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常态”下的高校统战工作

2015-03-27贺鉴宫高杰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常态常态师生

贺鉴 宫高杰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论“新常态”下的高校统战工作

贺鉴 宫高杰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被赋予了新内容,呈现出新特点。“一带一路”和“四个全面”等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布局,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的推进,要更加注意兼顾国内统战和国际统战两方面。伴随统战工作的稳步向前,“新常态”还会赋予其更多更具时代性、前瞻性的内涵与愿景。

新常态;高校统战工作;国内统战;国际统战

“新常态”开始所指的主要是经济上的举措,但伴随着我国方方面面的发展进步,它早已超出其本来的经济意义的范围,在政治、外交等领域被赋予了更广泛、更深刻、更全面的内涵。“新常态”无疑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体现好“新常态”、服务好“新常态”、使用好“新常态”。

一、“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一直全国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提出“四个全面”重要精神和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更要注重加强高校的统战工作布局,为我国统战工作工作“走出去”和加强国内舆论思想建设以及“新常态”下的国家发展进步而不断努力。

(一)高校统战工作是“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常态”主要强调新机遇、新形势下的产业升级、改革深化、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合理布局,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各国都想占领技术与人才的制高点,实现国家的转型升级。由此,我们有必要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研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转化,培养一批高含金量的技术型人才,在国家“新常态”进程中发挥引领时代发展的开创性作用。

“新常态”要实现的是创新驱动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将成为经济“新常态”的核心要义,将引领整个中国经济在结构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切的实现最终都要依靠技术的支撑,而技术掌握在人才手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才的培养中,高校发挥着主要作用。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理论的教授,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把手中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投入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据相关数据显示,高校中85%以上的统一战线成员均在科研第一线[1],这其中党外知识分子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等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掌握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核心技术,在社会各领域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是引领整个社会和民族前进发展的领头羊。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高校的统一战线工作,引导高校广大知识分子投身于“新常态”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努力促使他们的知识转化成技术,让更成熟的技术释放更强大经济增长空间,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同时,注意引导高校广大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要形成全局观念,正确对待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协调,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为经济“新常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高校统战工作对于国家战略构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新常态”尽管注重经济的转型发展和创新,但其内涵并不仅限于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不仅要使“新常态”下的经济步入良性循环,也要实现“新常态”下的政治、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布局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全面”重要精神都是我们在“新常态”下的重要发展布局。

“一带一路”主要强调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打造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毫无疑问,高校必须要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为国内建设服务,同时也应该要“走出去”,要不断加强高校人才的统一战线工作,培养更多的共和国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人才,使他们在走出国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动时,明确自己的身份使命,为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争取当属于自己的那份权益。同时,“一带一路”所要实现的三大命运共同体,最基本的应是文化理念上的交融与相互认同,只有实现了理念的认同才有可能在合作中方向步调一致。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不仅要将高校人员团结到统一的思想高度,也要统一我们对外的一致思想,“一带一路”的理念、内涵需要各领域的精英去实施,去体现,去发扬。

“四个全面”的重要精神也需要高校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和做出榜样作用。做好高校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加强思想的统一与认识的同时,尽最大限度的为高校师生提供最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尽可能的满足和实现他们对于生活和工作上的诉求,发挥出他们的智慧与能力,激发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鼓励他们投身于小康社会建设,投身于各阶段、各层面的改革发展,在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高校人员应当充分理解和领会“四个全面”的重要精神内涵,借以自身所学,无论党内外人员,都要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与思想认识,积极为依法治国建言献策;高校党内人员更要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四个全面”的精神内涵。

二、“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的新特点

“新常态”下的高校统战工作既有统战工作的共同点,也有高校自身统战工作的特别之处。

(一)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和范围逐渐扩大

200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而今年毕业生人数为749万,且在这15年间,毕业生人数一直呈不断上升趋势。统战工作学生对象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总量大的特点;而随着学生数量猛增,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也要随之配套,各大高校不断扩充人员,这个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师资力量的参差不齐,量大而质不优;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在近年来不断增加,他们看到了祖国在不断强大,内心的自豪感被激发,归国报效的思想愈发强烈,但他们接受过一段时间的国外教育,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这部分人尤其应当注重加强统战工作和思想教化。

(二)高校统战工作环境呈现多样性

网络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地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高校统战工作的整个大环境也从单一国内统一的思想认识变成了一个开放多元的思想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多元思想环境中,应当祛除西方极具侵略性、渗透性的变种思想,这种环境应当是建立在平等、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一方处于另一方之上的所形成的多元环境。

“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政治改革等无疑会损害国内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从长期来看是有益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转型和改革的过程中,矛盾不可避免。高校作为改革的一部分,当然也会出现利益冲突。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为了短期的一己之利,而丢弃了自己最初所坚持的东西,这尤其在思想和价值观上表现明显。这无疑给统战工作增加了新的变数,也使得高校统战工作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三、做好“新常态”下高校统战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新常态”下的高校统战工作不仅要加强高校自身统战工作的建设,同时也要关注留学归国人员以及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国内统战和国际统战两方面的建设,真正做到高校统战工作无死角,实现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常态”。

(一)国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

1.做好对内地高校广大师生的统战工作

对于高校师生,除了应加强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和对他们的政治思想宣传外,也应该从统战工作本身做出变革。高校师生党员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意识,但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师生,对他们的统战工作应更加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接受度。应改革刻板的思想灌输方式,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多元化的想法,将统战思想融入到实践当中,让他们在自己动手、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党对于广大师生思想塑造的深刻用意,让他们去做统战思想宣传的主角,培养他们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正确的引导他们形成自觉的统战思想。协调好他们人生价值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为统战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2]。同时,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塑造,做好广大教师的统战工作间接的也在做高校学生的统战工作,可谓“一箭双雕”。

2.开展好对港澳台地区高校的统战工作

港澳台地区的高等院校由于其是所属地区自身社会制度有别于内地,在历史上更多的是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熏陶。对于港澳台地区高校的统战工作,除了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外,更多的应该是不断的交流,无论是学术层面、思想层面还是生活层面,有交流才知道对方的想法,才能知道从哪里下手做好统战工作。同时应积极掌握港澳台地区高校的新动态、新情况、新变化,实现高校统战预警工作“新常态”,一旦再次出现相关高校学生参与“占中”等类似的不利于国家统战工作的情况,要能够从容应对,做到未雨绸缪。

(二)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

1.注重对国内高校中的国外教师、留学生的中华文化理念宣传教育

国外教师、留学生到国内高校任教、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交流碰撞,在学习、生活中必然会出现文化和价值观的比较,这种比较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更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和价值观上不同会极大的触动到国内高校师生,而且会对他们原有的已成型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体系造成冲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把握来华任教和学习的师生的思想动态,根据不同情况加强对外国师生的中华思想文化宣传与教育,突出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增强对他们的文化吸引力;加强对他们的汉语语言教育,学好语言才能准确的了解和把握一国的文化、思想内涵,只有让他们深刻彻底的了解了中华文化,才有可能使他们形成对中华文化和思想的认同。通过对外国教师与留学生的统战工作,一方面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中国的认识会出现很大改观,减少了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广大外国师生来华学习生活后回到他们的国家的同时,也把中华文化带到了他们的国家,不仅使中华文化走了出去,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主动性交流,也扩大了我们的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

2.加强孔子学院建设力度

孔子学院的作用不应仅限于推广汉语、文化交流,应当赋予孔子学院更重要的角色代表中国在国外的文化形象缩影。由此应当从我国高校中选拔具有国际视野和大局观优秀教师,充实到各孔子学院的队伍中,通过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扎根,向世界展示出我国良好的形象,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3],展示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建设和谐世界的发展蓝图。孔子学院作为一个中国对外交流的媒介,目的是为了实现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交融,在功能上去政治化,更加强调其民间性,文化交流应当是自然使然而非刻意灌输。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若一种文化真的具有强大吸引力,那应当是其他文化主动靠近,而非我们刻意去修饰卖弄。而孔子学院在国外的成功实践,从一个侧面表明高校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董国强,窦争光.高校院系统战工作与实践[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42.

[2]杨文娟.对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3):1.

[3]山东省外办.弘扬齐鲁文化精髓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J].当代世界,2006(8):58-60.

(责任编辑:谢建美)

D 613

A

1009-2293(2015)04-0037-03

本文系中国海洋大学统战重点课题“新时期高校统一战线的特征与法宝作用研究”成果。

贺鉴,民革会员,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国防教育师资库首批专家。

宫高杰,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2014级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15.04.010

猜你喜欢

新常态常态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麻辣师生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