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善行的动机

2015-03-26安冬

关键词:动机

安冬

摘 要:动机论无论是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受到种种诘难,但是,所有的批评从来都没有指向对动机本身的研究。本文所讲主要涉及我们应当研究哪些人的动机?有什么样的动机?

关键词:善行;动机;动机论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80-03

“善”包括人在物质、自然、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实在价值,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的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断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一种主观感受。从伦理学角度上来讲,善是人类最一般的道德意识,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道德生活和道德现象的认识,而且也反应了人们对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态度。“善”源于人们对厉害关系的认知,人们时常把有利于自己、他人和社会群体的行为看做是善行,对善行总是持一种肯定、敬佩、赞赏的态度,并且常常把善同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个人追求联系起来,用“善”来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

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能够否认,凡理解善的一切生灵都追求善,并且急于把握住善,并以善随身,而不关心求得任何不带来善的东西了”[1]。趋善避恶是人类的本性,人之所以会作恶是由于对恶的无知,没有人会明明知道善行而不去行善,明明知道是恶行却还执迷不悟去作恶。善行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历史行为,唯有究其动机才能分清善与伪善。

一、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动机与效果是道德行为过程的两个方面,动机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效果是道德行为的结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要想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就必须把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

动机论以动机是否善良作为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而与行为产生的结果无关,动机反映了行为过程的主观方面,包含着对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人生目的的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本动因或出发点,主张在道德评价中根据人的主观愿望来确定行为的道德意义。孟子是动机论的最早代表,他把动机与效果、义与利对立起来,只强调“仁义”动机,否认利益效果对行为评价的意义。汉代的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在《春秋繁露》中明确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主张,认为一个人行为的善恶,主要看他是否出于“道”、“理”的善良动机,而不在于功利效果。康德是动机论最著名的代表,为强调行为的动机,提高道德的纯洁性,他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提出“善良意志”这个概念。康德认为善良意志内在就是善的,从而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因而是至高的善。人的道德义务来自于先验的善良意志,是善良意志发出的命令即所谓的“道德律令”,道德评价的标准是根据人的行为的动机、意向、行为所遵循的规则等道德的因素,而不去考虑行为结果对人对己的利与害。判断或评价行为的善恶只须看动机,不必看效果。这种理论割裂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片面的。

目的论,又称效果论是以道德行为的目的性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或已经产生的实质性价值(效果)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它是由动机引起的行为实踐及其客观结果,反映了行为过程的客观方面。目的是行为所要达到的结果,它表现为动机、意图和愿望,并贯穿于行为的全过程,即使在动机改变的情况下,目的仍然起作用。“目的论认为善独立于、优先于正当,正当依赖于善,善是其判断事物正当与否的根本标准。根据对善的不同解释,目的论可区分为快乐主义、幸福主义、功利主义等类型,其中功利主义是典型的目的论”[2]。功利主义实质上强调,应以给每一个相关者带去最大的利益为出发点而行动(如排队时给人插队,看起来这种行为对这个插队者有利,但会给后面排队的其他人增加排队等候时间,给其他人带来了坏处因此这种行为是不正当的,不能算是善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密尔认为不管动机是否道德,只要达到具有功利的效果就是道德的。功利主义者为了替他们强调效果的片面观点作辩护,还提出要把行为者与行为区别开来,认为对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可以只考虑效果,不考虑动机;如果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就要考虑他的动机。这种把人的行为和人本身分离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道德行为和行为者是不能绝对对立的,行为的动机就是行为者的动机,只有把行为和行为者统一起来看待,才能作出正确的道德评价。

一般来说,好的动机能产生好的结果,坏的动机会产生坏的结果。所以,道德评价要将主观的动机与客观的行为结果相统一,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以此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正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这里所说的好坏,究竟是看动机(主观愿望),还是看效果(社会实践)呢?唯心论者是强调动机否认效果的,机械唯物论者是强调效果否认动机的,我们和这两者相反,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3]”

二、善行动机的研究

在研究善行的动机时,可以明显发现道德意识、善恶观念、领先人物的思想在促使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从事善行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没有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而是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教育和社会舆论等起作用。例如,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受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思想的灌输,这种善念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我们本民族普遍遵循和认可的思想意识。意识的能动性可以反作用于客观实践,通过实践把思想的内容变为现实。“尊老爱幼”的思想反映在日程生活当中,就会促成主动给老人让座等一系列的善行。

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把善与恶绝对的对立起来,认为善是绝对的善,恶是绝对的恶,他不了解善恶的辩证发展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他从个人的本性生来就是善的观点出发,把抽象的“爱”看做是克服社会上一切灾难的法宝,没有看到恶在历史上的作用。与这种形而上学的善恶观不同,黑格尔则特别强调恶的作用,认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恶是一种否定的力量,是对传统的、习惯的、旧有的善的观念的否定。社会发展就是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当社会上有一种恶行出现,自然就会有反对和压制他的善的举动,善与恶长期并存,相斗争而发展,我们需要做的是“惩恶扬善”,用善行善举来批判、反驳恶,不能助纣为虐,有了为善的思想观念,才能使其对善行的影响起长久的作用。

普列汉诺夫认为:“伟人确实是发起人,因为他的见识要比别人的远些,他的愿望要比别人的强烈些。他把先前的社会理性发展进程所提出的紧急科学任务拿来加以解决;他把先前的社会关系发展过程所引起的新的社会需要指明出来,他担负起满足这种需要的发起责任。”[4]领先人物对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起着很特殊的作用,他决定了一个时期内人们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是这些道德领域的领先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善行给整个社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是将善行发扬与传承下去的风向标。

三、善行动机的分类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動机来源于需要,有某种需要,才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出现相应的行为。善行的内在动机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出于怜悯、爱、以及对信仰的奉行,在激发善行的同时可以满足人的思想情感的需要。善行的外在动机主要是物质层面的,比如善行会给人带来荣誉、物质利益,同时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激发人的爱心和善念的产生。就人类的善行而言,大致可以将其动机分为以下积累:

(一)情感动机

人类有着复杂的情感需求,健全的人和人类不允许情感的熄灭。情感动机主要源于:第一,怜悯和同情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怜悯是相对于他人痛苦以及不幸而言的一种同情惋惜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怜悯是外界的痛苦在自己心中的投射,使自己内心产生相应的痛苦,“感同身受”一词就可以说明人的这种心理活动。因此人们为摆脱这种“感同身受”的痛苦就会去行善。“恻隐之心即是‘不忍人之心,它是人内心自然发生的一种真实、非功利性情感,这种情感不但在主体上具有普遍性,是血亲之间及非血亲间应当相亲相爱的依据,而且在生活世界中它还必须将从一种主观意识形态转化为具有实践精神的行动。[5]”“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怜悯之心首先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共同情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其次,怜悯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的情感,不包含任何的私欲,是人的真实感情的流露;最后怜悯是一种潜在的善念,当这种善念被充分挖掘、激发出来之后,出于怜悯动机,人们就会自觉地做善行。第二,爱心。墨家“兼爱”主张“爱无差等”就是一种博爱;道家推崇超越“仁”与“不仁”差别计较的“大仁”和天地日月惠及众生的“大爱”,与博爱相同;儒家的“仁爱”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大爱。“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最快乐的心境,莫过于爱别人和为别人献身”[6],爱的动机会使人认为,他人的快乐便是自己的快乐,甚至为了他人的利益宁愿损害自己的利益,更有甚者会为他人获得快乐、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社会学家艾君认为,爱是人的感情的喷发,爱是人追寻梦想的翅膀,爱是社会文明与道德的根基;“奉献”是一种行为的美德,一种爱心的体现,奉献是一种为公而忘私、舍己而取义的品格,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付出的文明行为。

(二)信仰动机

加尔文说过,“信仰使你的善行连贯”。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最根本的就是对与自身一样的同类所产生的一种爱,通过人的情绪,大脑所激发的无限的渴望。它是一种灵魂式的关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信仰是支撑道德生活的基石,是善行的内在动力,信仰会教人们行善。佛教以慈悲为怀,主张“普度众生”、“不杀生”。大乘佛教有“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的故事。佛教徒最典型的善行之一就是布施,即以慈悲之心而施福利与人,通过为他人造福来累积功德。基督教崇尚广泛爱一切人与生命,不分主次、国界,行善就是遵从神的律法,圣经说:“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帮助他的弟兄,同情他的姊妹,温柔爱他的母亲”,这些就成为基督教徒行善的依据。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善行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他们的信仰,是信仰教他们行善。

(三)物质利益动机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我们虽然不能将经济因素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因素,但是,同样也不能将人的物质利益的追求排出在人的善行动机之外。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了人的善行动机的形成和目的指向、手段的运用和过程的控制。人的善行离不开物质利益,同时,人性中包含的对财富的攫取和占有的欲望是任何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无法完全否认的事实和杜绝的现象。物质利益动机的作用机制是报偿机制,善行的实施要求在一定时间得到期望的回报,而且回报越是及时和对等,善行就越是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当然,在一般的评判者和动机论者看来,出于物质利益动机而从事的善行是一种伪善。而依效果论者来说,这无疑是具有道德价值的。

以上是对善行的简单分类,其实,善行的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在研究善行的动机时,不但要研究善行的主导动机,还要研究非主导动机,它是由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共同引起、促成的,并非只由一种动机构成。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费雷波[M].长沙:岳麓书社,2010.

〔2〕任丑.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4).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8.

〔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长沙:岳麓书社,2010.373.

〔5〕赵素锦.兰州学刊(哲学研究),2008(9).

〔6〕罗大冈.论罗曼 罗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2.297.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大学生拖延行为:动机与时间取向
同一场域下中、法、日青少年参与运动动机的比较研究
对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与思考
凶手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