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出现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2015-03-23陶在乐

电脑与电信 2015年9期
关键词:公共课计算机高职

陶在乐

(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培训中心校,江苏 南京 211500)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进入人们的视线,并成为主流的教学工具。全国众多高校都采取了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对于传统教学而言,计算机教学让人眼前一亮。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纷纷对于计算机教育和师资力量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于是计算机教育成功地在高校中发展开来。然而,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在信息时代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针对我国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 当前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

我国的高校教育中,教师依旧用陈旧的教学理念来教学,仅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新兴的计算机代替了板书。这导致我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国高职院校扩大招生人数,使得学生良莠不齐。相对而言,普通高校的招生则是良中选优,因此教学质量相对较高。另外,高职中一些教师较为传统,教授理论过多,实践过少,导致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差,而理论知识的把握又不如普通高校学生。所以,老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计算机教学,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效率。

3 当前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内容方面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着手点。首先,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只适用于专业学习过计算机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很不适用。书中的内容讲述的都是专业性的知识,对于没有专业学习过计算机的学生,他们根本理解不了这些内容,更不可能有兴趣去钻研。其次,虽然学习计算机公共课的课程,我国高职学生所用教材却没有丝毫改变,这导致了课本上知识和最新的计算机知识的不统一。最后,老师教学的过程中,生搬硬套,不能生动地讲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发展滞后。

3.2 教学模式方面

近年来,我国开始普及计算机教育,结果似乎没有想象中好。原因之一是教学模式的一成不变。每一种新的课程都要有一套相应的教学模式,然而,对于我国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仍未发生太多改变,很不成熟,需要不断发展。长久以来,因为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保持和传统教学一致,其主要表现有:

3.2.1 教学方式单一

现在,虽然讲授计算机公共课,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学生不能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机械性地记笔记、做习题,没有体味到所学内容的有趣性,课程自然就不生动、不活跃。因此,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有上课睡觉、交头接耳等情况。

3.2.2 教学层次不分明

在高职中,计算机属于公共课范畴,都是大班上课制。一个班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也不同,若采用同样的方式授课,就会导致众多学生学习效果的巨大差异。因此,在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中,应该层次分明、因人而异,不同基础的人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讲述不同的授课内容,使得学生学习效果明显。

3.2.3 教学设计不科学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形式,同样也是教师个人教学模式的一部分。然而,很多教师存在这样两种情况:其一是,一种教学设计用多年,其二是,单纯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随着教学方式、教学背景以及教学经验的改变而改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若教师教学设计一成不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会毫无兴趣,那教师个人价值则无法体现。

3.3 教学方法方面

3.3.1 过于重视理论学习,轻视操作能力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安排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却没有引起老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所以计算机公共课的安排并没有实现预期效果。老师在讲授课程时,过于重视理论学习,但其实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而言,操作能力远远比理论知识更重要。

3.3.2 课时安排较少,学习效果不佳

很多学校领导认为计算机不是主要课程,所以安排课时较少。老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4 教学考核方面

3.4.1 教师考核制度不合理

对于高职老师,考核及评定的标准不是教学中是否表现优秀,而是科研成果的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都积极地搞科研,对教学的热情锐减。而计算机公共课本来就不受重视,教授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师更没有教学热情,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程度不佳。

3.4.2 学生考核制度不合理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的考试极其重要。有些高职院校将其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一大标准,还有的甚至将其作为能否顺利毕业的要求。这种制度很明显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计算机公共课的厌学情绪,没有学习的兴趣,只是想要单纯地应对考试,学生操作能力差,学习效率也很低下。

4 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进措施

4.1 教学内容的更新升级

4.1.1 加强课程开发力度

计算机与其它课程的最大区别就是,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极快,信息也在随时更新,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接受新概念、新体系、新内容。此外,计算机教学对于操作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想更好地讲授计算机内容,就必须随时进行信息更新,与时代保持同等步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详略得当,不需要照着课本讲述每个知识点,但是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要进行详细的讲述,保证每个同学都能领会。对于教学中所用教材,也应该逐年更新,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如果相同一本计算机教材用几年,那么知识已经非常陈旧,学生所学知识也运用不到新型的技术中去,这会导致学生学无所用,乃至没有学习的兴趣。

4.1.2 重视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教学

学校和老师必须给予计算机实际操作足够的重视程度。就学校而言,应该为学生安排多个专业机房进行上机操作的练习,机房应全天免费开放,为学生提供最便捷的操作平台。就老师而言,自己一定要熟悉最重要的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中的内容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或者将理论知识渗透其中,先从最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开始教授,逐渐深入,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改善,计算机实践课才能更好地进行。

4.2 教学模式的科学合理

4.2.1 教学方式多样化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老师讲课,学生停课,很容易乏味无趣,甚至出现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若能够将教学方式多样化,如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的形式,或者老师和学生一起边上机操作、边进行理论教授的形式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4.2.2 分层教学法

作为一门高职中的公共课,每个学生的学习接受快慢程度不一,从小所受教育不同,接触电脑程度不同,这导致无法采用统一的授课方式进行授课。所以,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授课,根据计算机知识的不同程度来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对他们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授课效果,使得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4.2.3 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可以分为两部分: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学方案的创新。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生动地为学生展现知识的合理利用,使学生更感兴趣,更有欲望学习。

4.3 教学方法的调整改进

高职院校应该给予计算机公共课足够的重视,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制度,同时老师也应该调整对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教授方式与课时,优化学生实践课的操作考核制度。

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其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愿意学习、敢于学习。同时,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教授模式,改为师生互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活跃度。

4.4 教学考核的双向实效

关于高职计算机公共课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其直接原因之一是对教师和学生考核制度的不合理。那么,高校应该尽快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4.4.1 对教师考核体系进行完善

对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奖励政策,给予其精神支持与物质支持,完善教师评比制度和考核制度,使老师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

4.4.2 对学生考核体系进行完善

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必须摆脱传统考试教育的束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会更感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对学生的考核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而是应该以操作能力的考核为主,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多锻炼自己。考取计算机相关证书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但切不能将计算机的成绩作为能否顺利毕业的标准。

5 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高职计算机公共课基本普及,但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高校及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要与时俱进,针对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随时作出调整,并充分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张俊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55-56.

[2]陈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23.

[3]张晓敏.浅谈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4,(02):37-39.

[4]史礼正.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2:8-10.

猜你喜欢

公共课计算机高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