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业可持续性议题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之剖析

2015-03-26孔庆璋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保险业议题报告

孔庆璋

(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广东 广州 510610)

一、前言

保险业在全球经济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瑞士最新一期再保险sigma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保险业实际保费收入达到46410亿美元。[1]一方面,保险业扮演着风险管理者的角色,为企业、个人、政府部门的财产损失、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及个人的人身伤亡等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保险业对损害防范的研究增进了个人与组织应对灾害的技术与经验。此外,保险业扮演着资产投资管理者的角色,不仅充当了资金供需双方的中介,亦为经济增长带来不可或缺的动力。

在过去,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议题并未被广泛纳入保险业的经营与决策之中。而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来,可持续性议题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价值观,在保险业亦然。2006年4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布“负责任的投资原则”(PRI);2012年6月,在UNEP FI与国际保险学会及巴西保险联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共同举办的Rio+20会议中,UNEP FI正式公布了保险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则(PSI)。本文拟说明保险业ESG议题之具体内容及可行做法,并介绍上述之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供我国保险业参考。

二、保险业可持续性议题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在经济、环境与社会层面皆衍生出诸多影响未来世代生存的议题。作为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动力来源的保险业,其经营范围与可持续性议题更是息息相关。保险业的可持续性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气候变化

全球大规模的气候观察始于19世纪中期,对极端气候的观察则大约自1950年开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显示,全球变暖证据确凿,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在加快,北极冰融速度已经翻了一倍。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增无减,地球将面临不可想象的灾难。[2]恶劣气候的影响极为广泛,除了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海平面的升高、土壤的沙漠化以外,其他如农作物的收成减少、企业的营业收入降低、人体的健康受损,甚至生物的生存堪忧等皆在其列。而成为当代显学的气候变化科学(Climate Change Science)虽然致力于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其目标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保险业遂成为目前补偿气候灾难引起的经济损失的重要机制。

保险之所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主要原因除了保险业具有评估危险的专长、可提供各种危险管理工具的成本效益分析及风险预防的诱因分析、可提升保险业之利害关系人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以外,保险业提供的气候保险与保险连接证券(Insurance Linked Securities)商品[3]可确保将损失分散,使投保单位每年的损失负担降到可接受的额度,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Re)的加勒比巨灾风险保险基金[4]、提供飓风保障的阿拉巴马州保险基金[5]以及提供巨灾风险保障的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均为实例。另外,保险业相关组织亦纷纷成立气候变化工作小组或提出气候保险倡议。例如,UNEPFI于2002年成立气候变化工作小组(CCWG)。其估计2040年以前,每年气候变化导致的损失将高达1万亿美元。CCWG要求迅速制定严格的废弃物排放标准,保险公司亦应提早拟定承保干净能源的技术与计划。又如,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Re)于2005年提出慕尼黑气候保险倡议(MCII)。其提供一个论坛,供来自保险公司、气候科学、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独立组织等领域的专家针对气候变化保险,评估与比较目前的解决方案,促进与气候变化相关事件之保险与风险防范工具的运用,提出新的方案与做法。再如,2010年9月6日,100多家全球领先的国际保险公司在伦敦发表联合倡议,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充分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和保险专业知识,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使保险机制在处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6]

(二)环境责任

环境责任是我们在工业化与现代化造成土壤、空气、水等污染后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发达国家,棕地(brownfield sites)、垃圾掩埋及工业废弃物处置等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并产生如石棉(asbestos)及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物质对环境破坏的存续时间较长等问题。这使得环保法的适用更加严格。必须作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计划的公司,如炼油厂或化工厂,应投保环境损害险(EIL)或整合性环境损害险(IEIL),以应对法规的要求。

保险业尽环境责任的做法除了提供上述EIL商品以外,其他如Swiss Re采购的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均应符合明确的环保政策或通过 ISO14001、EMAS环境管理制度的认证,同时符合国际社会标准。在2010年,SwissRe为了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购买了我国新疆地区3座小规模的水力发电厂所生产的电力,以取代燃烧煤碳等石化原料所产生的电力。此措施既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助于增加新疆当地的就业机会。同时,SwissRe以最尖端的远程会议系统取代商务旅行,减少纸张、水的使用及垃圾的产生。其慕尼黑分公司使用地热能源等,均为其尽环境责任的具体做法。另外,如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Aflac)实施绿色建筑、可回收物品采购、废弃物管理等一系列 Smart Green方案,以及安盛集团(AXA Group)制定逐年减少能源、二氧化碳、水、纸张之使用及管理废弃物等目标,均是保险业尽环境责任的做法。

(三)健康与长寿风险

物质滥用、肥胖、压力、老化、过敏、工业疾病、禽流感、SARS、埃博拉等问题正在威胁人类的健康。此外,某些医疗与美容过程亦可能产生健康风险,如心律调整器的植入、矽胶塑型装置等最终都可能对非人类的动植物组织产生毒害作用,进而促使HIV等新的病毒产生。基于上述健康问题,许多IWG成员发展出对应之商品与服务,如紧急热线、咨询求助热线、以有利条件安排专业医疗设备与人员、残疾者与年老者之人员照顾等。在美国,安联成立了生命足迹网(LifeTrackNetwork),以提升器官移植的配对成功率。另外,安联在法国的子公司通过与病人协会的合作及更新死亡率的研究,以较公平的费率量身订制市场上不易买到的,如糖尿病、肾衰竭等慢性疾病之高风险保障。而改善职场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不仅有利于员工,亦可降低雇主的成本。例如,挪威政府推出一自愿性机制,由企业主与国家保险管理部门签订包含性职场协定(Inclusive Workplace Agreement),旨在2009年以前将病假减少20%,以避免员工因失能而提早退休。其要求雇主在员工病假期间,应给予员工更高的关注与互动,以掌握员工工作能力是否受到影响,从而采取应对措施。[7]

在2050年之前,预计工业化国家中超过1/3的人口都将超过60岁。日内瓦协会(theGenevaAssociation)认为,长寿风险属于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性议题。[8]在我国,截至2014年2月,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约5亿人。[9]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迅速,养老保障问题日益重要。目前,保险业为应对长寿风险,已经开发了某些商品,如以房养老、变额年金等。每年的安盛退休生活角度(AXA Retirement Scope)调查报告使读者不仅更好地理解退休议题,亦可从全球各地的真实生活经验中获得相关的启发。该调查报告引起了比利时、新加坡及新西兰社会大众的广泛讨论,且使安盛能够更有效率地满足其客户的退休金需求。

UNEP FI认为,变额年金为有效解决退休财务问题的产品。然而,受销售者不负责任的销售策略的影响,社会大众不愿意购买该产品。安盛为重新树立社会大众对变额年金的信心,决定扮演业界教育先锋的角色,利用变额年金知识中心网站,以客观、精准之信息提供种类、保障与风险、计算方式、处理财务专业问题以及为何该产品适合长期投资需求等知识。此外,变额年金知识中心所有内容均受独立咨询专家委员会监督。该中心并不直接给予网页浏览者任何投资建议,而是客观地建议浏览者寻求外部的财务咨询。变额年金知识中心的做法得到了强烈的回应,使消费者逐步了解变额年金产品,在欧美市场受到大众的欢迎。[10]

(四)信息揭露

在全球化时代,全球物流、金钱流、信息流及人口流无国界、快速移动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前景,但是,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却与日俱增。在此情形下,企业对经济、环境、社会等层面影响之透明度遂成为影响利害关系人关系、投资决策及其他市场关系之根本因素。因此,建立清楚而公开之全球观念分享机制,采用一致性、可共同了解的语言,提供可信赖之可持续发展报告具有必要性。

全球著名的专业咨询服务组织KPMG的《2013年企业责任报告国际调查》发现,可持续发展报告已经真正成为主流实践:全世界41个国家的前100强企业中,80%发布的企业责任报告使用了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被调查的全球4100家公司中,3/4发布了企业责任报告,其中78%参照了GRI指南。该调查同时发现,世界前250强企业的93%发布了企业责任报告,其中82%参照了GRI指南。[11]这些统计数据表明,GRI指南已经成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或者社会责任信息揭露的全球标准。GRI系提供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SRG),致力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非营利组织。其于1997年,由美国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对环境负责的经济体联盟”(CERES)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起。[12]在1997—1998年间,CERES逐步形成为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提供一个框架的想法,于是最先发起了全球报告倡议(GRI)项目,并开始招募人员,筹集资金,建设网络。1999年,UNEP加入GRI,成为共同的合作方,确保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在全球平台上开展活动。

2000年,GRI发布了第一代《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1)。其在全球的影响已遍布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南亚地区和日本,50个机构在GRI报告指南的基础上发布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报告。2001年,在程序委员会的建议下,GRI从CERES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组织。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GRI正式发布了第二代《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2)。同年,GRI正式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之合作组织,秘书处迁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2006年,在超过3000位不同职业专家、公众团体及劳工的参与下,GRI发布了第三代《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并与联合国全球协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签订正式的合作契约,以建立更有影响力的联盟。此外,GRI先后在巴西、澳洲、中国、印度及美国成立地区性机构,以部门补充说明(Sector Supplements)的方式,提出针对不同产业特定部门的发展指南。2014年1月,GRI在北京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中文版。G4较以往的GRI报告指南有了明显的进步,最关键的就是所谓的“实质性议题”,也就是从信息披露的方法学上作出规定,凡是发布报告的机构、企业,必须正确界定其在三大板块中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而从方法学和规则上为各行各业提出明确的披露方法和具体指标,同时避免以往有些机构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无的放矢或者顾左右而言其他的不良现象。[13]

经由企业社会责任(CRS)报告的编制过程,对组织资料搜集、整理及分析的业务评估流程不仅提高了管理系统与决策流程的效能,增强了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通过改进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达到了促进组织变革、降低经营成本与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我国,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加快、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民众更加密切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越来越得到各界的支持与认可。

三、保险业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可持续性议题中,保险业除了扮演社区参与者和环境消费者的角色以外,亦扮演着风险承担者与投资者的角色,而后两种角色即为保险业的两大核心业务——风险管理与资产管理。有鉴于保险业核心业务与前述可持续性议题密切相关,UNEPFI于2012年6月公布了PSI,为全球保险行业提供了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框架。[14]UNEP FI公布的PSI包括四大原则,分别提供了与ESG议题有关之决策过程、与客户及同业合作、与政府及监管部门合作、公开揭露等规范框架。以下即以PSI框架为例,说明保险业如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一)决策方面

1.公司策略

将各项ESG议题融入董事会与执行管理阶层拟定的经营策略之中,并确认、评估、管理与检视公司的日常活动。大至组织设计、核心策略、工作安排与绩效评估,小至员工的伦理守则(Codes of Ethics)与行为守则(CodesofConduct),均能反映ESG议题。此外,亦应找出企业道德价值观体制与企业竞争力、获利能力及可持续经营之间的关系。

2.风险管理与核保

整合ESG议题于风险管理、核保及资本充足等决策程序中:在风险评估方面,公正地搜集损失资料、发现风险评估模式及定价;在风险防范方面,提供保险以外的风险防范建议,采行风险防范工具;在风险控制方面,管理“整合性风险”[15],避免保险业失去清偿能力。此外,采用远程核保可达到核保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及更能做好危险选择工作之目的。

3.商品与服务开发

应从ESG观点设计承保相关风险的保单,如承保气候变化风险的气候保险、承保环境责任风险的环境损害保险、承保长寿风险的变额年金保险、承保糖尿病与肾衰竭等慢性疾病风险的高风险保单、承保信息揭露风险的信用保证保险等,皆为与ESG可持续性议题有关之保险商品开发险种。此外,保险业应推广各类受益人金融知识教育方案,发展或支持与风险、保险及ESG议题有关的知识教育推广计划。

4.理赔管理与销售

在理赔方面,应快速与周全地进行损害补偿,建立公平的理赔争议解决方案,不得为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定义的不公平理赔做法。在销售方面,保险业应与其他销售渠道合作,更加有效地接触潜在的保险客户。此外,保险业亦应为客户提供商品教育,投保适当诱因,处理退保。

(二)与客户及同业合作方面

应与客户、供应商、保险人、再保险人及中介机构等,就ESG议题之期望与要求进行对话,以协力发展、落实可持续性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如与同业共同声明对公共议题的立场、协力推动公共议题的方案、制定同业协定或自律规范、参加客户与可持续性议题有关的活动、将ESG议题与绩效纳入交易往来之决策、提供客户与供应商管理ESG议题的相关信息与工具、鼓励客户与供应商利用相关之报告揭露ESG议题、支持将ESG议题纳入保险业专业教育与行为守则之中、促使供应商采用PSI等,均为可行之做法。

(三)与政府及监管部门合作方面

应与政府、保险监管部门、企业与产业协会、学术与科学社群、大众媒体等,对ESG议题之期望与要求进行对话,并发展整合性风险管理与风险转移之解决方案,以落实保险业ESG议题之研究与教育计划。与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世界经济论坛及欧洲综合风险管理虚拟研究院等著名组织发展合作关系,共同出版与风险有关的刊物,如全球风险报告[16],促进全球新兴风险对人类健康、安全、环境及经济影响之了解与管理,亦是可行之做法。

(四)公开揭露方面

应将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ISAE 3000及AA 1000AS等全球共同了解的标准作为CSR报告书的编制标准。将取得重大性资料的过程与判断标准制度化并建档,会呈现出与CRS报告内容更具有一致性的结果。同时,应持续观察并报道国际金融业碳管理与节能实务的最新发展,亦应精确记录与保存PSI相关资料,并经常性主动公开揭露保险业的核心业务与可持续性议题的执行情形,定期评估、衡量、检视及修正公司管理ESG议题之缺失。

四、结论与建议

《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13》认为,保险业将努力在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障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社会管理体系等五大重点领域发挥积极作用。[17]《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14》认为,保险业发展与监管的工作重点是推进保险业的改革创新,其中之一乃是推进保险服务体系改革创新,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责任保险。[18]这一系列报告显示,我国保险业将迎来重大的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过去保险公司对于风险的认知与管理或依赖历史经验,或跟随市场惯例,或由再保险公司提供相关管理风险的知识与技能,这些做法已经无法应对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与经营环境。事实上,对保险业可持续性相关议题采行以下做法,对保险产业、保险公司、监管单位、其他利害关系人等均有益处。

(一)保险产业方面

保险业协会应积极制定协会规范或自愿性协议,以推动保险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并进行可持续性相关议题,如商品、费率、销售、核保、理赔、投资等的研究。如此,一则可与国际潮流接轨,二则可掌握可持续性议题给保险产业带来的经验、风险与机遇。此外,在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农业风险、责任风险、巨灾风险等新兴风险以及医疗改革、社会保障等公共议题中展现思想领导地位,同时推广风险防范观念与金融保险教育等,均是保险业可采行之具体做法。

(二)保险公司方面

一方面,应认识到管理ESG议题可提升获利能力、创新能力及企业的长期价值;另一方面,应于董事会及管理阶层制定明确的ESG议题策略与规定,并将ESG议题纳入保险业核心业务之经验范围。保险公司应提供员工ESG议题的教育培训,发展ESG可持续性议题的相关商品,全面检视核保理赔准则是否被纳入ESG议题的考量,并建立实践ESG议题绩效的透明化、规范化及可比较的标准,以检视、评估与充分揭露该绩效。

(三)监管部门方面

监管单位及政策制定者应推动相关ESG议题的立法,美国的Superfund、欧盟的环境责任指令及墨西哥的废弃物预防与整体管理等环境责任立法均可效仿。此外,亦可参照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编制CSR指数,引导资金投入CSR指数之成分股及对可持续发展有贡献之有价证券,协助CSR企业吸引长期投资,以获得有利的融资条件。

(四)其他利害关系人方面

学术团体及公民社会团体应表达对可持续性议题的诉求与支持,并缜密调查可持续性议题对利害关系人的冲击、风险及机会,以督促保险业提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商品与服务,同时确保遵守CSR报告的包容性、实质性与回应性三大报告内容确认原则。包容性方面,如让利害关系人的更直接参与公司业务,并持续纳入利害关系人多重观点,作为发展公司企业责任的基础。实质性方面,如持续结合CSR策略,与社会大众及其他产业共同减缓气候变化的冲击,并持续依市场与公司发展状况鉴别可能新增的议题,以加强既有议题的深度与广度。回应性方面,如呈现保险客户申诉处理与其满意度的情形,并持续采取利害关系人参与CSR管理供应链实务的相关回应策略。

[1]研究报告:全球实际保费增长将会走强[EB/OL].http://www.chi nairn.com/print/3752663.html,2014-10-20.

[2]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最新气候变化科学报告[EB/OL].http://money.163.com/13/0928/00/99QPUC7M0025 4TI5.html,2014-10-20.

[3]谢世清,曲秋颖.保险连接证券的最新发展动态分析[J].保险研究,2010(7).

[4]谢世清.加勒比巨灾风险保险基金的运作及借鉴[J].财经科学,2010(1).

[5]瑞再与阿拉巴马州保险基金达成协议[EB/OL].http://insurance.hexun.com/2010-08-05/124488150.html,2014-10-20.

[6]保险业期望与政府合作推出气候险[EB/OL].http://www.sxhb.g ov.cn/news.do?action=info&id=22797,2014-10-20.

[7]挪威社会保险介绍[EB/OL].http://no.mofcom.gov.cn/aarticle/ztd y/201104/20110407506132.html,2014-10-21.

[8]试谈老年安全保障的新风险[EB/OL].http://www.npf.org.tw/post/1/8299,2014-10-22.

[9]中国老龄化加快:15%国民是60岁以上老人[EB/OL].http://ww w.chinairn.com/news/20140220/164816495.html,2014-10-23.

[10]变额年金险发展空间巨大[EB/OL].http://www.csai.cn/study/2 45024.html,2014-10-24.

[11]KPMG 2013年企业责任报告国际调查[EB/OL].http://www.zzl xqd.com/a/zx/2014/0119/12.html,2014-10-26.

[12]钟朝宏,干胜道.“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J].社会科学,2006(9).

[13]GRI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中文版[EB/OL].http://ww w.zgg.org.cn/ywjj/yqrd/shhdg/201401/t20140120_417583.html,2014-10-27.

[14]全球保险业携手联合国共促可持续发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6/20/c_112256469.htm,2014-10-25.

[15]邓静.论保险公司整合性风险管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16]《2014年全球风险报告》:贫富差距扩大将成为全球最大风险[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1/17/c_11901 0670_2.htm,2014-10-29.

[17]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13认为保险业增长潜力与空间巨大[EB/OL].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bx/xw_99/201310/t 20131030_43656.html,2014-10-29.

[18]《2014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保险业发展重点将是推进改革创新[EB/OL].http://jjckb.xinhuanet.com/2014-07/11/content_5 12293.htm,2014-10-30.

猜你喜欢

保险业议题报告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报告
报告
报告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