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程珌入“小人传”正名

2015-03-23汪云霞

文教资料 2015年35期
关键词:交游辛弃疾小人

汪云霞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为程珌入“小人传”正名

汪云霞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程珌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为官一心为民,政绩显著。他现存的文学作品多是反映现实,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辛弃疾、真德秀等忠臣名士与程珌交往甚密,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于情于理将程珌列入“小人传”都是不恰当的。

程珌小人传正名

程珌,字怀古,号洺水遗民。南宋隆兴二年甲申八月二十日生于徽州休宁汊口(今安徽省休宁),淳佑二年壬寅六月十三日卒于汊口,享年七十七岁。嘉定十七年七月,程珌被任命为礼部侍郎,闰八月,宁宗驾崩,丞相史弥远与杨皇后合谋废黜了宁宗所立的皇太子赵竑,立假诏使皇侄赵昀为帝。当时史弥远独揽大权,亲信遍野,同时又得到杨皇后的背后支持,程珌出于对大势的考虑,也参与了密谋废立一事。也正因为此举,后世史家将其列入了“小人传”。如《宋史新编》中说到:“宣尼有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观程珌、李大同第录录,梁成大、李知孝与莫泽号三凶。顾皆躐华阶享不赀之禄。夷考其故,则或以史弥远废立,预其谋也。或以弥远假手,斥异己也。或以乔行简乡曲所昵也。是谓以道乎?否耶。珌与大同为保富贵以没,迨有天幸,成大等,不免廤死,为天下唉。世之士大夫,何乐于为小人也!”①此外,《史质·小人列传》有云:“……是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皆权奸也,以为之魁,尹穑、范同、楼昭、梁成大、程松、陈谦、程珌之徒,皆鄙夫也,而为之附,宰衡可称也,我王可颂也,寿松可名也,济王可弑也,小人至此,文公所谓:琐如蝇虱,纠结如蚯蚓者是也。国家不亡将焉俟哉……”②

由上述史料可知,在后世史学家的眼中,程珌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可是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小人”呢?《史质》有云:“易称小人者阴象也,是故为贪、为诈、为党;贪者功利之心也,诈者矫诬之术也,党者朋比之私也,先之以功利之心,则患得患失,而欲不可穷,饰之以矫诬之术,则伪言伪行,而情不可辨,胁之以朋比之私,则相挤相济,而根不可去。……小人而至于难去,则天下之祸成矣。”由此可知,所谓“小人”即是为贪、为诈、为党之人。但纵观程珌几十年的生平事迹,“小人”的评价是值得反思的。本文试从程珌的政绩、文学成就以及交游三方面出发,将其形象全面客观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为其“小人”身份正名。

一、“三、四十年无此贤太守”

“三、四十年无此贤太守”③是好友真德秀对程珌的评价,从这极高的称赞中我们可以看出程珌的政绩应是十分显著的。程珌于绍熙四年葵丑科进士及第后正式走入政坛,接下来的几十年不论是任职地方官还是在中央建言献策,都一心一意谋实事,深得民心。

光宗绍熙四年五月,程珌由乡荐应试礼部,丞相赵汝愚十分欣赏他的文采,但担心程珌是道学一派,为了避嫌将其列为经科第二名,任命为临安府昌化县主簿。得知结果的程珌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在地方上勤政为民,上书奏请减免税费,减轻人民的负担,同时解决了昌化县大量久拖不决的诉讼案。嘉定二年,程珌荐举为富阳知县,上任伊始,代理知县就将富阳县豪强的姓名登记在册献给程珌。程珌认为“未欲知其名也,使闻而改过足矣。”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故将名册束之高阁,果不其然,一年后打开名册发现那些被记名的豪强没有一个人做出违法乱纪的恶事来。程珌每到一处任职都会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人民的生活。在了解富阳县的实际情况后,程珌颁布了劝农文,帮助当地人民改进耕种技术,提高生活水平。任职地方官的程珌都是这样设身处地的为人民着想,脚踏实地的解决最根本的问题。调任中央后的程珌仍是一如既往的不骄不躁,一心为国为民。嘉定十七年七月,程珌被任命为礼部侍郎。之后出于对政治形式的考虑秘密参与了史弥远的阴谋,但在其之后的政绩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本意仍是为国为民,突出体现在侍读理宗期间所表达出来的治国思想。侍读初期程珌就向理宗阐述了学以致用的观念,认为“三代而来,英君谊辟知以讲学为务者,必以功业见于天下。”希望理宗“既能以讲学为先,必能以躬行为急。凡经训之垂,史册之载,事之涉于事亲者,必反覆讲明,而躬行于宁神养志之间;事之涉于进贤斥佞者,必反覆讲明,而见于观人察事之际;事之涉于严监司牧守将帅之选者,必反覆讲明,而见于博采公言之时。凡事之关于治体,言之涉于教条,必辨明审是而力行之。”④此外,程珌还反复向理宗阐述了亲近君子,远离小人的思想,认为:“圣君出则君子多,庸君出则小人多。”⑤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程珌本人对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有着深刻的认识与区分,他一向推崇的是君子之行,秘密参与史弥远的阴谋实属无可奈何。纵观程珌几十年的政治生涯,功是远远大于过的,仅因为此事就将其人品完全推翻并列入“小人传”太过极端。

二、文学成就

《洺水集》是程珌的代表作,共有六十卷,但后来有不少卷本散轶,目前有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明崇祯元年刊本和清代四库全书本等流行于世。程珌虽然算不上当时的主流文人,但他的作品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各代文人对他作品的评价即可看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珌文宗欧、苏,其所作词,亦出于苏、辛二家之间。中多寿人及自寿之作,颇嫌寡味。至《满庭芳》第二阙之萧、歌通叶,《减字木兰花》后阙之好、坐同韵,皆系乡音,尤不可为训也。”⑥《历代词人考略》:“程怀古《洺水词》,颇多奇崛之笔,足当一重字。”⑦此外,清代冯煦在《蒿庵论词》中也曾说到:“有与幼安周旋而即效其体者,若西樵、洺水两家。惜怀古味薄,济翁笔亦不健,比诸龙州,抑又次焉。”对于程珌的文学成就,后世评价参差不一,但也说明程珌的作品已经得到了后世文人的关注。

程珌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在文学上同样主张文学要为政治服务,他现存的作品多为雅正之作,而无半点儿女情长。程珌个人认为:“翰墨词章,固帝王之能事,然尧舜之文具存,二典寂寥数语,无非冶要,至论书法,则太宗之留意词翰,实在替国削平之后,真宗之锐情文墨,亦在澶渊却敌之余。今日所甚急者,民力未裕,更当择监司,兵力未振,更当选将帅,士习未美,更当明政刑,区区翰墨词章,岂足为陛进。”⑧将文学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

程珌被归为“辛派词人”,共有四十三首词作传于后世,词风明白晓畅,政治色彩浓厚。其中最能展现他个人形象的是怀古和畅言恢复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盒。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稚与刘琨。三附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樽。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词人从多景楼远眺淮河,内心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发出“南北竟谁分”的诘问,其中有对北方故土的怀念,更多的是对当朝统治者软弱无力的控诉。此词从大处着笔,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气势十足,感情十分充沛。通过对诸葛亮,刘琨等历史英雄的歌颂,也将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表达出来。试问,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何以发出如此震撼的爱国呐喊?阅读此词,一个忧国忧民的程珌形象跃然纸上。除词作以外,程珌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文。现存诗共计有一百二十六首,他喜欢以诗言事,认为:“诗非徒作也,有上下风刺之义焉;亦非徒采也,闻之者心戒焉。夫苟如词人之靡,作之而无补,熄先王之泽,采之而不用,则何取于作,抑何取于采哉?”⑨程珌作诗推崇杜甫,曾经说过:“诗难言也,自洙泗圣人既删之后,惟唐杜工部实擅其全。垂今千年,炳炳一日,清新,奇古平澹,专美一家者,至是皆声销芳歇矣。……人谓诗人穷而后工,工何足言哉!人道益深耳。”⑩杜甫是家喻户晓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对他的崇敬不仅表现在诗歌成就上,更多地是其人格魅力。程珌与杜甫二人出发点一致,他们都有着一颗一心为国为民的心,诗歌大多也都是反映现实的作品,以诗言事。阅读程珌的作品,脑中浮现的是一个鞠躬尽瘁的政治文人形象,而无半点小人之义。

三、君子之交

五代后周世宗、宋太祖两朝宰相范质,在《戒儿侄》一诗中有一名言“举世重交游”,可以说是对宋代社会交游现象精辟而准确的概括。宋人交游堪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涉及各阶层、各方面的人群。宋人以各种社会关系结成不同的社交圈,如同学、同僚、师生、同年、世交、姻亲等,均是结成交游的社会基础。宋人交游过程中既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同时也不乏势力之交的以德报怨、落井下石。宋人交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品德的优劣。程珌为官三十多年,不论在地方还是中央都政绩斐然,此外他还是南宋徽州词坛中重要的一员,正是他的种种经历与不同身份使他成为南宋中后期社交圈中十分活跃的人物。他一生交游甚广,有不少名人重臣都与他有着很深的交情,最有代表性的是辛弃疾和真德秀。

1.与辛弃疾的交往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为人豪爽,崇尚气节,一生忧国忧民。程珌自小也就有兼怀天下的雄心,十岁便做咏冰诗:“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莫言此物浑无用,曾向滹沱渡汉兵。”⑪恢复之志溢于言表。程珌与辛弃疾年逾父子,但由于有着相同的志向和抱负,并且在与金人的问题上都主张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二人志趣相投,成为忘年之交。辛弃疾对程珌的影响很大,不仅表现在政治上,也表现在文学创作中,从程珌被后世归为“辛派词人”即可看出影响之深。开禧元年秋,辛弃疾自镇江奉祠回铅山,途经建康府,程珌作《六州歌头》赠予辛弃疾:“向来抵掌,未必总变空。难遍举,质三事,试从公:记当年赋得一丘一壑,天鸢阔,渊鱼静,莫击磬,但酌酒,尽从容。一水西来他日,会从公曳仗其中。问前回归去,已笑白发成蓬。不识如今,几秋风?蒙庄多事,论虱豕,推羊蚁,未辞终。又骤说,鱼得计,孰能通?叹如云网罟,龙伯啖,眇难穷。凡三惑,谁使我,释然穷?岂是匏瓜者,把行藏悉付鸿濛?且从头检校,想见迎公,湖上千松。”用归去之意安慰辛弃疾。二人惺惺相惜,交情深厚。

2.与真德秀的交往

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后改希元,谥文忠,号西山,后世称西山先生,建州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南宋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真德秀为人刚正不阿,一身浩然正气,因不满史弥远专权独断,自请致仕。真德秀十分珍惜程珌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于嘉定十七年一同担任理宗的侍读,从此结下深厚的友情。绍定元年三月,程珌放了外任,真德秀从家乡遥寄书信来道贺:“伏以地称潜府,最雄南服之山川,天惠仁侯,来布东皇之德泽。和声交播,福祉自臻。恭惟某官,以道德入为文章,牧政先爱养,霈然膏雨之苏枯,令肃贪残,迅若雷霆之起蛰,即宣化承流之施设,见调元宰物之规模。愿协泰交,亟归鼎辅,坐使蒸菌之稿,亦蒙吹律之春,德秀适以高门,莫繇贺厦,饮屠苏而醉,已同农亩之人,称兕觥而跻,莫上公堂之寿。”⑫信中真切表达了真德秀对程珌的期望,希望程珌可以有所作为。绍定三年三月,程珌以焕章阁学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从福建返乡途中,经过浦城,真徳秀远赴郊外去迎接他,并发出了“玉堂既去,一路失此贤师帅,其将畴依乎”⑬的感慨,为朝廷失去程珌这样的贤太守而遗憾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德秀和辛弃疾都是家喻户晓的忠臣名士,他们高尚的品德折服了许多人,而二人都与程珌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可想而知,程珌的人品也是值得学习和称赞的。当年参与史弥远的阴谋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施展抱负的空间,仅凭这一点就将其列入“小人传”是有失公允的。

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程珌当年参与丞相史弥远的密谋完全是出于对当时政治处境的考量,他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中央都大有作为,是位勤政爱民的好官,同时为朝廷荐举了大量有用之才。文学上也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他的作品都是源于对现实的感受,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而交游对象也有辛弃疾与真德秀等有气节的人物,种种这些都可以看出程珌在历史上是功大于过的,他的贡献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后世将程珌列入“小人传”是不合理的。

注释:

①柯维骐:《宋史新编》卷158《程珌传》,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4年版,第626页。

②王洙:《史质》卷80《程珌传》,台北:大化书局影印,1977年版。

③《新安文献志》卷94下《宋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致仕新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赠特进程公珌行状》,第574页。

④《全宋文》卷6776《初开讲筵札子》,第250页。

⑤《新安文献志》卷94下《宋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致仕新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赠特进程公珌行状》,第573页。

⑥《四库全书总目》卷200《洺水词》,集部·词曲类存目,第1831页。

⑦孙克强:《唐宋人词话》,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05页。

⑧《新安文献志》卷94下《宋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致仕新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赠特进程公珌行状》,第573页。

⑨陶秋英编:《宋金元文论选》之《程珌文论辑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0页。

⑩《全宋文》卷6784《曹少监诗序》,第383页。

⑪程珌:《洺水集》卷27《七言绝句·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⑫真德秀:《真文忠公全集》卷39《贺程内翰年启》,台北:台湾文友书店,1968年版。

⑬《新安文献志》卷94下《宋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致仕新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赠特进程公珌行状》。

[1]程珌.洺水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唐圭璋.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5]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6]傅璇琮.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8]真德秀.真文忠公全集[M].台北:台湾文友书店,1968年版.

[9]丁鸿杰.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10]辛更儒.辛弃疾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1]黄宽重.四库全书本得失的检讨——以程珌的洺水集为例[J].汉学研究,1984,2(1).

[12]单芳.南宋辛派词人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论文,2007.

[13]王晶.程珌研究[J].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论文,2013年6月.

[14]朱开宇.家族与科举:宋元明休宁程氏的发展,1100-1644[J].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8期,2003年5月.

猜你喜欢

交游辛弃疾小人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郑巢与僧人交游诗歌考
指印小人来了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木勺小人
周乐清戏曲活动及交游考
黄公渚与周至元交游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