,对于应用型审计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言,扩大学生修读的自主权,给予相应的选课指导,同时扩大高校各教学部门开课的自主权,对于充分适应教育相关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1]赵海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审计学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7.

[2]盛永志.教育现代化与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3.4.

[3]刘东辉,盛永志.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4]金春云,秦桂莲.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4.

[5]赵文青.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访谈录[J].高等教育管理,2014.1.

[6]周广秀,盛永志.关于应用型本科审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研究[J].商经济师,2013.3.

[7]陈啸,刘杨.国际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法研究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2.4.

猜你喜欢

审计学专业课程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审计学》课程教改研究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教材的编制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