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杀就在出版社

2015-03-25刘半甜

世界博览 2014年16期
关键词:奎因出版界罗宾

刘半甜

有时候惊悚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在了出版界,考虑到作家只能写自己熟悉的领域,这样的安排很可理解。在很多读者的想象里大型出版社成了像巴黎和香港一样充满魔力的所在,确实七位数的版税预付款,听上去比007开进赌城蒙特卡罗的豪华座驾都吸引人。

很抱歉,出版界的明争暗斗从来达不到惊悚小说需要的威胁、危险和死亡。但是这并不妨碍作家这种自恋的生物体会到类似的感受,代理人阻碍他的作品出版,所谓的朋友但是并不为必要的宣传出力,写了刻薄书评的评论员,如此的冒犯,在狭小的文学圈子内无异于犯下谋杀罪。这也许正是出版界成为一起谋杀现场的直接原因。这也是罗琳的第二本书《蚕》设定在出版界的理由。

《蚕》的背景是伦敦文学圈子,私人侦探斯特莱克受雇寻找失踪的小说家奎因,这位令人讨厌的作家并不是太出名,结果此人被谋杀了,死亡的方式与其最后作品《蚕》中描写的一样。奎因在这部最后的一本小说中挖苦了所有的熟人,说他们是一帮吃老鼠的吸血鬼,要吸尽神的光芒。

斯特莱克和他的漂亮助手罗宾·埃拉科特(他俩的关系就像福尔摩斯和华生、蝙蝠侠和那个罗宾)进入了图书出版的世界,这个世界令人惊讶地名声狼藉。他们调查了奎恩最后的手稿中那些几乎没做任何掩饰就提到的人(一家出版商告诉侦探斯特莱克,他们不会出版这本书,因为付不起打官司的费用)。

嫌疑人中包括奎恩的编辑杰里·沃德格雷夫,他说,“作家们都很不一样……我从来没见过不古怪的作家能写出好东西”;他的经纪人伊丽莎白·塔塞尔则说 “你知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觉得自己能写作?你没法想像人们拿给我什么样的垃圾”;他的出版商丹尼尔·查德, “我们需要读者……更多的读者,更少的作家”;还有高傲的文学小说家迈克尔·范克特,“和大多数作家一样,我也喜欢通过写作某个主题来找出自己对它的真实感受。这是我们阐释世界的方式,是我们为之赋予意义的方式”。

此外,书中还涉及了图书市场,奎恩的妻子谈起丈夫的书卖不动:“完全要靠出版商来推动。他们从不让他上电视,或者提供类似的机会”,当然还有电子书和数字出版时代的种种问题。书中有个小角色,奎因的情妇,自费出版了一套名为《梅里亚萨迦》的色情幻想小说,她的网站上装饰着羽毛和其他花哨图案,传统出版社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书,即使好书砸在他们头上也不知道。

在《布谷鸟的呼唤》里,罗琳讲述了模特、说唱歌手、时尚设计师、电影制片人所所构成的世界。其实也给了媒体浓墨重彩的描述,当然是负面的。书中借美国说唱歌手迪比·马克的嘴说“他们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对你穷追不舍,非得把人逼疯不可。他们这是嫉妒……是狗仔队把卢拉逼得跳下楼的”,对此我们可以和主人公斯特莱克一样说“这话说得很有意思”。考虑到罗琳一家受到的小报的骚扰,难怪她会在书中引用古罗马诗人卢修斯·阿克奇乌斯的诗句“悲哀的是,名声使不幸人尽皆知。”书中贯穿着对名誉的思索,斯特莱克本人也被设定是摇滚明星的私生子。名气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销量、金钱和关注。考虑到这套侦探小说是以一位英国退伍军人的名义发表的,看来名气正是罗琳不需要的东西。

哈利·波特之后的作品证明了罗琳是个天生的讽刺家,这对她来说甚至比魔幻还要自然,《蚕》称不上是伟大的侦探小说,罗琳本人也不是伟大的作家,但是她确实会讲故事,这也意味着这本书的骨架,从为什么人物如此行动,如何发展才能吸引读者跟下去,总是非常真实自然的,虽然这只是一个悬疑故事设计的陷阱。在这本小说中,她聚焦了虚荣,较劲,长期积累的怨恨,受伤的骄傲,被蔑视,激起仇恨的爱情。正好捕捉到了作家们的脆弱和虚荣。这也正是罗琳本人需要思考的东西。■endprint

猜你喜欢

奎因出版界罗宾
国际畅销书作家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分析
出版界与图书馆界阅读推广合作研究
罗宾的心
罗宾的心
出版家、理想主义及其他——读《邵洵美:出版界的堂吉诃德》随感
《蚕》
战胜概率
出版界与图书馆界阅读推广合作方略研究初探*
A.E.罗宾生诗歌的戏剧性表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