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脉冲—混凝处理法在反渗透浓水处理中的应用

2015-03-27邓柏杰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电脉冲浓水原水

于 玥,邓柏杰

(辽宁省朝阳水文局,辽宁 朝阳122000)

1 反渗透浓水简介

反渗透浓水是反渗透装置的排放水,原水中的杂质在其中得到了浓缩,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由于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除盐和废水的深度处理,因此反渗透浓水主要来源于海水淡化厂、苦咸水淡化厂、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过程[1]。反渗透浓缩水是膜处理过程后所产生的废物,里面所含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工业废水反渗透浓缩水中含有大量COD,而COD 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2 实验原理与方法

2.1 混凝原理

化学混凝的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清楚。因为它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水中杂质的成分和浓度、水温、水的pH值、碱度,以及混凝剂的性质和混凝条件等。但归结起来,可以认为主要是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吸附电中和作用、网捕作用及DLVO 理论。

2.2 实验方法

2.2.1 电脉冲实验方法

1)取200 mL烧杯,加入120 mL原水,将钨电极插入水样中。

2)调节电脉冲装置的电压于适宜位置,打开装置电源,调节频率,将输出电压清零,按下工作按钮,同时秒表计时。

3)待反应一定时间后按下停止按钮。

4)取出烧杯,水样待测。

2.2.2 混凝实验方法

1)取5 个1 000 mL的烧杯,分别加入反渗透浓水原水500 mL,放入混凝搅拌机的恒温槽中。

2)启动搅拌机,使其转数为150 rpm。

3)在5 个量杯中加入混凝剂溶液,同时投加到相应的大烧杯中开始记时。

4)混凝一段时间后,将搅拌机的转数调低至80 rpm,开始进入反应阶段,反应15 min。

5)关闭搅拌机,开始进入静置沉降阶段,沉降时间30 min。

6)测量上清液的CODcr。

2.2.3 COD 测定方法

1)依据水质化学需氧量测定(GB/T11914—1989)采用重铬酸钾法测CODcr。

2)用3.00 mL 0.05 mol/L K2Cr2O7,取处理后的水样10.00 mL和17 mL浓H2SO4(内含0.2 gAg2SO4)加热回流15 min,稍冷加33 mL 重蒸馏水,7 mL0.5 mol/L Fe2(SO4)3,冷却至室温待测。

2.2.4 CODcr 去除率的计算

CODcr 去除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η 为浓水中CODcr 的去除率,%;CODcrC0为原水的CODcr 值,mg/L;CODcr 为混凝后所得上清夜的CODcr 值,mg/L。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电脉冲处理反渗透水的结果与分析

3.1.1 脉冲电压的确定

用200 ml烧杯量取120 mL浓度为195 mg/L,pH为7.8 的水样4 份,将脉冲装置的电极插入烧杯中。将脉冲电压分别置于200 V、400 V、600 V、2 000 V,脉冲频率设为3 Hz,脉冲处理3 min。将处理后的水样稀释30 倍,取10 mL水样并测定CODcr 值。随着脉冲电压的升高,CODcr 的去除率也随之变大,在脉冲电压为2 000 V时,去除率达到最大。这是由于脉冲电压越大,阳极产生的氧化剂量(氯气和氧气)越多,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被氧化成小分子物质的量也越多,所以去除CODcr 的效果也越好。本实验研究范围内,适宜的脉冲电压为2000 V,CODcr 的去除率为54.6%,溶液中剩余的CODcr 为88.5 mg/L。

3.1.2 脉冲频率的确定

用200 mL烧杯取120 ml 浓度为160.5 mg/L,pH为7.6 的水样5 份,将脉冲装置的电极插入烧杯中。将脉冲电压置于2000 V,调节脉冲频率分别为1 Hz、3 Hz、5 Hz、9 Hz、15 Hz,脉冲处理3 min。将处理后的水样稀释30 倍,取10 mL水样并测定CODcr 值。在为1 ~9 Hz 时,随着频率的升高,CODcr 的去除率逐渐增大;当频率高于9 Hz时,随着电压的逐渐升高,CODcr 的去除率开始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脉冲频率<5 Hz时,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阳极产生的氧化剂更容易与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接触并反应,从而提高了CODcr 的去除率;而脉冲频率高于5 Hz时,反应产物有可能在脉冲电磁场的反复激励下又重新生成大分子物质,使CODcr 的去除率降低。

本实验研究范围内,适宜的脉冲频率为5 Hz,CODcr 的去除率为33.4%,溶液中剩余的CODcr为155.8 mg/L。

3.1.3 脉冲时间的确定

用200 ml烧杯取120 mL 浓度为233.4 mg/L,pH为7.5 的水样5 份,将脉冲装置的电极头插入烧杯中。将脉冲电压置于2000 V,将脉冲频率调至5 Hz,各水样分别脉冲处理1 min、3 min、5 min、9 min、10 min。将处理后的水样稀释30 倍,取10 mL 水样测定水样CODcr 值。随着脉冲时间的增大,CODcr的去除效率也随之变大。这是由于脉冲时间越长,阳极产生的氧化剂量越多,越有利于脉冲作用促使难降解有机化合物转变成小分子的有机物,使CODcr 的去除率增大。本实验研究范围内,适宜的脉冲时间为10 min,CODcr 的去除率为36.6%,溶液中剩余的CODcr 为148 mg/L。

3.2 聚环氧乙烷(PEO)处理反渗透浓水的结果与分析

3.2.1 适宜混凝时间的确定

分别取废水500 mL于5 个烧杯中:

1)总投加量:20 mL。

2)温度:25 ℃。

3)pH:7.8。

4)改 变 混 凝 时 间 分 别 为30 s、60 s、90 s、120 s、150 s。

5)反应时间:15 min。

6)沉淀时间:30 min进行混凝实验,取上清液测其CODcr 值。原水的CODcr 值为392 mg/L。

实验结果见图1。

图1 混凝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由图1 可见,CODcr 的去除率随着混凝时间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但到达一定程度后CODcr 的去除率降低。这是因为在一定的混凝时间范围内,混凝产生絮体达到最好的效果,超出此范围,由于混凝时间过长,形成的絮体被破坏,所以CODcr 的去除率降低。本实验研究范围内,混凝时间为90 S 时,PEO 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达到最好,CODcr 的去除率为67.70%,浓水中剩余CODcr 为126.6 mg/L。

3.2.2 适宜混凝温度的确定

分别取废水500 mL于5 个烧杯中,改变混凝温度分别为20 ℃、25 ℃、30 ℃、35 ℃、40 ℃:总投加量20 mL;pH:7.8;混凝时间:90 s;反应时间:15 min;沉淀时间:30 min下进行混凝实验,取上清液测其CODcr 值。原水的CODcr 值为390 mg/L。实验结果见图2。

图2 混凝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由图2 可见,CODcr 的去除率在温度为20 ℃~30 ℃时都呈上升趋势,在30 ℃~40 ℃时都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低温时布朗运动较弱,混凝不充分,当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充分混凝,形成絮体,从而沉淀,使CODcr 降低;当温度过高时,絮体稳定性变差,高温时絮体比较松散,沉降速度较慢,由DLVO 理论可知,该絮体容易重新散开,使CODcr 的去除率降低。

本实验研究范围内,温度为30 ℃时,PEO 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达到最好,CODcr 的去除率为68.03%,浓水中剩余CODcr 为124.7 mg/L。

3.2.3 适宜pH 值的确定

分别取废水500 mL于5 个烧杯中:温度:30 ℃;总投加量:20 mL;改变废水的pH 分别为3.02、5.03、6.88、8.87、11.06 进行混凝实验;混凝时间:90 s;反应时间:15 min;沉淀时间:30 min,取上清液测其CODcr 值。原水的CODcr 值为384 mg/L。见图3。

图3 pH 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由图3 可见,CODcr 的去除率随pH 值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其变化趋势和PEO 单独使用时相似,变化原因也相同。本实验研究范围内,pH 为11.06时,PEO 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达到最好,CODcr 的去除率为68.35%,浓水中剩余CODcr 为111.5 mg/L。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采用电脉冲处理高浓度反渗透浓水原水,适宜电脉冲条件为:脉冲电压2 000 V、脉冲频率5 Hz、脉冲处理时间10 min。废水经过处理后,COD 的去除率为36.6%。采用PEO 为助凝剂,氯化铁为混凝剂处理反渗透浓水原水,适宜混凝条件为:混凝时间为90 s、混凝温度为30 ℃、pH 值为11.06。废水经过处理后,COD 的去除率为68.35%。采用电脉冲对反渗透浓缩水进行预处理,脉冲时间为10 min、脉冲频率为5 Hz、脉冲电压为2 000 V的条件下混凝处理废水500 mL,再以氯化铁为混凝剂,PEO 为助凝剂在混凝时间为90 s、混凝温度为30 ℃,pH 值为11.06 的条件下混凝处理此废水,反渗透浓水经电脉冲-混凝处理后,CODcr 的总去除率为72.93%,比单独采用混凝剂处理提高了4.58%。高浓度的反渗透浓水原水经过电脉冲-PEO 处理后,剩余的CODcr 为103.95 mg/L,小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石化工业CODcr 标准值。

[1]吕晓龙.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研究[R].北京:全国膜法水处理技术现场交流会,2007.

猜你喜欢

电脉冲浓水原水
高密度电脉冲处理时间对6N01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电渗析在热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中的应用
突出物缺陷下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研究及特征信息提取
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工艺研究
组合工艺对市政污水厂反渗透浓水处理效果的中试研究
原水大阵
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脱盐水浓水节能回收改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