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人本管理理论模式与基本途径探索

2015-03-23郭泽琼方英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1

化工管理 2015年13期
关键词:人本目标管理

郭泽琼 方英(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1)

企业人本管理理论模式与基本途径探索

郭泽琼 方英(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1)

人本管理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是对传统管理实现重大突破的前沿的企业管理理论,它意味着管理从重物到重人的哲学变迁,也意味着管理者对人的投资从“经济性投资”转变为“全面发展性投资”。在人本管理时代,企业投资不仅要产出效益,还要产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组织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企业人本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企业人本管理包含三层涵义:一是把人的因素当作企业管理的首要因素和本质;二是人本管理是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管理;三是人本管理应当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对企业外部主体的关怀。

企业人本管理有四个基本特征:(1)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2)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真正主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是分工合作关系。(3)人本管理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企业追求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利益满足,也要为与企业发生关系的相关群体、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4)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统一,组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2 企业人本管理现状分析

2.1我国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理论体系的缺陷 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和理论界真正重视和研究人本管理理论时间还不长,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来探索实施人本管理的理论体系还不成熟,以至于一些企业的人本管理实践带有随意性、残缺性和功利性。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或出于政治需要,或出于广告宣传,在企业的文件制度上写着“以人为本”,但并未完全付诸实践。在一些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如长时间加班、拖欠工资及不缴纳社保、工作环境恶劣、优秀员工没有成长空间等等。更有甚者企业管理者利用职权谋私,损害国家和员工利益,如国企改制造成国资流失、员工失业等。虽然这些情况并不是全部,却凸显了我国企业在贯彻人本管理中令人担忧的状况。

(2)管理实践中的误区 ①只注重企业发展而忽视员工自我发展。在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不少企业只注重企业的发展而忽视员工的自我发展,如:企业会制定详细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而对企业员工的自我发展则缺乏具体的规划和措施;企业会将大量的资源配置到企业经营发展中,而只有少部分零星资源错落到员工的自我发展中。这种管理方式很难在深层次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②把企业仅仅看成是生产单位。在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一些企业只关心企业的生产,把企业仅仅看作是工作场所,通过定产量、能耗等指标,督促员工完成工作任务,而没有把企业同时看作是员工的一个“家”,对员工的生活、心理需求、价值观念等都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从员工的个性成长上进行筹划。员工对企业缺少归属感,也就缺乏责任感。

③人本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在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一些关注人本管理的企业在关心企业内部员工的发展上有规划和具体的措施,但在眼光向外的时候,却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如在与企业关联群体的交道中,只顾企业的利益,甚至见利忘义;为了企业的短期利益,不惜破坏周围环境,使周围居民深受环境污染之害等等。这种狭隘的眼界仅仅考虑了企业的暂时利益,却使企业的长远利益蒙受损失。

④人本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坚持不够一贯。在我国,企业人本管理的理念和实践脱节,这种状况有诸多表现:一是在企业显性的会议、文件中强调人本管理的重要性,明确要以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为重,关注员工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忽视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忽视员工的个人需要和长远发展;二是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产品质量的提高、周围环境的保护、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等。企业利润增加了,职工的薪酬福利待遇提高了,但是企业对服务对象、相关群体的利益责任却无所增益,甚至有所损害,这并非真正的人本管理。

3 探索企业实行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基本途径

3.1企业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根据企业人本管理的宗旨和内涵,遵循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此提出企业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主客体目标协调——激励——权变领导——管理即培训——塑造环境——文化整合——生活质量法——完成社会角色。

(1)主客体目标协调。是指作为管理主客体的人具有其生物存在和社会、人际关系的相关性,无论管理主客体各自实现利益的目标是何等客观或主观,总存在着由关系协调使双方目标趋于一致的空间。一旦企业人的目标趋于一致,形成企业的共同愿景,即管理主客体目标协调成功,双方必然在确保各自利益不致较大损害的前提下进行协作,在实施管理和领受管理双方之间达成共识。主客体目标协调本身就是人本管理的开始。

(2)激励。是指企业人为实施管理、领受管理、完成人本管理目标而应制定的激发企业人工作动机、努力程度并保障管理实效的各项措施。激励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重视激励并有效予以实施,是管理者理解动机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表现,是人本管理的组成部分。实施有效的激励,将有助于吸引并挽留优秀的人才,并鼓励他们为实现企业目标竭尽所能。

(3)权变领导。权变即权衡与变通,权变领导是指为实施有效的人本管理,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影响管理的各种因素,使之有利于自己的领导。在权变领导中,关键在于抓住以人为本这个前提,再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本管理的各项措施,努力使这些措施能取得成效。一般认为,影响管理成效、迫使管理主体在人本管理中予以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文化环境因素。因为文化因素将影响员工的期望与需要,影响各项工作性质以及管理主体的权力等管理要素,而这些管理要素又将决定和影响管理主体的管理过程、状态、措施和实效。如果将管理过程简化为“管理主体——环境——被管理者”三因素,那么,人本管理中应予考虑的主要因素即此三项。在人本管理中实施权变领导,是一种分析研究管理过程中出现矛盾和源头,从而有的放矢进行灵活有效管理的方法。

(4)管理即培训。就是培训员工,教授他们执行作为企业人的职能、义务和作为社会角色进行活动的专长、技能和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培训,使员工将自己担当的企业人和社会的角色及其完成看作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尽其所能为此努力。所谓管理即培训,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即人们同他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形成及其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取决于人们从他人那里接受的或凭自己的个人亲身体验获得的信息。这种信息决定了在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持某种态度、采取某种行动时所依据的参数、规范和准则。人本管理的过程,就是帮助员工掌握上述相关信息的过程。企业人对指定的、标准的信息的接受和消化,可以使他们的工作行为产生相对持久的变化。这对于旨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本管理而言,将是一个有益的使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形成发展、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受到有目的的培训的过程。

(5)塑造环境。是指在企业及社会范围内塑造以人为本的环境氛围。社会环境是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而社会信息对个人的影响要通过个人的直接环境、企业乃至个人所在的非正式组织等“小环境”来实现。塑造环境,就是要消除人本管理中的信息障碍,使个人能按照企业和社会的要求行事,并把这种要求体现到个人品质、目标和行为中去。人本管理中的塑造环境,还将确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企业人的劳动绩效与获得的薪酬福利待遇相称,使个人感觉到自己的劳动为企业乃至社会所承认。塑造环境的关键还在于使企业目标具体化并转化为个人目标,以一定的提示和措施使目标细化为实现这些计划的可能的方案、方法和手段,为个人提供选择的某种自由。

(6)文化整合。是指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对企业人的心理、需要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导引、规范、激励等制约和影响作用。人本管理正是要利用文化整合功能,使企业的文化特质的培育与成型、企业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调节、价值观的塑造,都受到有利于组织成员、服务群体发展和企业目标实现的积极的文化熏陶。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的日益融合,文化的开放性越来越强,给人本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文化整合功能的确立与完善,对于有效实施人本管理至关重要。

(7)生活质量法。指企业在确定目标时不再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的选择,而主张承认企业需要利润,但要合理,要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利益要求,并保障社会利益,而不单是考虑企业所有者利益。生活质量管理法将企业利润更多地看作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利润这种手段将被用于体现“对员工、对社会有益的事即为对企业有益”的管理理念,从而反映对员工的尊重和服务于社会的人本主义倾向。生活质量法的价值导向也由利己主义、竞争、确保自身利益转向利益分享、民主管理和合作的价值取向。这就从经济利益机制和价值理念上确立了人本管理机制和体制。

(8)完成社会角色。是指企业人在完成企业内角色的同时也要完成其扮演的社会角色。这是由企业人工作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至于具体的个人扮演何种社会角色,又取决于个人本身的品质、专业修养、工作的责任感以及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等。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就是要帮助企业员工出色地掌握和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以此促进企业、社会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在人本管理中推行“完成社会角色”的管理,意味着为每个企业员工创造最佳工作、生活条件,使员工从专业素质、思想素质以及从组织性、纪律性和责任心等方面,具备出色地完成其社会角色的适应性和能力。当然,还应指出,要完成社会角色,人本管理不仅要帮助员工选择社会角色,而且要对员工如何完成其角色进行监督、纠正和评价。在人本管理中推行“完成社会角色”的管理,实质上是敦促企业人将社会责任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使整个企业能够形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氛围。这有益于将以组织成员为本和以相关群体为本结合起来,促进全社会的发展。

3.2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途径

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反映了人本管理的理念和宗旨,要将这种理论模式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体现出来,需要具体的实施途径。这就要求对原来的企业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改革,以实现企业人本管理的目标。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途径,核心在于企业文化建设。

实施人本管理的企业,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来实现企业促进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渗透于企业文化的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之中,企业的经营哲学、制度创设、经营管理行为,以及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以实现企业的根本目标。从企业内部看,企业的各种制度,经营管理活动等充分体现以企业组织成员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员工的发展,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员工的集体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从企业外部看,企业把以服务群体为本作为其价值观念,通过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对生态环境、社会公益事业等积极的担当责任,塑造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从而实现企业自身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统一。

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功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企业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众多企业在上个世纪末期就意识得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在着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其中不少企业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的价值观,但并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要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从企业的制度、环境、企业形象等诸方面进行系统筹划,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渗透在企业的产品、服务、规章制度中,熔铸在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活动中。具体来讲,以

(文章题目:企业人本管理理论模式与基本途径探索)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塑造,可以着眼于: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制定具有企业个性、反映企业共同愿景的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规章制度;制定发展性的凸现人本理念的企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强沟通和交互作用,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确定规范化、可操作的员工参与决策制度、自主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凝聚力;培训人才、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改善员工工作与生活环境;以诚信、服务、奉献的精神面向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塑造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等等。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目的在于强调企业员工在企业组织的一切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并从制度上落实,从权利上保证,在地位上得到尊重,在作用上有发挥的机会和空间,同时强化企业服务、奉献于社会的人本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用“软”的无形的方式影响和管理企业、企业人。如果说在一个企业组织中形成了有利于企业人和谐向上、学习创新、忠诚品质、协作精神、自我管理、服务社会的环境和气氛,我们可以说该企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把握了以人为本管理的真谛。

[1]黄德良.人本管理的价值内涵[J].社会科学,2002(4):52-54.

[2]黄静.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锁红军.如何进行人本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4]张萌物.走出人本管理的误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

[5]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

[6]曾仕强.人性管理[M].东方出版社2006,(4).

[7]牧之.张震.21世纪的管理挑战[M].新世界出版社,2007.

[8]黄铁鹰.海底捞你学不会[M].中信出版社,2011.

[9]骆正清,张薇.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落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3):47-51.

猜你喜欢

人本目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人本计算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论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的人本意蕴及其当代意义
管理的另一半
应让人本教育成为中学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