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健康状况对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影响研究

2015-03-28尹晓渊任兰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5期
关键词:身体状况退休年龄城镇居民

□文/尹晓渊 任兰兰

(华北理工大学人文法律学院河北·唐山)

身体健康状况对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影响研究

□文/尹晓渊任兰兰

(华北理工大学人文法律学院河北·唐山)

[提要]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关系到社会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在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采用访谈研究的方式,深入分析不同身体健康状况,对不同性别、年龄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合理建议。

城镇居民;身体健康状况;延迟退休意愿

收录日期:2015年6月23日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两会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表示,2017年将会推出延迟退休的方案,这意味着政府在加快延迟退休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现行的退休年龄界线将被打破,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终将出台并推行。

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涉及社会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推行这一政策,我们要征求公众的意愿。不少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延迟退休意愿进行研究(刘伯红、郭砾、郝蕊,2013;于翠婷、喻继银,2013;成洋,2013;贾素平、陈明,2013;张乐川,2013)。公众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中,身体健康状况这一因素,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但现有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多数将健康状况作为一个自变量探讨其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并没有就身体健康状况对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做详细、系统的分析。

本文就居民身体健康状况对其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这一视角,以河北省唐山市城镇居民为访谈对象,围绕身体状况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身体健康状况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有哪些影响?如何兼顾身体健康状况使得政策更合理地推行?以求得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二、身体健康的概念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一个人躯体是否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也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健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本文则主要从身体健康方面考察,身体健康作为个体安心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基础,对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意愿也有重要影响。我们通常所说的身体健康,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良好,即人的主要脏器没有疾病,有着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劳动工作能力也较强;二是指具有较好的维持健康的能力,即有着较强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不同学者对健康状况的分类不同,本研究借鉴卡尔维奇和韦尔默朗的疾病分类法,将身体健康状况界定为良好、一般、差三个等级,其中,没有明显疾病的,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患有不严重的疾病的,为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患有严重疾病的,则为身体健康状况差。

解垩(2011)曾在相关研究中表示,健康状况是影响一个人是否决定退休的重要因素。笔者在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中进行了延迟退休的相关调查中也发现,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其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不同健康状况对不同性别、年龄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对于具有某种相同特性的人群来讲,其影响又是有相似性的。因此,推行延迟退休政策需要特别注意公众身体状况对不同性别、年龄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具体影响。经过整理与分析相关文献及调查资料,本文将结合相关案例,就不同身体健康状况对不同性别、年龄的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进行详细地阐述。

三、身体健康状况对不同性别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了解法定退休年龄的含义。法定退休年龄,是指公民的工作年限达到一定数值后,应该退出工作岗位,脱离劳动关系或者工作关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界线。而延迟退休年龄,即提高这一年龄界线,也就意味着相对增加公民的工作年限,缩短公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时间。

延迟退休意愿即是指人们对提高法定退休年龄这一政策的态度和看法。而这一意愿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身体健康状况,对男性和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因此,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的男性和女性城镇居民的延迟退休意愿也有所不同。

案例1:对象刘某,男,56岁,身体没有明显的疾病,健康状况良好。刘某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比较注重身体锻炼。他加入了某山地自行车俱乐部,经常参加活动。

案例2:对象杨某,女,52岁,身体健康。杨某两年前到达退休年龄后赋闲在家,但她感觉自己身体板儿硬朗,不愿闲在家里,便会找一些小时工、兼职来做,但这些工作很不稳定,工资也不高,很多时候会因为年龄大被嫌弃。

案例3:对象任某,男,57岁,临近退休,患有高血压和关节炎,身体健康状况一般。

案例4:对象马某,女,45岁,患有胃部疾病,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有时会因工作加重胃病,但仍认为胃部保养关键是自己多注意。

案例5:对象王某,男,58岁,患有心脏病,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家里比较担心其身体,劝其早退。

案例6:对象曹某,女,48岁,身体健康状况差,患有高血压、糖尿病。

通过对上述被访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比较倾向于支持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且身体状况对男女居民是否愿意延迟退休的影响差异并不明显。随着身体出现某些疾病,健康状况下降,居民延迟退休意愿会随之变弱,且身体状况对男性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比女性要大。整体来看,女性比男性的延迟退休意愿略高。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对男性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削弱程度大于女性的趋势已有呈现;当身体状况明显变差,居民对延迟退休意愿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和反对情绪。

当问及延退方式时,身体状况越好,对延退方式的思考越多。根据被访者的回答,我们认为,延迟退休政策推行不能“一刀切”,出台具体延退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到大家的身体状况、岗位区别、家庭状况等等条件,尤其是身体状况。同时,有明确的、适当的规定和标准来保证政策公平性。此外,应该给予高龄工作者一定的优惠待遇,可以在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及身体检查上予以适当照顾。

四、身体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

身体健康状况是劳动者参与工作所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按照每五岁划分一段的方法,将访谈对象分为40岁及以下、41~45岁组、46~50岁组、51~55岁组、56~60岁组五个年龄段,并对以下案例进行深入访谈。

案例7:对象赵某,男,28岁,刚参加工作不久,身体健康。

案例8:对象石某,女,38岁,消化系统功能较弱,容易出现肠胃炎,身体状况一般。

案例9:对象周某,女,40岁,先天性心脏病,曾经动过大型手术,身体状况较差,单位给予照顾,分配的工作任务较轻。

案例10:肖某,女,41岁,心态良好,比较享受工作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对未来自己身体状况的预期较好。

案例11:对象岳某,男,45岁,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其工作对身体的损害比较大,身体状况差。

案例12:对象吴某,女,46岁,身体状况良好,有精力,但不愿闲在家里,也不愿跳舞娱乐。

案例13:对象范某,女,48岁,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临近退休,身体状况一般。

案例14:对象郭某,男,54岁,患有高血压,身体状况一般。

案例15:对象张某,男,55,身体状况较差。

通过访谈我们可以看到,身体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不同。40岁及以下、身体健康状况好或者一般的城镇居民,对延迟退休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十分明确,且年龄越小,其延迟退休的意愿就越不明确。原因在于访谈对象距离退休尚有一段时间,大多访谈对象对退休这一事项尚未进行认真考虑。而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导致访谈对象延迟退休意愿的变化。且年龄越小,距离退休时间越长,不确定因素也就越多。相对而言,身体状况差、年龄40岁以下的城镇居民,对新政策中健康状况评估和照顾的诉求更为强烈。

随着年龄的增长,城镇居民身体状况从良好到差的过渡过程中,其延迟退休的认识也会存在从支持到反对不同程度转变。这就告诉我们,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对这一年龄段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在变大。身体状况一般的,开始关注延迟退休的方式。身体状况差的群体,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抵触态度。

55~60岁年龄段群体中,身体状况变化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最大。身体状况好的,倾向于支持;身体状况一般的,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身体状况差的,则认为延迟退休会严重损害他的身体健康,甚至会缩短其寿命,对延迟退休持反对态度。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访谈资料,发现对具有某种相同特性的人群来讲,其影响是有相似性的,进而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身体健康状况对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有显著影响。身体状况越好的居民,越容易倾向于支持或接受这一政策,随着身体状况越差,居民延迟退休意愿也随之减弱,越容易倾向于抵触或反对。

第二,身体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城镇居民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对其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越明显。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来说,身体状况越好、年龄越小,距离退休时间越长,对若干年后自身状况越不确定,延迟退休意愿也就越不明确;年龄越大,身体状况越差,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抵触情绪也就越大,反对的意愿也越强烈。此外,身体状况一般的居民中,年龄越大,越注重身体状况在延迟退休方式中的细节体现。

第三,身体健康状况对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由于男性退休年龄原本就比女性晚,且工作中男性压力普遍较大,身体状况的变化,对男性居民延退意愿的影响要大于女性。

(二)延迟退休政策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会显著影响其延迟退休的意愿,因此在方案设计和政策推行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公众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采取较为灵活的延退方式,给予高龄工作者适当的优惠待遇,如:

1、考虑到高龄员工的精力相对不足,承受力降低,应该相对减少高龄员工的工作量,适当缩短其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强度等。

2、由于高龄工作者身体较为敏感、脆弱,应该切实改善高龄员工的工作环境,减少工作对其身体的损害;制定相关的福利政策,设置相应的健康补助。

3、因年龄越大,身体状况对其工作的影响越大,应该多关注高龄员工身体状况的变化,定期进行常规身体检查等。

4、对于身体状况确实不佳的个体,要区别对待,允许其提前退休;而对于支持延退的群体,则可采取补贴的方式激励,切实维护公众的利益,赢得民心,尽可能减少阻碍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不利因素,引导公众逐渐倾向于接受延迟退休政策。

5、尝试采用“先女后男”的延退方式。文献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女性的平均寿命要高于男性;而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女性是50岁,女干部是55岁,而男性则是60岁,男性要比女性晚5~10岁才退休。在笔者进行的相关调查中,71.1%的人认为女性的退休年龄是可以推后的,因此在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充分的论证后,我们可以尝试先采用“先女后男”的方式来延退。让公众从中看到延迟退休的切实好处,然后再逐渐地延伸到男性的延退领域,使得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得以最终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伯红,郭砾,郝蕊.她/他们为什么赞成或反对同龄退休?——对选择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3.3.

[2]于翠婷,喻继银.高校教师对延迟退休年龄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成都市高校教师的调查[J].人口与发展,2013.4.

[3]贾素平,陈明.基于代际间分配的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因素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3.2.

[4]成洋.关于城镇居民延迟退休年龄意愿及因素调查研究[J].经济与法,2013.2.

[5]张乐川.上海地区延长退休年龄意愿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1.

[6]解垩.健康对劳动力退出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2011.1.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030360);河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编号:201410081089)阶段性成果

F241.34

A

猜你喜欢

身体状况退休年龄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感觉不舒服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