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5-03-22陈玉莲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队伍水利工程工程

陈玉莲

(塔城地区水利管理处,新疆塔城834700)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陈玉莲

(塔城地区水利管理处,新疆塔城834700)

我国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分布于偏远地区和农村,其功能主要是为当地的防汛排涝、农田灌溉提供保障和支持,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与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介绍我国小型水利工程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管理与维护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工作中如何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问题与应对;常见问题

1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常见问题

1)管理机制单一。受职能不明确、产权模糊的影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灵活度不足,管理与维护工作的责任和职能不清的问题较为明显。另外,外部竞争压力的缺失更是让管理单位很难形成切实有效的激励和监督制度,无法为此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动力和保障[1]。

2)技术手段落后。受建设年代、后期投入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型水利工程很难实现大中型水利工程“少人值守、无人值班”的管理目标,且大多数地区不具备监测、记录工程日常运行指标的能力,无法为故障诊断、性能完善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不利于事故发生率以及泵站管理费用的降低。

3)市场化水平较低。小型水利工程在机电、电力线路、水泵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较高,而现有的管理人员在专业水平方面往往存在不足,不能为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具有相应资质的科研单位或社会机构很难介入到小型水利工程机电改造、电力线路检修以及水泵性能提升等工作中,社会化分工不明确的问题较为突出[2]。

4)资金投入不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资金的投入力度较小,且存在资金使用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不仅使工程无法得到高水平的管理与维护,而且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

2 对于进一步优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建议

2.1 转变传统观念

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工程事业的强大动力,为此,管理部门首先要明确水利是纯公益事业的观点,明确水利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理念;其次,转变无偿供水观念,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的工作目标。最后,应以有利于水利事业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提升作为日后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切忌出现不顾效益盲目投入的思想倾向。

2.2 完善运行机制

1)明确奖惩机制。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为依据,按照合同内容对相关业务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构建与工作目标完成度、完成质量相挂钩的奖惩机制,以此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2)引入竞争机制。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队伍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并以工作绩效作为职务或职称晋升的依据,在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提高工程管理与维护水平,使工程的使用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提高监管水平。为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开展,应以本单位制定的绩效评价制度为依据,以定期、不定期相结合、巡回、驻地监督相结合等形式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使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得到保障与提升。

2.3 实行“管养分离”

根据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应积极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实现工程维护工作的市场化,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高效、简洁的管理机构。具体来说,就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明确工作责任,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组建管理队伍。同时,根据工程技术需求组建日常养护队伍,以此实现社会专业化维修。

1)运行管理队伍。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队伍主要负责工程检查、调度以及养护和维修队伍的组织、评价与经费管理工作,为了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应形成养护和维修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在确保工作开展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使养护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2)日常养护与维修队伍。小型水利工程技术问题的发生率相对较少,若聘用过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势必会导致管理与维护成本的不必要增加。同时,此类工程大多地处偏远,管理难度较高,容易出现“疏漏”或“死角”。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组建以专职人员为核心、以当地群众为不充的养护队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组建日常养护与维修队伍时应注意确保队伍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以便在汛期能够满足抗洪抢险等的实际需求。

3)专业养护与维修队伍。小型水利工程虽然在技术难度上弱于大中型水利工程,但在电气设备、水泵机组等方面对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仍有较高要求,且多项维护工作均需精密仪器支持。为了节约维护成本,小型水利工程专业养护和维修工作可通过招标、委托等方式选择专业化单位负责,在降低运行管理风险的同时使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

2.4 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的投入力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的整体水平,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各地相关管理机构要减少工程的管理与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应结合本地实际,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以便为当地农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提供有效保障。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多数小型水利工程目前都已经十分陈旧,虽然对管理和维护资金的要求不断提升,但由此产生的效益却不断下降。对于此类工程,应派遣专家组对其进行测评,若确无继续投资的必要应予以放弃,在原址或另外择址修建新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以此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工作目标。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主管单位也应做好财务监管工作,一方面,应赋予管理单位以财务自主权,以提高各项工作开展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主管部门也应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核查,一旦发现违反财务纪律的问题,应及时根据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惩。

2.5 其他工作

1)做好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是决定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对此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保障作用。为此,主观部门应结合工程的技术需求积极举办经验交流、继续教育、职工培训等活动,从而实现职工技能和管理水平的更新与提升。

2)加大技术投入。管理部门应根据历年管理与维护费用的投入情况,或参考同类工程的经费定额划拨适当额度的技术经费,用于引进先进技术或精密设备。虽然小型水利工程对于“少人值守、无人值班”的实现尚需时日,但通过必要的设备引入,却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工程日常运行的重要数据进行监测和记录,此举不仅可以为工程日后的性能完善提供数据依据,也可使故障诊断更具实效性,从而为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多保障。

3 结 语

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相关主管单位应注意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程管理与维护的实际需求实现市场化运作,并积极采取“管养分离”的全新运行模式,以便充分发挥竞争、监督机制以及合同管理的作用,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使工程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1]刘艳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05):49-50.

[2]王虹,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05):96-97.

F426.91

C

2014-10-31

陈玉莲(1980-),女,河南夏邑人,工程师。

1007-7596(2015)06-0173-02

猜你喜欢

队伍水利工程工程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子午工程
工程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工程
工程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