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浦江,“1+6+1”计划引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5-03-23编辑杨凯

华东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众创天使创客

编辑 杨凯

众创聚力,万众创新

3月29日,“创业浦江”行动计划(2015-2020年)在上海众创空间大会上发布。“创业浦江”行动计划旨在整合国际与国内创新资源、协同创新链与产业链、联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统筹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立足上海、面向全球,构建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众创空间,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引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创业浦江”行动计划将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基础、以优化创新创业服务、提升创新创业效率为主线、以构建完善创新创业治理体系为根本,实施“全城创客”行动、“创业启明”行动、“便捷创业”行动、“安心创业”行动、“专精创业”行动、“巅峰创业”行动、“点赞创业”行动和“创业共治”行动等八项重大行动。

预计通过“创业浦江”行动计划的实施,到2020年,上海形成要素齐全、功能完善、合作开放、专业高效、氛围活跃的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创业生态系统明显优化,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上海基本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参与的科技创业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集聚白领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连续创业者、海外创业者等各类科技创业者超过20万人;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性或区域性市场领袖地位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超过3000家,形成100个由小巨人企业牵头发起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创业孵化、转移转化、研发服务、科技金融、创业宣传、创业教育等领域,培育和积聚一大批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创业服务组织和众创空间,人才、知识、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开放共享,各类机构良性互动、开放合作;全市备案天使投资人超过3000人,机构式天使w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超过100支;形成一批初创企业、服务机构集聚度高、活跃度高、协同性强、辐射力强且品牌效应显著的创业社区,上海成为我国创业“养分”最充沛的区域。

“1+6+1”行动计划详解

“全城创客”行动,打造全球创客最佳实践城市。总结推广新车间等创客空间建设模式,为创客提供开源硬件平台、开放实验室、加工车间、产品设计和创意思想碰撞的空间;依托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创客服务专区,引导高校、院所和企业向创客开放共享精工实习基地、仪器设施共享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加工车间等资源和设施。依托徐家汇、淮海路、南京路步行街等知名商圈以及工博会等展会,打造全球顶级创客产品路演与展销平台,吸引全球创客产品在沪展销或首发;建设一批智能硬件产品交易平台。开设上海创业大赛“创客专题”,设立开源硬件奖、创客文化传播奖、创意产品奖;推进“社区创新屋”与创客组织共同运营,让创客走进社区、让社区变成创客空间,打造创客社区。加大对创客、极客等智能硬件爱好者的宣传。

“创业启明”行动,发展建设一批创业学院。显著提高拥有创业技能和创业经验的人口比例。支持高校建设创业教育基地,将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推动创业教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由业余实践向系统学习转变,培育青年人的创业精神和素质;依托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等孵化载体和科技创业企业,建设一批创业实训基地,定期发布创业实训岗位,将课堂学习与基地实习、项目实践等结合起来。搭建创业教育资源分享平台,支持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创业培训教材和课程,制作一批符合上海城市特征的创业课程;支持具有创业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投资人等,开设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咨询,树立一批创业教育明星导师。

“便捷创业”行动,优化全市各类众创空间的空间布局和平台服务。总结推广起点创业营、苏河汇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张江示范区、紫竹高新区、大学科技园以及“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载体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建设一批服务初创企业的灵活集中办公区,放宽工商注册的限制要求。引导成立众创空间联盟,培育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众创空间,推出一批集聚国际资源的创业服务品牌活动。探索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组织的后补贴机制,推动建设一批“大企业”设立的产业驱动型孵化器。引导孵化器服务“溢出”,将特色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体系覆盖到全市所有街镇,服务更广泛的大众创新创业。在孵化载体、服务机构、高校院所集聚和生活配套健全区域,打造一批“创业社区”,促进区内创业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开展合作。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创业导师,为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辅导。试点国有孵化器改制或委托管理,推广“孵化+投资”服务模式。

“安心创业”行动,强化科技金融对创业的支持力量。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天使投资,试点天使投资特殊税制,壮大天使投资人队伍;发挥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设立机构化天使投资基金;在张江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贸区,试点境外风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人投资于境内非上市企业。探索开展投贷联动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完善科技金融信贷服务体系,创新信贷服务产品,扩大信贷规模和惠及面;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增强众筹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完善上海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探索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作改革,促进金融机构、天使投资人与科技企业的投融资对接,试点开展科技项目众筹融资服务;壮大科技金融服务专员队伍。依托有关机构设立科技企业境外借款专门服务窗口,支持本土科技创业企业开展境外人民币借款。鼓励国有产业集团参与设立创业投资企业。

“专精创业”行动,大力扶持以技术转移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业创业。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为契机,探索设立“浦江技术银行”,加强技术转移转化金融创新,引导有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利用类银行模式运营国内外优秀技术;支持设立第三方创新码(券)运营管理机构,以创新码(券)形式鼓励企业购买技术转移领域的有价服务。打造一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引导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等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技术转移服务能力;支持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依托上海、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开展服务;培育发展行业性、区域性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战略联盟。探索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人才吸引、培养基金,加强海外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的引进与使用,推动建设一支具备专业化技术转移技能、全球化技术转移视野和能力的技术转移人才梯队。推动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建设。

“巅峰创业”行动,支持创业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创新目标提出、资源配置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结合。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研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建设。提升企业创新管理水平,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方法研究、应用和推广,增强战略管理、研发组织和资源整合能力,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级和创新效率。加强需求侧政策研究运用,加强普惠型政策实施推广,健全完善激励创新发展的金融创新、财政税收、政府采购、技术标准等政策法规,包括为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提供第一批客户、第一份市场。调整优化创新资金扶持机制,推动成果转化政策向初创企业倾斜。

“点赞创业”行动,大力弘扬勇于创新、无惧失败的创业文化。打造创业新媒体孵化平台,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业媒体;支持新型创业媒体转型成为新型创业孵化器,发挥媒体资源优势传播优质创业项目;发起上海创业媒体品牌的评选活动,评选最具特色且有价值的上海创业媒体。构建线上、线下创业宣传传播体系,搭建统一的创业活动发布平台,推广“创业上海”新媒体账号,通过新媒体、自媒体等传播报道相关创业活动;鼓励具有行业特色或者人群特色创业服务组织聚合,采集有价值的围绕早期创业的内容,通过线上渠道统一推送和发布;挖掘和持续广泛宣传创业“明星”、创客、极客、优秀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孵化器管理者;发布年度众创空间发展报告、孵化器发展报告、天使投资发展报告等。

“创业共治”行动,优化城市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完善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参与的创业治理体系。加强创业治理体系顶层设计,积极吸纳创投协会、天使联盟、众创空间联盟、孵化协会、创业者联盟等参与创业生态治理。大力培育发展创业服务社会组织,政府退出市场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委托协会、联盟、社团等社会组织提供行业公共服务,发挥孵化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孵化服务研究、孵化能力培训和孵化人才培养,开展天使投资人培训、建立天使投资人备案制度;鼓励创业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建设;支持创业服务组织加入相应的国际服务组织。

猜你喜欢

众创天使创客
天使很平凡
天使之爱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DesignER CHINA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