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同节水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2015-03-23河北水务集团主任赵立敏

河北水利 2015年8期
关键词:水利部节水用水

□河北水务集团主任 赵立敏

当前我国水安全新老问题交织,特别是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的严峻形势,节水减污成为了新时期我国治水兴水的重要任务。2014年3月14日,习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新思路,指出解决中国水问题,必须优先节水,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与治水。

一、合同节水管理提出的社会背景

建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水利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水情无法逆转,水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已经发展成为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瓶颈”。河北省是严重的资源性缺水省份,年均缺水量50亿m3左右,多年来靠超采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但水资源短缺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同时,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环境治理、恢复任务重大。尽管各级政府每年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相对节水、治污的需求差距依然很大。

我省率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倡导和实施节约用水与高效用水,严格控制“三条红线”,实现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缺水、治理水污染、修复水环境,最关键的环节是节水。因为节水可以从源头上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可以减少污水排放,可以阻止水环境、水生态持续蜕化。因此,节水是我省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政策。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要求把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强调要推进水的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治水思路,落实李克强总理在视察水利部工作时提出的要创新节水工作机制、借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结合水资源管理特点,探索实行合同节水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不能光靠政府,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 PPP、BOT、TOT等投融资模式,调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和力量。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按照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在有关部门、司局的指导下,从如何搭建一个政府与市场同时发力的新平台、如何发挥好市场作用推动节水治水出发,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合同节水管理”的新模式,并开展了实践。河北省水利部门积极响应水利部的号召,参与了由水利部综合事业局牵头、京津冀3地水利部门联合组建的北京国泰节水发展有限公司,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节水,既是水利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之举,又是我省乃至全国推进节水工作开展的创新之作。

二、合同节水管理的内涵

1.合同节水管理的含义

合同节水管理是结合水资源管理特点,借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节约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而建立的一种服务机制。由社会资本承担节水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大部分工作,并通过由收益方或“政府付费”的方式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及节水服务奖惩机制和质量监管,以实现节水效益的最大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及用水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水项目的目标。

具体来说,是由节水服务运营商,募集社会资本,集成先进适用节水、治水技术、产品,对指定项目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或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建立长效节水、治水管理机制,分享节水、治水效益的新型市场化节水模式。

2.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适用范围

工矿企业类。适用于钢铁、洗涤、印染、制革、煤化工、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企业。

生活用水类。适用于机关办公场所、大中学校、部队、医院等人员集中区域。

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整治和水生态修复。主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受污染的河流、湖泊、水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以替代传统的“引清冲污”治理方法。目前,北京国泰节水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持续性好、运行简便的先进适用处理技术。

农业节水。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较好、农业产业化程度高的大型农业企业,开展合同节水管理。

三、合同节水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一年来,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围绕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组织包括我省在内的水利专家,开展了顶层设计和试点探索等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1.确定了合同节水管理的理论内涵和顶层设计

理论内涵。即“募集社会资本、集成先进技术、先期投入改造、收回治理成本、分享节水效益、长效运行管理”。

市场拓展。搭建“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省级区域节水发展公司+专业节水公司”的市场网络。

资金支撑。即“合同节水管理商业模式+节水基金+产业投资人+‘总对总’主办银行贷款”的募集社会资本模式。

技术保障。组建“中国节水技术创新联盟、中国节水企业联合组织”,通过举办经常性的活动,建立全国最先进的节水“技术池”,同时成立节水技术咨询公司,依托节水“技术池”对用水户的具体节水方案进行技术集成。

2.扎实推进合同节水管理试点相关工作

2014年11月5日,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与河北工程大学达成合同节水管理试点改造合作意向。

2015年1月1日,河北工程大学合同节水管理试点项目在邯郸市中华南校区第一教学楼开工建设。

2月12日,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在京召开京、津、冀合同节水管理启动会,与京、津、冀水利(水务)厅(局)主要负责人签署了1+3合同节水管理意向书,正式启动京、津、冀合同节水管理试点工作。

3月14日,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与北京市水务投资中心、天津水务投资集团、河北水务集团以及主要节水技术持有企业等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合同节水管理业务。

3月29日,全国第一个专门管理节水投资基金的公司“国泰一新节水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随后,第一支以合同节水管理为募投对象的“国泰一新节水投资基金”成立,一期募集资金8亿元。

4月3日,全国第一家专门开展高尔夫球场节水的“北京国泰慧丰节水发展公司”成立。

5月8日上午,北京国泰节水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民生银行签署 “总对总”协议,扩展了资金支持渠道。

5月8日下午,专门承担技术集成任务的北京国泰节水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

6月4日,由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和省水利厅共同主办的高校合同节水管理试点现场会在邯郸市河北工程大学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国民生银行、节水基金公司、高等学校、知名节水企业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媒体对会议的召开进行了报道。

3.合同节水试点工作情况

河北工程大学是全国合同节水管理工作首个试点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与水利部共建院校,学校由于建设年代久、设备老化等,学校用水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此次试点在河北工程大学的主校区和中华南校区开展,两区共有学生和教职工37922人,近几年年用水量约305万t,年缴水费约1067万元。

节水改造前,邯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为河北工程大学作了水平衡测试。测试显示,两校区供水系统跑冒滴漏严重,水量计量设施不完善,尤其是校内2~3级计量水表缺失严重(南校区应安装3级水表20块,实际只安装了5块),各用水单元用水水平不明晰,难以严格管理。

根据校区供水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项目组经过认真勘查、技术比选和经济论证,确定节水改造技术集成方案主要包括:输水管网改造、末端洁具改造、供用水监管平台建设、局部水重复利用等,概算投资990万元。工程建设内容:地下管网改造约8000m,其中更新3165m;更换节水龙头6590余个、节水小便斗(槽)660个、感应小便槽240套、安装蹲坑节水阀4347个等;建设供用水监管平台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开发及监管大厅建设,安装远传水表与节水安全警报装置),实现了对供用水24小时监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供水异常问题。

自节水改造动工,决战百日,合同节水管理试点初步建成。从自来水公司提供的实际收费数据显示,2015年3、4、5月份的用水量分别为 13.9万 t、14.9万 t和 12.6万 t,与去年同期相比,节水率分别为40.8%、46.39%和44.4%。

合同约定公司负责全部节水改造费用投入并负责运行管理6年,每年从节约的水费支付运行维护费70万元,剩余的节水费用用于支付节水改造投入和公司投资利润,校方按一定比例分享节水收益。6年后公司退出,全部交付校方。

四、合同节水管理的主要成效与启示

一是节水效果显著。通过第三方机构鉴定,河北工程大学节水改造工程节水率为35%,按此测算,全年可节水100万m3,减少污水排放 70万 m3,年节约水费395万元。按照合同期10年计算,可节水1200多万m3,减少污水排放 840万 m3。

二是验证了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技术可行性。此次节水改造,通过集成,运用了多项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有效解决了节水技术产品分散和节水技术改造系统之间的矛盾。

三是验证了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经济可行性。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通过建立“募集资本、集成技术、节水改造、收回投资、长效管理、分享收益”的商业模式,共引入社会资本958万元,按现行水价和节水量测算,预计3年可收回投资成本。试点结果表明,通过分享节水效益支付节水改造成本的商业模式具有经济可行性,可以为社会资本投入节水改造提供有效激励,满足社会资本的趋利性要求,畅通了节水技术改造的资金渠道。

四是合同节水管理商业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一,由节水服务商先投资进行节水改造,获得节水效益后用水单位才支付投资成本,降低了用水单位的风险,调动了改造的积极性。第二,用经济合同的方式明确了合同期运行管理体制,用节水收益优先支付运行管理费用,从根本上保证了长效节水管理机制真正落地。第三,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水污染、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可以从根本上激发节水、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修复的市场源动力,为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节水改造和水污染治理领域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

五、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发展前景

试点合同节水管理模式适用于高校、医院、用水量多的企业,实现了业主与节水服务公司共赢,有利于节水型社会建设。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可拓展到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通过政府购买生态治理投入成本,利用服务公司社会资本和技术,提升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更适用于特殊行业用水大户,如高尔夫球场、洗浴等高耗水特殊行业企业,是开拓高耗水行业生存空间的有效措施;合同节水管理也适用于农业节水领域,将有效地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节水技术应用水平、农田节水能力以及土地粮食生产效率。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注重节水技术创新,将带动节水服务产业大发展,促进稳增长的第三支柱形成;合同节水管理模式促进了节水项目实施,有利于保障国家水安全。□

猜你喜欢

水利部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河南省水权试点顺利通过水利部 省政府联合验收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
水利部召开加快水利前期工作推进会 进一步部署安排2015年水利前期工作
水利部将启动一批重大水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