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5-03-23蒋宏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榆阳区发展对策现状

蒋宏

摘 要:该文主要介绍了榆林市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榆阳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5-47-02

马铃薯生长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块茎营养成分丰富,用途广泛,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高生产率的经济作物。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榆林市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的食用方法及产品开发也越来越多,马铃薯产业现已成为榆阳区农业的第二大主导产业。

1 榆阳区概况及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1.1 地理概况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毗邻,属典型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明长城由东向西横贯区境,以此为界,地形地貌大体为“七沙二山一分田”,长城以北属风沙草滩区,约占总面积75%;长城以南属黄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23%;榆溪河由北向南纵穿全境,由此形成的河谷川道区约占总面积2%。地下水资源总量9.14亿m3,人均接近1 000m3。总土地面积7 053km2,耕地面积7.27万hm2,农业人均占有土地1.53hm2、耕地0.17hm2,农作物播种面积6万hm2。

1.2 自然条件 榆阳区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干燥,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20~140d,年平均气温8℃,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2 600~2 900h,>5℃积温2 700℃~

3 000℃。土壤以黄土、黄棉土、沙土为主,是鲜食用薯、淀粉加工用薯、专用薯和种薯生产的优生区。

1.3 马铃薯产业情况 马铃薯是榆阳区传统农业优势产业,常年种植面积1.67万hm2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年产量30万t,年产值3.6亿元。根据区域特色和优势,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分为以下3大块:(1)南部黄土丘陵区,常年播种面积1.2万hm2左右,占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72%,以发展淀粉加工薯为主,主要种植紫花白、冀张薯8号、青薯9号等品种,平均产量在1 200~1 500kg/667m2;(2)北部草滩区,常年播种面积4 000hm2左右,占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24%,主要种植专用薯,以夏波蒂、紫花白等为主要品种,平均产量在2 500~3 000kg/667m2;(3)河谷川道区,常年播种面积在667m2左右,占全区马铃薯播种面积4%,以发展鲜食夏马铃薯为主,主要种植费乌瑞它等品种,平均产量在2 200~2 500kg/667m2。通过近3a连续实施马铃薯良种繁供“百村万户一亩田”工程,全区马铃薯良种推广率达到90%以上。

2 发展优势分析

2.1 自然条件优越 榆阳区土地广阔,土质疏松,土壤富含钾素,海拔高,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土壤无污染,马铃薯生长季节雨热同步,秋季凉爽,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干物质积累。

2.2 市场需求量大 榆阳区是榆林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2014年榆阳区总人口50.4万(常住人口55.4万,流动人口20万),年马铃薯需求25.5万t,食用量占生产总量85%。2020年榆林预计将发展为百万人口的大中型城市,年马铃薯食用量40万t。榆阳区范围内有20多家马铃薯加工企业,年加工马铃薯近20万t,每年仍需外调马铃薯25~30t。

2.3 科技水平较高 榆阳区现有陕西大地种业公司(国家级龙头企业)、榆林市农科院和榆林市鸿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全国一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公司和研究中心,在榆阳区建立了超过0.13万hm2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年生产脱毒种薯原种及一级种薯超过3万t,可供超过2万hm2种薯。引进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栽培的4大类型品种8个,初步实现了品种专用化;在国内首次大面积采用了试管苗直接移栽大田生产原原种技术,脱毒种薯繁育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在2007、2008年的创高产活动中,榆林市马铃薯创出5项全国、全省单产纪录。

2.4 商品性状优良 榆阳区马铃薯商品薯块大、整齐、淀粉和干物质含量高、表皮光滑、商品性状好,脱毒种薯无公害、产量高,“榆阳薯”牌马铃薯远销广东、上海、湖北、福建等各省市。此外,榆阳区也是广东、广西等马铃薯冬作区和周边省区重要供种地区之一。

2.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作用强劲 榆阳区现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0家,现代农业园区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39家,规模化家庭农场150家。以大地种业、中稷农业、大志农业、鸿鑫农业、金豆子专业合作社为首的一批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超过2 666.67hm2,全程实行机械化作业,实现了订单生产,有效地促进和带动了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

3 存在问题

3.1 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程度低 榆阳区约60%的马铃薯分布在南部丘陵沟壑区,土地较分散,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

3.2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相对缓慢 由于脱毒种薯价格高,群众自购少,加上群众生产投入不足,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多,测土配方施肥、种薯处理、统防统治、聚拢集肥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作业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缓慢。

3.3 储藏、深加工滞后,种植效益低 榆阳区生产的马铃薯80%以上成熟后以商品薯销售,储藏和深加工能力低,马铃薯粗加工产品大都是淀粉等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效益低。

3.4 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 除了一些种植规模大、管理规范、产品达标的公司实现了订单生产,其余60%以上的马铃薯产品靠自销,马铃薯销售专业合作社、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发育不全,贮藏设施、技术落后,销售渠道、绿色通道不畅,受市场影响较大,产、销一体化程度低。

4 发展对策

4.1 抓住种植关键技术

4.1.1 提高种薯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加大脱毒种薯繁育和生产能力,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二是建立马铃薯质量检测中心,健全马铃薯脱毒种薯检测标准、规程和制度,保障脱毒种薯质量。

4.1.2 合理配方施肥 马铃薯属典型的喜钾作物,每生产1 000kg鲜薯需氮(N)4.5~5.5kg,磷(P2O5)1.8~2.2kg,钾(K2O)10kg左右。氮、磷、钾之比大体为2.5∶1∶5。除氮、磷、钾外,钙、镁、硼、锌、锰、铜等微量元素也是马铃薯生长发育所必需,尤其是对钙元素的需要相当于钾的1/4。后期对镁元素需要量也比较大,若前期施用高浓度复合肥或有机肥施用量较少时,会发生镁供给不足。此外,在沙质壤土一般氮肥当年利用率为40%,磷肥当年利用率为20%,钾肥当年利用率为60%。因此,根据当地施肥水平和施肥经验,提出马铃薯产量在2 000~2 500kg/667m2,每667m2施化肥及中微量元素施用配方如下:磷酸二铵20kg、尿素30kg、硫酸钾(氧化钾)30kg、硫酸钙10kg、硫酸锌2kg、硅酸镁1kg、硼肥1kg。

4.1.3 选用良种,规范化栽培 选用高产、抗逆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质好的夏波蒂、费乌瑞它、冀张薯8号、青薯9号、紫花白等脱毒种薯,并且按照马铃薯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栽培。

4.1.4 加强病虫害防治 榆阳区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在雨水偏多和植株花期前后发生严重。因此,应及早用25%瑞毒霉,或甲霜灵800倍液,或40%疫霉灵2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主要虫害有蚜虫、蛴螬、大小地老虎等。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要严加防治,发生初期用2.5%溴氰菊酯加水2 500倍或40%氧化乐果1 000~2 000倍液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用90%晶体敌百虫500g加水溶解喷于35kg细土撒于沟内。

4.2 提高马铃薯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 通过开展土地流转,鼓励农户将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集中,在南部山区和北部草滩区依托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社建立马铃薯标准化基地,大力推广种薯脱毒化、种植大垄化、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综合化、管理标准化、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

4.3 扩大夏马铃薯种植面积 榆阳区在夏马铃薯套种大豆、油葵,间作玉米,收获后种植大白菜,实现单产超过5 000kg/667m2和平均收入超过1万元/667m2,探索出3种“双万”栽培模式,这样既合理利用了土地,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4.4 加大马铃薯产业扶持力度 一是实施马铃薯农机农具购置专项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原原种和原种由企业繁育,低代种薯由合作社组织、农户扩繁。二是加大扶持马铃薯鲜薯外销企业,加强马铃薯贮藏库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流通企业、合作组织、运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建立健全流通体系和销售网络。三是加大扶持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加速对现有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增容扩产,发展精深加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马铃薯采用鲜薯与淀粉加工销售难的问题。

4.5 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作用 龙头企业应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联系,建立技术依托,实现产学研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终端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研发,强化科技支撑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开展产业指导,组织技术推广,提供信息服务。科研单位和技术推广单位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马铃薯田间长势、病虫信息、技术对策、市场信息、产业发展意见和政策建议;在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时期,开展长势调查、预测病虫发生情况,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和防治策略,应对突发灾害,解决技术问题;组织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咨询,评选、推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马铃薯产业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6 实施品牌战略 在不断扩大现有品牌市场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加大对生产基地、加工产品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和监管;加工、营销企业要改进产品包装,努力打造“榆阳薯”市场品牌。(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榆阳区发展对策现状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追赶超越看榆阳
榆阳区紫花苜蓿需水规律与灌溉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