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网络新兵:Project Fi

2015-03-29编译陈耕艺

中国信息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运营商流量消费者

编译|本刊记者 陈耕艺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覆盖率不断增大,以4G为代表的高速移动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今消费者所青睐的网络服务。但是由于移动运营商的不同,网络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消费者在选择运营商时犹豫不决。除了移动网络的覆盖和质量问题,这项移动服务的资费也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消费者使用的一大难题。就在今年5月10日的新闻报道中,中国一旅客在五一假期中前往美国塞班岛旅游,期间手机流量上网花费掉了将近1.6万元。对于每月收入有限的消费者来讲,有必要考虑下是否选择使用流量上网。

Google来了

无线通讯运营商的选择以及高额资费带来的负担其实并不只存在于中国,美国的消费者也一直在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但就在不久前的4月22日,Google宣布率先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一种新型的无线通讯服务,该服务将允许用户在Wi-Fi和蜂窝网络之间进行切换,从而达到控制流量和费用的效果。Google负责监督此次项目的负责人Nick Fox说道:“无线连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就像血液一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正是如此强烈的需求为我们提供了一块可以尝试新产品的沃土。”Google为该项服务取名为“Project Fi”,Project Fi的推出,标志着Google正式进入了无线通讯行业。

没基站?没关系!

或许消费者们会怀疑,Google虽然在互联网领域是一家巨无霸级的公司,但是在通讯行业,Google甚至连自己的基站都没有,这样的Google哪里来的实力来实现无线移动网络的稳定运行呢?其实,Google此次项目是通过与Sprint和T-Mobile两家运营商合作的方式实现的。如今在美国,T-Mobile和Sprint的市场份额分别处于第三和第四位,他们与份额最大的AT&T和Verizon两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对于此次与Google的合作,两家运营商也表现出了积极地态度。Sprint发言人说:“我们很荣幸能够帮助Google进入到无线通讯行业,并且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服务商。”T-Mobile总裁John Legere评价此次与Google的合作是一次“明摆着的事情”。虽然Google一次性的选择和两家运营商一起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需要在两家运营商之间进行选择。这也正是Project Fi不同于传统通信服务的一大特色。当我们使用手机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变化,手机网络的信号强度和质量会随着运营商基站的覆盖范围的不同而变化。有时甚至会出现电话因为信号质量问题而无法连接的现象。有了Project Fi的帮助,用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此类问题。Project Fi能够帮助用户在两家合作运营商T-Mobile和Sprint的网络之间进行智能切换。这里所谓的智能切换是指,Project Fi技术能够帮助用户依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信号强弱,自动选择信号覆盖最好的一家进行连接。这也就意味着,Project Fi的用户可以同时享受T-Mobile和Sprint两家运营商最优质的服务而不必再发愁选择运营商的问题。移动热点服务公司Karma COO Robert Schouwenburg对于Project Fi评价道:“用户从此不必再被绑定到某一家网络服务商,而是可以在T-Mobile和Sprint之间自由随性的进行切换,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让用户摆脱了运营商的束缚。”

更实惠的服务

虽然P r o j e c t F i 用户能够在T-Mobile和Sprint两家运营商之间自如切换,但消费者或许仍对Project Fi是如何能够帮助用户节省费用而产生疑问。

虽然Project Fi用户能够在T-Mobile和Sprint两家运营商之间自如切换,但消费者或许仍对Project Fi是如何能够帮助用户节省费用而产生疑问。首先,Google此次服务的包月费用为20美元,其中包括了无限制的国内通话、短信以及特有的Wi-Fi网络共享服务。Project Fi可以支持120个国家的国际长途,每个月每增加1GB数据流量需要额外花费10美元。相较于美国其他运营商所提供的包月套餐,Project Fi所公布这项包月服务所涵盖的内容还是非常实惠的。其次,已经购买的流量在月末没有使用完就被运营商在第二个月初直接清零是现如今一些运营商使用的不合理手段,并且也一直为用户所诟病。针对这项困扰广大用户的问题,Project Fi提出了一项极具诱惑力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用户可以就月末没有使用完的流量得到相应的退款。最后,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受众群体最多的智能硬件设备,但智能手机的很多功能对于网络具有极强的依赖性,所以用户对于快速而便宜的网络具有极强的需求。在Project Fi的帮助下,用户可以完成在T-Mobile、Sprint和Wi-Fi热点之间的自动切换。即当用户所处的环境中有Google部署的Wi-Fi热点时,用户的手机将会自动连接Wi-Fi,从而帮助用户节省流量的开支。根据Cisco的调查显示,在2014年有大约46%的移动流量是通过Wi-Fi完成,并且Wi-Fi的流量占比正在加速上升,近期极有可能上升至90%。为了最大限度的帮助用户节省流量,Google已经在美国部署了超过100万个免费的Wi-Fi热点。免去了手动连接Wi-Fi的繁琐,Project Fi的用户将最大限度的享受Wi-Fi网络带来的高速和便捷。用户在Wi-Fi环境下使用手机的一大疑虑就是安全问题,对此Google也有自己的对策。Project Fi的用户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安全问题,因为通过连接开放热点传输的数据都会利用Google自己的技术进行加密。

云端号码

既然Project Fi是Google依托T-Mobile和Sprint两家运营商的基础通讯设施而组建的服务,那用户是否需要同时持有两家公司甚至包括Google在内的三家公司的电话号码呢?针对这个问题,Google也给出了答案——云端号码。所谓云端号码,就是Google将会把用户的电话号码储存在云端来代替传统的SIM卡方式储存号码。这样做的好处将是用户可以摆脱SIM卡作为硬件所带来的束缚性,同时用户可以利用其它诸如平板电脑之类的智能终端进行通讯服务。

Project Fi听上去确实很酷,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加入这项服务呢?就目前来讲,Google的这项Project Fi无线网络服务只支持Google自己的智能手机Nexus 6,并且在运行初期,只会通过邀请的方式来让新用户入网。所以说,对于Project Fi感兴趣的消费者,必须要先购买一部Nexus 6手机,同时还要期望自己能够幸运的被Google邀请。GoogleNexus系列智能手机在市场的表现一直差强人意,Google在推出Project Fi之前,部分Nexus的销售还要依运营商的推广程度而定。此次Project Fi的推出,使Google能够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用户更近距离的接触,从而极大程度上的帮助Google推广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机会。

一盘大棋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Project Fi的确是一项极具竞争力的通讯服务项目,Google是否希望借助Project Fi成为美国又一主要无线运营商呢?Google方面也给出了他们对于Project Fi的市场地位,那就是小范围具有实验性质的推广项目。Google希望借助Project Fi在市场中的优异表现来告诉大家这样的通讯服务是行之有效的,从而促使运营商降低流量资费、提高网络速度并且加快服务创新,进而使消费者真正成为服务竞争中的受益者。其实Project Fi的产品定位与Google之前推出的Google Fiber极为相似,Google现如今只在极少的城市以实验形式铺设了Google Fiber这种能够提供比美国平均网速快大约100倍的光纤。Google推出Google Fiber项目的目的正是为了促使诸如AT&T、Comcast Corp等传统宽带服务商优化他们的服务。

Project Fi无限通讯项目是Google在自己主营业务之外推出的最新业务,除了Project Fi,Google在近些年一直在拓展自身业务,几年间,Google已经收购了包括大名鼎鼎的Boston Dynamics在内的至少八个机器人公司。Google同时还在诸如Google Glass一类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上苦心研究。但以上种种新业务并不能给Google的支柱产业——搜索引擎业务带来太多的直接收益,但是如果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来看,Google的新业务确实有它存在的价值。以Project Fi为例,既然Google已经承认他们并没有成为主流移动运营商的野心,那Project Fi对于Google的意义又存在于哪里?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Google推出Project Fi是为了促使移动运营商降低网络资费并且提高网络速度和质量。一旦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好更便宜的网络服务,那么用户必然会增加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这样一来,Google的搜索引擎业务就会获得用户更多的使用时间。Gartner分析师Bill Menezes说到:“Google绝对不会成为移动网络运营商。Google的战略就是让用户不断地使用Google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大多都是免费的或是十分优惠的。通过使用服务,用户会点击更多投放在Google上的广告,用户会更多的使用Google Docs,用户还会在Youtube上观看更多的视频和在Google Play里购买更多的应用。”除了Google的网络服务会从中受益以外,Google旗下的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智能硬件产品都会因之受益。

其次,数据才是Google最需要的。IDC分析师Brian Haven说:“我并不相信Google会成为一家大运营商,但Google可以通过运营商的身份从用户身上获得更多的数据。数据是Google一切业务的基础。无论Project Fi是否能够给Google带来收入,只要能够获得更多的数据,Google就可以在别的领域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通过大量的用户数据,Google可以分析出来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对广告投放实现更精准的定位。这就像腾讯前些日子在微信上推出的定制广告一样,腾讯会根据每个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去定位每位用户的消费水平,从而将不同受众群体的广告实现定向投放。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同“麦当劳”这样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受到不小的冲击。在网络的影响下,人们的个性差异被放大,个人需求从雷同化慢慢走向了个性化。传统的广告投放模式已经显得不再有效。所以诸如Google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开始细分市场,希望通过对于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提升广告在用户中的效应。

总而言之,无论Google推出Project Fi是出于何种目的,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能够以更低的价钱使用到更好地服务就是成功的。

猜你喜欢

运营商流量消费者
直播助农冲流量 勿忘质量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寻找书业新流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微评
知识付费消费者
表彰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