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

2015-03-23黔西县水务局徐开平

电子世界 2015年23期
关键词:内模正弦扰动

黔西县水务局 徐开平

0 引言

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能源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利用太阳能有利于构建节约型、生态型社会,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因此,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探究。

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形式以及工作原理

1.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形式

图1指的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形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DC/DC以及DC/AC。其中,DC/DC指的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前级,而DC/AC指的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后级。DC/DC属于高频直流升压变换器,其组成结构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升压变换器、单管以及单端等等,通过DC/DC可以将低压直流电上升至高压直流电,通常电压为360V,通过DC/DC作用得到的直流电可以供DC/AC使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DC/AC是逆变输出级,其结构形式为单相全桥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将从DC/AC中输出的高压直流点转换为高频SPWM波,通过电感滤波,SPWM波能够为电网提供正弦电流波。DC/AC的作用可以直接省略工频变压器,与传统的并网系统相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图1 光伏阵列并网发电系统结构

1.2 光伏并网逆变器功率输出级等效模型

光复并网发电系统能够通过有源逆变器对输出电流控制电压类型,有源逆变器的输出端的特性主要是由受控电流源决定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采用SPWM控制方式,单项全桥结构中有两个桥臂,输出的相位差形式为180°的高频SPWM波,通过滤波作用,能够有效消除载波信号,有利于将正弦电流波及时有效的馈入电网中。

对图2进行分析研究,图中的r指的是滤波电感L以及系统线路中的等效电阻;右边Unet即电压值大小,而左边的Uab即从逆变器中输出的SPWM波,iL指的是电感电流。

图2 电流控制型电压源逆变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根据上图2,将iL定为状态变量,则可以得出:

经过公式(1),并且经过Laplas的转换,可以得出 :

由此可见,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公式(3):

不考虑系统中各项功率构件等因素的作用,可以将SPWM脉宽调制器以及逆变桥路表示为一阶惯性环节,如公式(4)所示:

在公式(4)中,T即逆变器开关周期;而KPWM是逆变器增益。

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开关频率数值较高,则 ,因此可以将公式(4)简化为:

通过公式(3)以及公式(5)可以得出,系统功率输出级的开环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公式(6):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由于滤波等效电阻较小,所以,系统稳定的裕度也相应的比较小,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系统的稳定性较低,因此,为了改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特性,可以加入调节器,提高系统稳定裕度,确保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控制技术

2.1 滞环瞬时比较方式

滞环瞬时比较形式,通过同一控制单元,可以同时产生电流误差补偿以及PWM信号,而且可以形成闭环反馈,有利于控制线发挥功效,在动态响应以及电流保护方面作用突出,但是该形式也是有一定的缺陷的,例如控制会出现延时反应、不能产生零电压矢量等等,由于这些缺陷,会导致输出电流波动较大,谐波的畸变率也会随之增加。

2.2 三角波比较方式

三角波比较方式原理,其中,放大器一般采用比例积分放大器,三角波比较方式与瞬时值比较方式相比,可以体现出很多优势,包括输出电压中的谐波较少以及器件开关频率比较固定等等,但是三角波比较方式也是有一定的缺陷的,包括硬件结构复杂、误差较大等。目前,更好的闭环电流控制方法是基于载波周期的控制方法。

2.3 内模原理

内模原理中指出,如果在反馈控制环路内部,存在某种信号,能够准确的描述出外部输出质量,并且扰动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则能够体现出反馈控制系统抵消扰动能力较强,而且对于指令的跟踪能力较强,另外,还可以体现出其对误差调节的稳定性较好,这种数学模型就是“内模”。以上就是内模原理的定义,由此可见,发生器可以产生参考信号,而当其处于闭环系统中时,则该系统的稳定性也会相应的提高,能够输出不会产生误差的跟踪参考信号。

2.4 重复控制

重复控制思想的来源是内模原理。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本质进行剖析,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波形控制属于伺服系统设计范畴,系统需要对基波正弦波进行跟踪分析,另外,还需要对基波以及多重谐波这类扰动信号进行有效抑制。由此可见,在实际工作中,积分控制的效果并不高,不能够对指令信号和扰动信号进行无静差跟踪,其只能够在低频段为系统提供开环增益,减少静差,但是还是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由于相位滞后问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会降低。对内模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得出,当给定为正弦指令信号时,可以在控制器中设置一个与指令同频的正弦信号模型:

公式(7)中, 即为正弦指令信号的角频率。

在以上公式中, 即为正弦信号的数学模型。当指令信号与扰动信号频率相同时,光伏并网系统即可以做到无静差跟踪。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系统逆变器的运行过程复杂程度高,因此,上述分析只是在理想状态下所得出的结果。光伏并网系统的扰动信号频率呈多样性的特点,很难实现对所有扰动信号的无静差跟踪,如果有实际需要,则需要在整个系统中设置较多的内模,而这样就会导致对于系统的控制更为复杂,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工程价值。通过对这方面的时间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扰动信号都有一个共性,当其处于每个基波周期内时,信号频率都会相同,所以,可以采用与公式(9)不同的信号发生器内模:

其离散脉冲传递函数为:

2.5 电网电压的前馈控制方式

对重复控制技术进行不断改进研究,能够对正弦给定信号实现无静差跟踪,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输出波形畸变率。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误差跟踪控制的滞后性问题比较明显,因此,系统的动态性较差,在此情况下,系统的输出波形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畸变问题。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瞬时扰动,对于光伏并网系统,可以使用电网前馈控制方式,这样才能有效抵消电网作用,将系统作为无源逆变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简化系统结构,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所以,如果已经确定了直流侧电压,则电网电压前馈环节可以增益1/KPWM,能够有效实现电网电压的精确对消。

3 结语

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随着主电路拓扑结构的不断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研究分布式系统的综合控制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重要控制技术,因为该控制方法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等特点。在系统中将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能够有效实现数字化控制。

[1] 黄欣科,关雅娟,王环,等.光伏发电系统低功率运行并网电流谐波抑制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5(02):15-16.

[2] 朴铁军,吴天明.应用于停车棚的光伏-储能微网发电系统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3(05):55-56.

猜你喜欢

内模正弦扰动
Bernoulli泛函上典则酉对合的扰动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带扰动块的细长旋成体背部绕流数值模拟
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Taylor逼近型内模PID算法
(h)性质及其扰动
“美”在二倍角正弦公式中的应用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利用正弦定理解决拓展问题
小噪声扰动的二维扩散的极大似然估计
正弦、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