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4年中国新被SCI收录科技期刊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启示

2015-03-26丁佐奇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预估科技期刊国际化

■丁佐奇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南京童家巷24号 210009

近年来,我国被JCR收录的期刊数量取得了一定增长,2013年版JCR统计的有引证数据的期刊共有8474种(与2012年度的8471种基本持平),其中收录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科技期刊有165种(相比2012年度的152种增加了13种,增幅为8.6%)[1],但相对我国总数超过5000种的科技期刊来说占比太低。我国虽是论文产出大国,却仍是科技期刊弱国。随着我国科学研究实力的快速提升以及以SCI收录为标志的国际论文数量的迅猛增长,一方面国际期刊出版机构对我国学术资源和市场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研究评价中不同程度地强调期刊的影响因子等计量指标,我国本土科技期刊反而在良好的科学研究发展态势下日益感受到生存压力的增大[2]。受国家科技评价政策和导向的影响,我国众多优秀科技期刊为进入SCI进行着不懈努力。据统计,2010-2014年中国新被SCI收录37种科技期刊。本文拟对这37种科技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分析,并对他们2014 IF进行预估,结合定量统计数据,为我国SCI期刊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2014年我国新被SCI收录的37种科技期刊。

研究方法如下。

(1)影响因子(IF)和 IF分区的获取。利用2014年发布的2013年版JCR分别查询37种期刊的2013年IF和IF最高区属。

(2)2014 IF预估。 登陆 Web of Science,以各期刊的ISSN号编制高级检索式(IS=XXXX-XXXX AND PY=2012-2013),通过文献精炼和创建引文报告,检索各期刊2012和2013年两年发表的所有文献在2014年的被引频次,进而预估2014 IF(有两种期刊Bone Research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在 WoS中只有2013年一年的数据,故仅用单年数据预估2014 IF)。

(3)高被引论文对总被引频次的贡献及其他指标。研究各刊被引频次最高的Top20%文章被引次数以及文献类型,并统计各期刊的H指数、最高被引的文章及零被引率等指标。

(4)相关性研究。通过国家/地区精炼和创建引文报告研究大陆地区发文及施引次数的占比,用SPSS软件分析IF和零被引率、大陆发文和大陆施引次数的相关性。

由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有一定的滞后性,查询日期为2015年3月中旬。

2 结果与分析

2.1 37种期刊2013 IF、IF分区及2014 IF预估

如表1所示,37种期刊中有10种在2013年版JCR中未有数据,其他27种期刊有7种IF位于Q1区、3种位于Q2区,在检索中发现,部分期刊IF处在50%-55%和75%-80%的位置,IF再提高一点就能跨越到上一区。由于JCR中计算IF时,可被引文献即分母只包括综述和论文两种文献类型,而分子则是包括简报、述评等所有类型的文献,故笔者也按照这种方法对各期刊2014 IF进行预估,发现2013 IF处于Q3和Q4区的17种期刊中有12种期刊2014 IF较2013年有所提升,1种期刊持平;在2014年版JCR中未有数据的10种期刊中有6种2014 IF预估超过1。

2.2 37种期刊H指数、Top20%高被引文章及零被引率分析

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是体现一个学术期刊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H指数、单篇最高被引次数和Top20%高被引论文总被引次数对期刊的贡献等指标都能表征期刊拥有高影响力论文的水平。37种期刊中,H指数超过10的期刊有9种,单篇最高被引次数高于20的期刊有16种。Light:Science&Applications因绝大多数文章获得了较高的被引,故Top 20%高被引文章对总被引频次的贡献在48.48%,其他期刊Top20%对总被引频次的贡献都超过 5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只有2013年一年的数据,Top20%高被引文章对总被引频次的贡献为100%。Top20%文献类型丰富多样,包括论文、综述、编者按、简报、新闻等,有10种期刊Top20%高被引文章中论文占比低于或等于5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Frontiersof Physics in China,Neuroscience Bulletin,Journal of Diabetes,Protein&Cell,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Bone Research,Aging and Disease,其中不乏IF处在Q1和Q2区或2014 IF预估较高的期刊;此外,有4种期刊Top20%高被引文章中论文占比为100%,其中Nano Research IF处在Q1区,说明该刊确实发表了大量优质的研究性论文。

零被引论文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从未被引用的论文所占的百分率,是反向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发表低质量论文的多少[3]。研究中,Nano Research和 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两刊的零被引率分别只有3.65%和3.28%,Nano Research两年发文量为192篇,仅7篇文章未被引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两年发文量为61篇,仅2篇文章未被引用,说明这两种期刊稿件录用标准相对统一,学术质量较高;此外,有8种期刊零被引率超过50%。

2.3 IF和零被引率、大陆地区发文和大陆施引次数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2014预估IF和2012及2013发表论文的零被引率之间的相关性,图1所示为一对数相关图:随着IF的升高,零被引率呈对数降低,两者呈高度负相关性。由表1可知,大部分大陆发文量低于50%的期刊,其大陆施引次数也低于50%;相应地,大部分大陆发文量高于50%的期刊,其大陆施引次数也高于50%。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呈显著相关性(图2),可见稿源国际化后才能带来读者的国际化。

图1 IF和零被引率的相关性分析

图2 大陆地区发文和大陆施引次数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我国新被SCI收录期刊发展势头良好

研究中的大部分期刊2014预估IF较2013 IF有所提升或者在高位波动,说明我国2010-2014年新被 SCI收录期刊发展势头良好。像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E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和Aging and Disease首次 IF已经超过 2,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和Bone Research首次 IF超过1;有29种期刊零被引率低于50%,最低的仅为3.28%;有15种期刊大陆论文比低于50%,只有4本地域特色明显的期刊大陆论文比高于90%;有18种期刊大陆施引比低于50%,最低的为6.234%。以上数据说明我国近年来新被SCI收录期刊发展势头良好,他们的文献计量学指标确实较优。

3.2 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影响力有所提升

37种期刊有12种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其中有9种期刊2014预估IF较2013 IF有所提升(首次出现视为提升),一种期刊持平。例如 Integrative Zoology IF从 2012年1.288到2013年1.419再到2014年预估1.651,Protein&Cell2014年递补为C类资助期刊,2014年预估IF超过3,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从申报项目时预估IF 0.6到超过1,Light:Science&Applications从2013年8.476到2014年预估IF接近15。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014预估较2013 IF有所下降,可能与该刊2013年发表综述比例降低有关。

3.3 思考和建议

3.3.1 分析零被引论文特征,降低零被引率

本研究中,部分期刊文章发表后2-3年零被引率仍超过50%,说明发表的大量论文没有得到关注;研究也发现零被引率和IF呈高度负相关。这提示办刊人可在分析零被引论文特征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组稿方向,提高并统一稿件录用标准,做到宁缺毋滥,以努力降低零被引率。

3.3.2 稿源国际化带来读者国际化

有研究表明,当我国SCI期刊的国际稿件率在10%~40%稳定增长时,其国际稿件率、欧美等科研强国的稿件率与其SCI影响因子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4]。国际化期刊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作者国际化和读者国际化,本研究发现大陆发文量和大陆施引次数成显著相关,可见要吸引全世界的关注,还要从稿源国际化做起,稿源国际化之后,才能带来读者国际化。譬如,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编辑部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主办和协办了多次国际性高水平学术会议,成功实现会议约稿,保证了国际论文比保持在高水平[5]。

3.3.3 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文献类型多元化

非综述类期刊还是应该在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方面下工夫,例如Nano Research仅靠研究性论文就取得较大的影响力,说明该刊在争取热点文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表的研究成果能够紧跟研究前沿的步伐。多篇文献报道,刊登多元化文献将对影响因子有一定促进作用[6-7]。在本研究中,Top20%高被引文章文献类型丰富,有多种期刊Top20%高被引文章中论文占比低于50%。其实譬如Science和Nature等国际大刊,都发表多种文献类型。Nature2012和2013年发表的文章中编者按占32.04%,新闻占15.506%,简报占10.654%,综述占1.180%,论文只占到31.716%。当然,论文占比低于50%对我国大部分专业性期刊是不合适的,但适当增加文献类型,对部分期刊在短期内提升影响力确实大有裨益。

3.3.4 优先资助填补我国学科空白的英文期刊

考虑到各学科的平衡,除选择具有国际代表性的期刊外,汤森路透也会去甄别那些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期刊。2013年版JCR中,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165种期刊共计在101个学科中出现240刊次(有些较综合学科期刊会被收录在多个学科中)。总计学科类别数为177,这意味中76个学科中国没有一种SCI期刊。中国大陆SCI期刊学科分布不均,一些优势学科没有优秀期刊。从本研究中也可看出,近年来新被SCI收录的期刊确实有一部分兼顾了地域特色和学科优势,如中医中药领域的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和Chinese Medicine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015年D类项目申报于近日启动,要求主办单位能够代表我国前沿学科、优势学科或填补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学科空白[8]。期待这些期刊能够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和自身优势,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国际化之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数据查询于2015年3月中旬,WoS数据库尚未完全更新,故部分期刊2014 IF预估值会偏低,实际上2014 IF超过2013 IF的期刊会更多。

综上所述,我国新被SCI收录期刊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希望本文研究能够为我国试图申请被SCI收录的科技期刊提供一点启示。

[1]任胜利.2014年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回顾[J].科技与出版,2015(2):9-13.

[2]任胜利.《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专题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217.

[3]丁佐奇,缪宏建.Scopus收录期刊文献计量指标的分析及思考——以江苏省38种科技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8):1068-1074.

[4]何成军.我国科技期刊SCI影响因子与其国际稿件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312-317.

[5]阮继,刘谦,王卓青,等.中国医学期刊的国际化之路 ——《癌症》杂志的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234-238.

[6]王宏江,孙君志.国际权威体育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构成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2):1519-1523.

[7]丁佐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的影响因子贡献因素分析及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 305-311.

[8]关于组织申报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015年度D类项目的通知 [EB/OL].[2014-04-02]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88/16319549.html.

猜你喜欢

预估科技期刊国际化
美国银行下调今明两年基本金属价格预估
聚焦港口国际化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SVM分类模型预估网站商业价值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