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民“回流”不容易

2015-03-25陶短房青溪

世界博览 2014年19期
关键词:张越技术移民渥太华

陶短房+青溪

我们这些在国外生活久了的人,对回国探亲是既想又怕,对回流就更慎重了。早年来加的技术移民更是如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适应国外环境,倘又要回去重新适应国内环境,势必困难重重,定要三思而后行。湖南人张越和陈茵夫妇是我认识最早回流的中生代移民,他们比我年轻六七岁的样子,2002年我们搬去渥太华后认识的,2004年底回流。

渥太华大学旁边,几幢公寓里住着很多渥大的学生。当时的大陆技术移民,若是单身同性,便几个人,合租一套;倘是没孩子的小两口,就租个单室,或和其他类似家庭拼租一套两居室、三居室;若是三口之家,多半会租个一室一厅。

张越陈茵夫妇,算是另类,不屑住在我们租的那些“档次不够”的普通公寓,而是租了面积大、设施全,自带健身房和室内游泳池的较高档公寓。他们购物习惯也不同。我们到了加拿大后学得很节俭,连稍贵的零食,都不舍得买给孩子们吃,他们却买了自己吃。我们通常逛超市,只买必需品,可陈茵喜欢买些自己中意,却一时半会儿用不上的东西。

这并非因为钱多,只是在国内他们算得上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养成了高消费的习惯,来加拿大后一时改不过来。在北京,陈茵大学毕业后当了大学英语老师;学电脑的张越在一家外企做本行,在当时都是令人羡慕的好职位。

来到加拿大后,张越继续读电脑专业,而陈茵不能在英语国家再读英语,就改读教育学,也算本行本当。原本在国内时,张越读书成绩比陈茵好,毕业后发展也更好,可到了渥太华情况恰恰相反——陈茵英语好,轻松迈过别的中国移民最头疼的语言关,对心理学之类语言要求高,阅读量大的课程,也学得较轻松,学分、考试,对她来说似乎不在话下;张越虽然学的是和国内差不多的专业知识,不知为何总也不适应当地情况,挂了好几科,总毕不了业。

日子一长,原本花钱大手大脚的他们,产生了危机感,不但开始学会节俭,而且整天为将来的生活、前途绞尽脑汁。陈茵当时已毕业,开始投简历、过面试关,可回音不多;张越依旧毕不了业,考虑到留在加拿大前途渺茫,就产生了放弃移民身份,回流中国的念头。

他们没孩子,顾虑比有孩子的家庭少,不过,真想回流的只有张越一人。可移民来加已有时日,国内专业方面的旧关系,差不多是都断了。张越心里也没底,反正文凭一时半会也拿不到,就先回国去碰碰运气,让陈茵一个人留下。

这期间陈茵陆续接到一些面试通知,还参加了几个面试,虽然都没最终结果,但凭“老人们”的经验,照这样下去,找到份专业工作还是很有可能的。

可就在这时,张越来电说他在上海找到工作,催陈茵回流。顾念小家庭的陈茵对丈夫情深意厚,认定丈夫的决定就是自己的决定,张越走到哪儿自己都会跟着,立即收拾行李打道回府。陈茵人很大方,在加拿大的东西回流时大多分送给我们这些相识一场的朋友,我和她身材差不多,她就把那些漂亮衣服送给我,自己走的时候,只带了两只大皮箱和对加拿大的所有记忆。

两口子回流后际遇相差甚远,张越没能从加拿大带回一张过硬的文凭,回流时又赶上“IT泡沫”破裂,整个行业不景气,在上海找到一份IT工作,可没干几年就丢了;后来托他们原先的室友帮忙,才又找到一份新工作。而陈茵不仅有张含金量很高的文凭,恰又赶上国内“英语热”的契机,发展得很顺利,不久就成了一所名牌大学里校方、学生都喜爱的杰出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越技术移民渥太华
雄安新区国际技术移民人社服务管理创新研究
到北极约一场极光盛宴!抑郁岁月幸有“同学的你”
澳大利亚:年长随行配偶将不再获加分
加拿大华人技术移民的悲剧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解析及启示
跨越时空局限 网络教育翘楚——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澳大利亚人才战略的借鉴意义
天使为什么会飞
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