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养路机械管理研究

2015-03-27郭炳波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机械管理交通管理

摘要:小型养路机械主要是一些用来对路线进行维修的小型机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我国交通业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做到更精细化的交通管理,对其小型养路机械的管理也要有所重视。文章从小型养路机械使用特点入手,分析了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管理方式,最后对小型养路机械的发展趋势做出预估。

关键词:小型养路机械;机械管理;交通管理;交通业;道路养护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21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1-019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1.095

小型养路机械由于其便于携带和操作,在许多路线维修中经常使用。使用频率的提高和管理人员的不重视,使得小型养路机械管理存在许多漏洞,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其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小型养路机械的使用特点

1.1 露天作业

路面建设及维护都是露天操作,所以小型养路机械也都是露天条件下进行相关作业的,相较于在室内工作的机械设备而言,工作环境相对较差。针对这一弱点,为了能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小型养路机械必须要有足够稳定的质量,可靠性要强;其维修及拆检工作必须简洁,以便于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维修,不会耽误整体工程的进度。

1.2 小型养路机械的价值

一般人都会认为,小型养路机械的价格只不过几万元,与大型机械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它的价值不会很大。但这些人忽视一个重点,就是小型养路机械的数量,在路线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小型养路机械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其总体价值也就比较大了,而且小型养路机械一般都需要配套使用,一次性购齐小型养路机械所需的投资额还是挺大的。所以,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小型养路机械的保护,事后保养工作也不容忽视。

1.3 工地流动性大

由于路面施工所涉及的范围较大,也就是一项工程所覆盖的面较广,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涉及到小型养路机械的搬运工作。“不搬还好,一搬就坏”,这是老一辈的说法,这句话其实是说明在搬运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会导致搬运货物的损坏。小型养路机械的搬运也是一样,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搬运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问题:第一,装前检查,查看小型养路机械设备是否损坏,如若损坏就无需进行搬运,以免浪费搬运成本;第二,运输过程的维护,设备装上运输车是要小心整齐的堆放,避免运输途中发生碰撞损毁,设备上要覆盖遮雨布,避免日晒雨淋致使设备腐蚀;第三,到达目的地后的搬运,要检查设备是否完整,破损的设备是否有维修的必要等。

2 小型养路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配置不合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公路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对小型养路机械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道路前期建设的不断完善,有些小型养路机械逐渐失去使用价值,退出历史舞台,有些则难以使用,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还有一些则经常使用,破损严重,这些都导致了设备配置的不合理,致使大量资金浪费。

2.2 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小型养路机械的管理仅仅只是处在确定其是否还能运行的层面,只关注某项设备是否还能用,而不管其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等。设备制度管理的不健全使得小型养路机械投资比例与所产生的价值存在很大差距,对其使用情况及维修记录的忽视,容易造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报废,对其取用登记的忽视,容易造成原有设备的压仓,新设备的重新采购,加大投资

成本。

2.3 科学化管理观念淡薄

小型养路机械由于其体型小,个别投资成本低,工作人员往往容易忽视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虽然设备在生产和出厂前对其有针对性的使用手册及维护措施,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如同虚设,这不仅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会使设备所测量出的数据产生偏差,对整个工程造成损害。

3 加强小型养路机械管理的措施

3.1 转变管理观念

人只有有了思想觉悟以后才会真正地采取措施去做事。所以,加强设备管理措施的第一步就是转变管理观念。从教育入手,提高道路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这有赖于公路工务处的支持。公路工务处可以联合多方力量,开设学习班,专门教授如何对小型养路机械进行管理,从思想觉悟上转变其观念,做到积极主动地进行管理。

3.2 加强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其实就是要完善管理机构。小型养路设备的管理人员需要成立养路机械管理小组和养路机械维修小组,管理小组主要负责设备使用记录及出库入库记录的登记和归类整理,确保每一台设备都有记录,维修小组则负责小型养路机械的维修工作以及设备维修状况的登记,及时做到破损设备的报废及新设备的购买,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小型养路设备能够有效运行。

3.3 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在这里强调的是小型养路设备的使用,维修及保养的有效结合,做到改革与更新的同步,实现效益最大化,避免设备积压,充分发挥设备性能。在其管理制度中,需要对以下五项内容做到重点完善:第一,小型养路机械种类划分区域管理;第二,小型养路机械工作程序及时间分配管理;第三,工作人员一人多机制针对性管理;第四,小型养路机械使用年限及报废程序管理;第五,小型养路机械采购原则及方式管理。

3.4 机械设备管理

本节所讲的机械设备管理仅限于对机械设备本身的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分类管理,就是按照相关的分类标准,将设备进行合理分类,以便管理人员查找和核对;第二,维修管理,就是对设备维修的方式制定一定的准则,明确规定何种程度的损伤要进行何种方式的维修,损伤程度达到何种等级就需将设备做报废处理;第三,设备检查,就是建立设备检查定时定点制度,要求管理人员按照制度规定,在要求的时间对哪些设备进行检查,并按照规定填写检查报告表,以备后续维修或使用时参考;第四,仪器仪表监测,就是借助一些仪器仪表设备对小型养路机械进行更细致的非表面的检查,使其检查结果更可靠;第五,备件管理,就是小型养路机械的相关备件管理,也需采用分类法,做到采购数量得当,采购时间准确。

3.5 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

如今的社会是网络化的设备,是信息化的设备,公路建设也离不开互联网及计算器的辅助。所以,对小型养路机械的管理也需以计算机为载体,简化工作程序,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具体内容可以包含以下三点:第一,创建小型养路机械设备资料数据库;第二,日常数据的及时记录;第三,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得出相关结论。除以上针对设备的管理内容外,还可以包含对管理人员的数据化管理,就是将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输入计算机管理程序中,将管理人员与设备一对多的对应起来,做到每台设备都有人管,且能有效防止出现事后推脱责任的现象。

4 小型养路机械的发展趋势

从上述内容来看,小型养路机械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出技术化、性能化和市场化的特点。国家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要积极开展和深化关于小型养路机械基础的理论研究,要通过提高其质量,实现不断完善性能的目标,要重新制定相关标准,严格把关小型养路机械的生产和面市,要大力开发更高效更节能的新产品,要充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强调优胜劣汰的必然规律,以市场准入手段限制劣质设备进入市场,促进小型养路机械向技术化、性能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5 结语

小型养路机械在现代化公路建设中运用十分广泛,对小型养路机械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也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所分析的管理中存在的三大问题还只是表层的、宽泛的,提出的几项管理措施也仅供参考。从小型养路机械以往的发展情况来看,其未来发展趋势将更趋于技术化、性能化和市场化。

参考文献

[1] 李坤.浅析小型养路机械的科学化管理[J].硅谷,2010,(1).

[2] 杨宏.浅议小型养路机械的管理[J].甘肃科技,2004,(4).

[3] 蔡原海.论小型养路机械的保养及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4,(23).

作者简介:郭炳波(1969-),男,山东聊城人,供职于青岛市公路局,研究方向:设备管理。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机械管理交通管理
主动交通管理在智慧高速中的应用探讨
交通管理大数据 智能研判平台SEARI-TBDS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限行不限购应是小汽车交通管理的新常态
论城市建设工程中机械管理的重要性
智能交通是城市交通管理的有效途径
停车诱导系统在智能交通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