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质监测精细化控制措施分析

2015-03-23梁雪玲龙门县环境监测站广东龙门516800

化工管理 2015年13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精细化水资源

梁雪玲(龙门县环境监测站, 广东 龙门 516800)

水质监测精细化控制措施分析

梁雪玲(龙门县环境监测站, 广东 龙门 516800)

水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水质监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当前我国水质监测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关于水质监测精细化控制的有效措施。

水质监测;精细化,措施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水资源污染。这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虽然我国的水质监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在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之前就直接排入水体内,并将有机物、氮、磷以及重金属等物质引进水体内。因此,为了更好地对水质进行监测,检查水体的每一项指标,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更新水质环境标准,认真制定水污染控制方案,将精细化控制技术引入水质监测工作中,更真实地将我国的水质状况反映出来,引起公众的重视,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质监测概述

水质监测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供系统性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同时,水质监测是保护水资源和开展水环境研究的基础,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可以将水质监测的过程大概划分成五个环节,即布点环节、采样环节、分析环节、数据处理环节以及综合评价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质监测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是否符合社会各界的认可已经成为水质化验机构是否能够顺应市场需求,在激烈的监测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地位的关键问题。当一个水质监测机构不重视对相关区域的水环境进行严格检验,就会使监测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不利于自身在竞争市场的长期生存,最终有可能退出市场竞争。因此,水质监测机构要重视自身的工作,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赢得市场,保持竞争力。

2 当前我国水质监测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当水资源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时,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却还没及时跟进和更新。就目前来说,相关的水资源法律法规还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相关部门没有很好地将这些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集中,也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在实际的水质监测过程中,很多相关的规定和细则并没有落到实处,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由于地形、气候等原因,所规定的细则并不适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使得水质监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做好本职工作,摆脱了法律法规的约束性。也有一些部门在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时不严格按顺序进行,处于一种放任和随便应付的状态,这些都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甚至还有可能要重测,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2.2水质监测指标已不适应当前的水质环境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不同的地形地貌,其水质状况也不一样,引起水体污染的原因往往是有机物、重金属和某些无机离子。而在实际的水质监测中,相关部门并没有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水质对监测指标做相应的调整,经常将有机物指标作为综合性项目,无法客观地将不同地段的水质污染情况反映出来。水质污染的监测项目针对性不够,有时会发生反复监测污染程度较轻的项目的情况,而忽视了污染较为严重的项目。在有些地区,水质监测部门只重视价格昂贵的项目,成效也不高,对于底泥和浮游生物等水体成分却不重视。

2.3缺乏完善的水质监测管理体系

按照国家的规定,相关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水质监测体系,而现实情况是,有些部门的水质监测体系存在很多重复部分,主要表现在监测的内容和覆盖范围等方面。这样不仅会导致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也会使水质监测工作的效率降低,难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水质监测工作有很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规范都有可能影响监测结果,使得相关上级部门无法全面掌握水体污染状况,从而难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治理方案和落实治理措施。

3 关于水质监测精细化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增加项目经费投入,及时更新水质监测设备

由于水质监测设备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老化、精确度下降等现象,从而影响水质监测的结果。因此,要增加项目经费投入,及时更新水质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结果能反映水质变化的真实情况,满足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检测要求。可以通过由相关部门根据要求制定出水质监测方案,指出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以及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所用仪器的型号、外观和装饰等,以此满足水质监测的实际需求,宣传水资源保护知识,为做好水质监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2加强对水质监测过程的管理,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质量

管理好水质监测过程是确保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强化质量管理,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质量,做好基础控制工作。基础工作包括样本的布点、采集、样本保存、样本管理与运输、移交实验室的对接、实验室分析和标液标定及试剂的配置等,要认真做好这些工作,以免因出现错误而引起监测结果的误差增大,而使监测结果不具备代表性、准确性和参考性。除此之外,还应将监测所需的实验试剂分类存放,试剂的配置过程中用到的水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进行特殊项目的监测时,要提前制备好超纯水和特殊要求的实验用水,以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3提高水质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通过建立起专业素质和水平较高的队伍,积极培养高素质的水质监测人才,以满足水质监测的岗位需求,确保水质监测的工作效率。加大对监测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准确水平,使其能在工作过程中规范操作监测设备,做好水质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和发布,确保水质监测报告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4引进新的水质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效果

水质监测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多种多样,但从整体上来说,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常规监测技术,主要是指理化监测,其所用到的仪器操作比较简单,监测数据也比较容易获得,有些功能较多的仪器还能同时测定多项指标。以前在无机水质污染物的监测方面使用的是光度法,后来发展成应用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离子色谱仪等。另一种为非常规监测技术,包括生物监测和自动水质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主要有鱼测法和水虱测法,利用水生生物对水体污染具有敏感性的特点,通过测定水生生物的活动状态,从而定性评估水质结果。自动水质监测的技术比较完善,主要有传感器式监测和抽水式监测法,属水质监测的高级阶段。需要引进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自动水质监测体系,实现长时间连续监测一定范围内的水质,并能够实时监测水质的状态和变化规律,及时发现污染事件并作出报警反应和制定报告。检测人员再对对监测所得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到监测报告,结合监测数据总结出水质变化的一般规律,进而更好地预测该范围内水质的变化趋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水质监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水质监测指标已不适应当前的水质环境,缺乏完善的水质监测管理体系等。针对这些问题,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对水质监测进行精细化控制,可以通过增加项目经费投入,及时更新水质监测设备;加强对水质监测过程的管理,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提高水质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以及引进新的水质监测技术和仪器,提高监测效果等措施。从而提高水质监测效果,以便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1]刘汉伟,朱汉华,秦桂林.关于水质监测精细化控制措施的研究[J].科技风,2012,20:261-262.

[2]潘景盛.浅析精细化管理在保障供水水质与服务中的应用[J].供水技术,2011,04:55-56.

[3]姚亮,孙波,革晓东.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加强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4,13:61-62.

[4]邹敏.水质监测中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3,03:73-76.

梁雪玲 (1973- ),女,广东梅县人,大专,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精细化水资源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