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任辅导员工作困境及对策分析

2015-03-22金彦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任辅导员政治

金彦超

(大连民族学院 学生处,辽宁 大连116605)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近年来,高校新任辅导员呈现出数量多,学历高,年纪轻等特点,这使他们具有学习能力强、进入角色快等优势,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劣势:学历高,但专业不对口;工作努力但办法不足,热情有余而经验不足,踏实肯干但研究不足。如何使高校新任辅导员尽快地成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 高校新任辅导员的困境与不足

(1)高学历优势发挥不足,面临着高学历的“尴尬”。高校辅导员招聘门槛逐步抬高,本科院校招聘辅导员一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辅导员的学历水平不断攀升。新任辅导员的高学历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多数高校招聘辅导员最低学历要求也是硕士研究生,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远不能满足辅导员数量迅速增长的需求,因此大量不同学历背景的研究生加入了辅导员的队伍。对于非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辅导员来说,入职以后,投入到日常的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工作内容和自己专业学习经历相关性极低,这就使得高学历面临着无处施展的尴尬。高学历仅仅成为了入职的门槛却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需要,专职辅导员中从事专业课教学的很少,这就使他们面对着放弃了原来的专业的困境。许多新任辅导员感觉完全投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既有对放弃原专业学习的不舍也有对新工作的信心不足。

(2)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工作的实效性较差。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对于新任辅导员都进行岗前培训,辅导员持证上岗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只队伍的整体水平。各高校也针对本校实际定期开展辅导员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总体来讲,新任辅导员的培训多集中于理论修养、心理咨询、学生资助等专项内容,这些专题构成了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框架。相对宏观的培训内容为辅导员的工作明确了思路,但新任辅导员在工作中却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对于新任辅导员来说,他们多是第一次投入工作,对各种基本技能培训的需要极为迫切。新任辅导员的公文写作能力不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盛行的今天,博客与微博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可许多辅导员书写的博文仅是简单的个人工作总结亦或是心情的分享,不仅起不到正面引导的作用还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此外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育活动策划,学生干部培养等具体工作中,新任辅导员都缺乏有效的方法。

(3)缺少工作研究,面临着个人发展的困境。开展工作研究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辅导员岗位忠诚度,增强工作成就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辅导员个人发展来看,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可以走教师系列进行职称评审。开展工作研究是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因此新任辅导员多数非常渴望开展工作研究。但新任辅导员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对于工作的规律把握不足,生活工作节奏没有理顺,每天忙于繁杂的日常工作。在实践中往往依靠学生时代不成体系的经验和感受,处于经验管理状态,缺乏理论的高度,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状态,因此很少有精力再去进行思考与研究。此外,其他专业背景出身的新任辅导员学习经历中很少涉及系统的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缺乏开展研究的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很难针对实践问题开展理论层面上的分析,多数新任辅导员在任职的前两年中很难有研究成果,这就使得他们的个人发展面临着困境。

(4)工作经验不足,工作的主动性差。新任辅导员年纪较轻,容易与学生成为朋友,但由于缺乏经验很多辅导员在与学生关系的处理上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过于亲近或者过于疏远,过于亲近则不利于树立威信,影响日常的教育管理,过于疏远则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由于工作经验不足,遇到一两个“问题学生”会使新任辅导员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难以抽身,特别是遇到心理问题学生,多数新任辅导员会觉得手足无措,自身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在处理学生奖励、资助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新任辅导员的原则性较强但灵活性差,为了实现公平公正,新任辅导员多选择严格执行政策文件的规定,而对于特殊情况缺乏考虑或难以决断,一旦陷入信任危机,新任辅导员容易慌乱,缺乏有效的策略,工作十分被动。

2 个体发展对策

(1)将专业背景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辅导员队伍除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以外,也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思想的引导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和心理健康辅导者的角色。”[2]通过担任指导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参与校外竞赛,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发挥高学历的优势,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经历,对准备考研的学生进行辅导等,来培养学生的认同感。

(2)将理论学习与提升职业技能相结合。新任辅导员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读书看报,掌握网络舆情,了解国家大事。在提高理论修养的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利用工作之余自主学习常用办公软件,PPT 制作,博文撰写技巧等,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充实教育内容,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3)将工作实践与工作研究相结合。新任辅导员要扎实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注重阶段性总结,做到有记录、有思考、有提高,积累实践经验,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科研工作积累素材。对特定问题要开展有针对性、有步骤的研究,以实践工作为科研的基础,以科研促进工作,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4)将探索创新与积累经验相结合。新任辅导员在工作中既要注重创新,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又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请教,多与朋辈交流,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积极实践到自己的工作中。新任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移、前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情况,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规律,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用更多的经历和责任心去弥补经验不足。

3 组织保障策略

(1)在辅导员的选聘和岗位安排上考虑专业背景。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选拔、聘任机制。在辅导员选聘上要适当考虑专业对口,优先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加入辅导员队伍。对于其他专业的新任辅导员,在岗位安排上尽量做到辅导员要与所带学生专业相符,这样不仅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此外,学校应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向年轻的辅导员提供进修机会,鼓励年轻辅导员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在不影响辅导员工作的前提下,鼓励辅导员承担力所能及的选修课程以及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工作,一方面发挥新任辅导员高学历的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增加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真正落实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授课的经历对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加强新任辅导员职业技能的培训。新任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中要适当加入工作方法和技巧的内容,以提高日常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强新任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实现辅导员的“一专多长”,打造在某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的“专家级辅导员”。例如培训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技巧,学生干部培养方法等,真正解决令他们困惑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通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赛事,夯实辅导员的基本功。许多新任辅导员毕业后便又继续在高校工作,几乎没有离开过学校,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严重缺乏,这样对学生的指导难免有失偏颇。因此,学校应该对年轻辅导员加强实践培训,通过挂职锻炼、校外考察、学习交流等活动不断开阔新任辅导员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高校要加强对新任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建立相应的疏导体系,使新任辅导员能够轻松愉快的投入到工作生活中。

(3)创造条件鼓励新任辅导员开展课题研究。高校要为新任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提供时间和精力上的可能性。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职责范围,合理分流事务性工作,学校各部门都必须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使辅导员回归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为新任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进修机会,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夯实工作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新任辅导员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鼓励青年辅导员结合自身的实践开展工作研究。例如设立单独的青年辅导员课题项目,适当放宽要求,帮助新任辅导员树立科研信心。定期举办青年辅导员创新论坛,针对具体工作开展立项研究,充分发挥科研对工作的带动作用。将科研列入辅导员考核项目,督促新任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此外,高校可以建立辅导员研究团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鼓励班导师,任课教师带领辅导员一起参与课题研究,为青年辅导员搭建科研平台。

(4)建立辅导员工作交流的长效机制,探索辅导员导师制。建立辅导员工作交流的长效机制。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辅导员论坛等,加强辅导员间的沟通,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使新任辅导员的工作困惑能够对得到及时的解答和梳理,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展工作。探索建立辅导员导师制。“高校各级领导也应该从学校发展的高度,为这支队伍优化工作环境,规范各种管理提供更好的平台”[3],可以选拔经验丰富的党政干部、理论课教师、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担任辅导员导师,对新任辅导员在工作中给予指导,在生活中给予关心,体现学校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帮助新任辅导员快速成长。编制辅导员工作实用手册。对于多发性,经常性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类,对于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的凝练和提升形成工作案例,编入辅导员实用工作手册,以供新任辅导员学习和交流,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06 年第24 号.

[2]刘景军,徐建华,万慧琳,等. 浅谈大学新任辅导员的角色转换和定位[J].高教研究,2010(10):184 -185.

[3]王杰.关于高校新任辅导员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4(3):72 -74.

猜你喜欢

新任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省审计厅举行新任处长任职宪法宣誓仪式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为新任村干部廉政课叫好
河南省水利厅2016年新任领导成员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反腐败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