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蒸汽驱转向注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5-03-23向智红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辽宁盘锦124114

化工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增油蒸汽驱波及

向智红(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辽宁 盘锦 124114)

1 地质概况

齐40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欢曙上台阶上倾部位。开发目的层为沙三下莲花油层,含油面积:7.9km2,原始地质储量3774×104t,油层埋深625-1050m,平均油层有效厚度37.7m,平均孔隙度31.5%,平均渗透率2.06μm2,原始地层压力8.5MPa,原始油层温度36.8℃。

齐40块沉积类型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分流间及前缘薄层砂四种微相类型,属高孔高渗稠油油藏。

2 开发历程

198 7 年齐40块投入开发,按开发方式划分为蒸汽吞吐开发和蒸汽驱开发两个阶段,其中吞吐阶段按井网调整划分为141m、100m、70m三个阶段。

200 6 年12月工业化转驱以来,区块核实日产油上升7个百吨台阶,2009年10月达到最高1931t。与转驱前相比,采油速度提高了0.53个百分点,阶段采出程度12.1%。

3 蒸汽平面波及规律研究

齐40蒸汽驱为70m×100m反九点注采井网,除65井组莲Ⅱ井区井网较规则外,65井组莲1井区及74井组井网不规则。蒸汽驱平面波及范围与沉积相和注采井距有关,在河道发育部位、边井首先被波及到。油井受效主控因素为地层倾角和沉积相。地层倾角>12°时,地层倾角是主控因素,地层倾角越大,蒸汽超覆作用越强。地层倾角<12°时,沉积相是主控因素,在同一部位沉积有利相带油井先见效。因此,蒸汽优先波及区域为:(1)顺河道方向,(2)注采井距小的生产井,(3)构造上倾部位(大于12°),(4)采出程度高、压力低、亏空大生产井。

由于地层温度基本不变,地层压力下降,蒸汽腔不断扩大。利用汽化温度和压力关系确定蒸汽腔范围,65井组各井组均形成汽腔,汽腔半径在15m—40m之间,平均30m;74井组汽驱井组72个,形成汽腔54个,汽腔半径在10m-40m之间,平均20m。

4 转向注汽试验效果分析

4.1 先导试验实施情况

201 0 年实施了转向注汽先导试验井组20个,利用汽窜井15口、未受效井5口实施转向注汽。

4.2 实施后三场对比分析

从转向注汽井组前后三场变化明显。转向注汽井组压力场发生变化,转向注汽井井底压力由1.6-2.5MPa上升到4.0MPa。井组油气运移规律发生改变,转向注汽井注入蒸汽向与连通较好的邻井推进,井底温度增加,转向注汽井井底温度由60-206℃上升到234℃,汽腔波及区域增加。转向受效井井底温度由54℃上升到172℃,压力由1.6MPa上升到2.4MPa。

转向后平面蒸汽波及方向主要受沉积相带和构造控制。同一沉积条带上,转向注汽井主要吸汽层位与原注汽井主要吸汽层相同,表明转向注汽技术能有效扩大对应汽窜层平面波及,没有改变纵向动用状况。

4.3 实施后产量变化分析

从转向注汽井组产量变化情况上看,汽窜井与未受效井转向效果存在差异。汽窜井转向井组增油明显,日增油80t以上,转向6个月后井组产液、产油下降。未受效井转向初期井组产液、产油变化不大,转向3-5个月井组产液、产油略有上升。

转向注汽井组停注回采增油效果明显,从生产曲线上看,汽窜井转向回采后产液、产油高,未受效井回采后与转向前差别不大。

4.4 初步认识

4.4.1 汽窜井转向注汽后,见效时间短、增油明显,可进一步扩大汽腔,相反,未受效井受效慢、经济效益差。

4.4.2 转向注汽井组三场变化明显,平面动用程度提高,但没有改变纵向动用状况。

4.4.3 转向注汽能够实现改变蒸汽流动,减缓产量递减的目的,从转向注汽井组产量变化来看,措施最佳有效期为半年。

4.5 扩大试验实施情况

转向注汽技术在先导试验基础上,在2011-2013年实施了10个井组,利用汽窜井6口、未受效井4口。

从产量变化情况来看,与转向先导试验相同,汽窜井转向效果要好于未受效井。从转向注汽12-028井组生产曲线上看,井组产量有半年的高峰期,与转向前相比日增油8t。

5 经济效益分析

5.1 转向注汽井组产液、产油上升明显,油汽比提高,转向注汽井组平均日产液上升65t、日产油上升11t,油汽比由0.12上升到0.18。

5.2 转向注汽井组压力、温度、汽腔增加,平面动用程度提高,转向注汽井组地层压力平均上升0.12MPa,温度上升15℃,平面动用程度提高10.6%。

5.3 齐40蒸汽驱转向注汽技术共实施30个井组,累计增油4.6×104t,转向注汽回采增油2.1×104t,措施投入3652.7×104元,创效2005.6×104元,经济效益显著。

6 结语

6.1 汽窜井转向注汽效果好于未受效井,汽窜井转向注汽可充分利用现有气腔向外扩展,见效快,产量高,油气比指标好。受效差井转向注汽有剩余油,但见效慢,油气比低。

6.2 汽窜井转向注汽,井组压力场发生变化,油气运移规律发生改变,汽腔波及区域增加,可有效提高平面动用程度。

6.3 转向注汽最佳有效期为半年,研究三场变化,可实施间歇注汽,或可实施边井、角井轮换注汽,扩大扫油面积。

6.4 由于汽窜井层间矛盾突出,实施优化射孔后转向注汽,可达到在提高平面蒸汽波及的同时,提高纵向动用程度。

猜你喜欢

增油蒸汽驱波及
辽河油田蒸汽驱国内首次大规模开发超稠油
子长老草湾区7247井组调剖驱油技术研究
高含水油井自转向酸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CO2辅助蒸汽驱对四种钢的腐蚀性能影响模拟
聚合物流变性对非均质油藏波及效率的影响
小麦玉米花生间作套种保粮增油的思考
薄层稠油蒸汽驱数值模拟研究
潜油电泵井日常采油技术
消除相互影响的基波及谐波相量测量算法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