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若镜:论庄子体道的镜子思想

2015-03-22王永豪

东岳论丛 2015年3期
关键词:圣人庄子镜子

王永豪

(中国石油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用心若镜:论庄子体道的镜子思想

王永豪

(中国石油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庄子的理想人格与理想国分别是至德之人与至德之世,其实现前提是内心达到无欲望撄扰的虚静状态。以虚静之心观物,和镜子成像一样:镜子成像的前提是“虚”、“静”,只将外物毫无偏私地呈现;体道者用心若镜,使自己的精神达到一种虚空澄明,纯净旷达的状态,排除思想中的杂念和欲望,对外物不进行价值判断,因此万物众生平等,人与世界和谐相处。

至德;虚静;镜子

庄子在对“人性”和“世界”独特理解的基础上,在继承老子,反对儒墨各家的过程中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就人性角度而言,庄子追求的是一种放德而行、自然而然的人性观。《庄子·天道》云: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庄子·天道》)

成玄英把“放德而行”理解为“放任已德而逍遥行世”,成氏疏曰:“有识禽兽,无情草木,各得生立,各有群分,岂资仁义,方获如此”,“放任已德而逍遥行世,顺于天道而趋步人间,人间至极妙行,莫过于此也。”①(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80页。宋林希逸把这种天地万物的“德”称为“自然之造化”、“自然之道”,放德而行就可以达到人生极至:

欲使天下无失其所养,则天地之间,物物皆有自然之造化,何可容力!但当依放自然之德,循行自然之道,能如此已为极矣,故曰“已至矣”②(宋)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道”是天地间的总规律,“德”是所有个体在这一个大的规律里面所独有的个体特点。“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得”,“自得”之意。万物自得而生,外不借助于他物,内不借助于自我,不知所以产生而产生,这样才符合万物自身生存规律。庄子注重“天地”、“日月”、“星辰”、“禽兽”、“树木”以及人等个体的固有运行生存规律,万物只有不违背其自有规律,做到适性生存,则可以达到逍遥自在的生存状态。

“放德而行”就是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顺从生命的本质而立身行事,这样就能保持内心的逍遥自由。拥有“德”,保证自己的“德”不受外物损害是物我关系中人不役于物并不被物役的保证。拥有最高“德”的人,也就是体悟“道”的人,其生命力最旺盛,对生命的把握最准确,具有抵御一切外在祸害的能力。正如《庄子·秋水》篇云:

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庄子·秋水》)

就世界角度而言,如果能实现万物适性,众生平等,那么则可以达到“至德之世”。

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庄子·马蹄》)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

人顺应自己本性就可以逍遥生存,世界则可以实现至德之世。但庄子也深刻认识到,世俗芸芸众生被利益蒙蔽,被欲望牵引,失去本真的人性,精神陷于不自由状态。《庄子·齐物论》: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鬬。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庄子·齐物论》

庄子叹息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齐物论》)避免这种悲哀,寻回失落的本性,实现理想的至德之世的根本的方法是“心养”。 《庄子·在宥》曰:

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黜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庄子·在宥》)

庄子认为,现世是败坏的,由于人受欲望驱使,种种不正当做法使得宇宙“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灾及草木,祸及止虫”,而要想达到“万物云云,各归其根”的理想状态,只有通过“心养”。“心养”就是养心,即摒弃思虑,清心寂神。忘却形体,废弃智慧,把伦理与欲望一起遗忘,找回原始自我,回归自然本性,最终实现至德。所以在庄子那里,“心养”是现世通向理想社会的途径。

庄子把人与自然相谐、物我齐一的状态看作自由逍遥状态。取消物我对立,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道”相融合的具体方法是“心养”。在《人间世》篇庄子借孔子之口,以重言的方式提出与“心养“内涵完全相同的另一种做法:“心斋”。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本段文字在庄子思想中意义重大。通过“心斋”,排除思想中的杂念和欲望,使自己的精神达到一种虚空澄明,纯净旷达的状态,这种状态亦即“气”。 徐复观指出:“气,实际只是心的某种状态的比拟之词,与老子所说的纯生理之气不同。”*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徐复观文集》(第3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陈鼓应亦言:“在这里‘气’当指心灵活动到达极纯精的境地。换言之,‘气’即是高度修养境界的空灵明觉之心。所以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虚而待物者’显然是指‘心’而言。”*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0页。自由必先修身,修身重在修心。

徐复观在其《中国艺术精神》中陈述“心斋”、“坐忘”都是一种虚空澄静状态,只有超越欲望之情,才能与万物相通,人只有全盘呈现其真性情,才能实现精神自由:

庄子以虚无言德,以虚静言性言心,只是要从欲望心知中解脱出来;而虚无虚静的自身,并不是没有作用。正相反的,从超脱出来之心所直接发出的作用,这是与天地万物相通的作用。庄子的忘知去欲,正因为知与欲是此一作用的障蔽。他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实际乃是由性由心所流出的作用的全般呈现。*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忘知去欲可以让主体与天地万物相通,叶维廉解释这种相通是区别于“以我观物”的“以物观物”,二者有以下区别:

前者以自我来解释“非我”的大世界,观者不断以概念、观念加诸具体现象事物之上,设法使物象配合先定的意念;在后者,自我溶入浑一的宇宙现象里,化作眼前无尽演化生成的事物整体的推动里。去“想”,就是去应和万物素朴的、自由的兴现。前者“倾向于”用分析性、演绎性、推论性的文字或语态,“倾向于”用直线串连、因果律的时间观,由此端达到彼端那样刻意使意义明确地发展和明确地界定。后者“倾向于”非串连性的、戏剧出场的方式,任事物并发直现,保持物物间(使读者能自由换位换观点的)多重空间关系,避免套入先定的思维系统和结构里。重视“以物观物”的道家美学,是要尽量消除由“我”决定的类分和解说,而同时肯定事物原样的自足,诗人仿佛已化作事物的本身。*叶维廉:《比较诗学》,台北: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100-101页。

“以物观物”就是排除概念、观念对人的框限,避开知识、欲望对人的干扰,让人与物相谐,“诗人仿佛已化作事物的本身”,使自然自由的呈现。以这种空明、虚无的心态观物就可以物我齐一,达到至德。

老子曾把圣人观照世界的心灵比喻为镜子。圣人观察世界就像镜子映照外物,所以圣人能客观公正。《老子·第十章》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高亨注说:“览、鉴古通用……玄者,形而上也,鉴者镜也……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鉴。”*高亨:《老子正诂》,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影印1943年开明书店影印本,第24页。老子强调,清除内心的种种欲望杂念,把自己的心打磨得像镜子一样去观照世界,对世界的认识就能没有偏私,就能毫无瑕疵了。

庄子也把心斋以后的心灵比作镜,同时又以水作喻。对于镜来说,映在其中的万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亦即是“齐”的。镜子不会对外物进行价值判断,不会因外物的不同而改变其镜像。

《庄子·应帝王》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郭象注“用心若镜”曰:“鉴物而无情。”*③④⑤⑥⑦⑧(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09页,第309页,第309页,第309页,第309页,第309页,第148页。成玄英疏云:“夫悬镜高堂,物来斯照,至人虚应,其义亦然。”③郭象注“应而不藏”曰:“来即应,去即止。”④成疏曰:“夫物有去来而镜无迎送,来者即照,必不隐藏。亦犹圣智虚凝,无幽不烛,物感斯应,应不以心,既无将迎,岂有情于隐匿哉?”⑤郭象注“胜物而不伤”曰:“物来乃鉴,鉴不以心,故虽天下之广,而无劳神之累。”⑥成疏曰:“夫物有生灭,而镜无隐显,故常能照物而物不能伤。亦犹圣人德合二仪,明齐三景,鉴照遐广,覆载无偏。用心不劳,故无损害,为其胜物,是以不伤。”⑦也就是说,圣人睹道不以一己之私心分割宇宙整体,宇宙万物在至人心中的感受如同物像在镜中的自然映象,将外物在心中原样呈现。镜子对外物的映照不会掺杂自己的情感好恶,而尊重外物的自有规律,这和透过圣人的眼睛看世界相类似。

以镜观物就是让事物的本然状态呈现,这是一种不被撄扰的状态,照出的是一个未被分割的世界。以镜观物和圣人睹道有两点相通:“虚”与“静”。

首先,镜子成像的前提是“虚”。 对于镜子来说,如果想要成像,必须保证镜面洁净无尘:“鉴明则污垢不止。止则不明也。”(《庄子·德充符》)镜子上不能有污垢,喻人心不能有先见之私念。这也正是“道”的特点:“虚”。

通过“心斋”所达到的“气”是一种“虚”的状态,“虚”是“心斋”的本质表现。“虚”与“道”相关联——“唯道集虚。”(《庄子·人间世》)郭象注曰:“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成玄英疏云:“唯此真道,集在虚心。故如虚心者,心斋妙道也。”⑧曹础基解释说:“气其实不能听亦不能与外界接合,无声无虑,所以是虚的,虚就能接纳万物,但唯有道才能集结在空虚之中,因为道本身也是虚的。”*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页。此气之所以“不能听”是因为该“听”是有心之听,带有太多先入为主的偏见。实现“心斋”就能物我齐一,心灵不受外物干扰,精神超然物外。此时万物融合没有界分,正是那没有匮乏的最初状态。

庄子宣称:“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曰:“观察万有,悉皆空寂,故能虚其心室,乃照真源,而智惠明白,随用而生。白,道也”,“言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心,亦能致吉祥之善应也。”*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1页,第459页。也就是说,观照那个空明心境,只有空明的心境才可以聚集福善,实现与大道同行。另外,镜像与实物等大,隐喻了圣人观物对外物没有分割,这是圣人体道的效果。

其次,圣人观照万物的另一个前提是“静”。“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庄子·刻意》)“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能止众止。”(《庄子·德充符》)古人常以水为镜,但只有静止的水才可以作镜面反射。唯有静止之水方能照人。静止的水才可以使物像不扭曲,保持其有面貌。流水之心被欲望所撄扰,而心如止水则能保持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客观公正。唯有圣人才可以内心纯静。静如止水,自然可以临照他物。

《庄子·天道》云:“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成玄英疏云:“夫水,动则波流,止便澄静,悬鉴洞照,与物无私,故能明烛须眉,清而中正,治诸邪枉,可为榫的,纵使工倕之巧,犹须放水取平”;“夫圣人德合二仪,智周万物,岂与夫无情之水同日论邪!水静犹明烛须眉,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是以鉴天地之精微,镜万物之玄赜者,固其宜矣。”庄子以水作喻,水可以明烛须眉,清而中正,圣人精神则可以鉴天地之精微,镜万物之玄赜,其前提条件都是“静”。庄子以物质喻精神,指出二者异曲同工之妙。

庄子以水喻镜,如果水不能静止则不能成像,静止的水面是一个平面,“平”也暗示出圣人观物睹道之心的公平中正,没有情欲扰怀,没有一己之偏。这是圣人体道的状态。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天道》)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无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庚桑楚》)

徐复观分析在静的精神状态下知物,可以知物而不为物所扰动。知物而不为物所扰动的情形,正如镜之照物,可以做到“不将不迎”:

“不将不迎”,这恰是说明知觉直观的情景。其所以能“不将不迎”,一是不把物安放在时空的关系中去加以处理。因为若果如此,便是知识追求因果的活动。二是没有自己的利害好恶的成见,加在物的身上;因为若果如此,便使心为物所扰动,物亦为成见所歪曲。心既不向知识方面歧出,又无成见的遮蔽,心的虚静的本质便可以呈显出来。*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虚静之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明”,是不被知识侵害的宇宙本原状态,而这种“明”,是一种与宇宙万物相通的能力,所以此“明”即能洞悉宇宙万物之本质。庄子“虚”、“静”思想旨于老子,老子重视“虚”与“静”, 老子要求,求道者要把致虚和守静的功夫做到极致:“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16章》)陈鼓应宣称:心灵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与外界的扰动,而使得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时时做“致虚”“守静”的功夫,以恢复心灵的清明。“虚”,形容心灵空明的境况,喻不带成见。*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4页。正所谓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庄子追求的是万物万象质样俱真地自由兴发、自由涌现的“至德之世”,这是一个未被知识分割的没有价值判断的物我混一的无言世界。庄子之所以对“未知有物”的“古之人”极力赞扬,以及老子大力呼吁“复归于婴”,就是想回归那个已失落了的人与外物相谐的“至德之世”。叶维廉指出,“‘古之人’,在浑然不分、在对立与分极的意识未成立之前,儿童,在天真未凿的情况里,都可以直接地感应宇宙现象中的具体事物,不假思索,不藉抽象概念化的程序,而有自然自发的相应和。”*叶维廉:《比较诗学》,台北: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98页。普通人因为受了世俗的局限,把抽象的思维系统强加在其自然天放的本性之上,便失去了“放德而行”的能力。人类只有破除世俗的牢笼,打破知识的羁绊才可以保持自由自在的天性,才可以逍遥而行。钱钟书曾把知识、范畴及概念等比喻成“鱼化石”,这些概念由最初的物我齐一渐渐变成统治人心的异己力量:

人类最初把自己沁透了世界,把心缵进了物,建设了范畴概念;这许多概念慢慢地变硬变定,失掉了本来的人性,仿佛鱼化了石。到自然科学发达,思想家把初民的认识法翻了过来,把物来统治心,把鱼化石的科学概念来压塞养鱼的活水。*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04页。

鱼化石的比喻揭示各种范畴概念最初是人们对世界的诗意的认识,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些比喻、象征之中。由于教育将这些认识固定化、模式化,从而形成僵化的制度,最终成为统治人自身的异己力量。

因此,要想真正呈现整个宇宙自然的本性,只有忘掉被知识、语言固化的各种范畴、概念及以规章制度,透过“心镜”去观望、把握这个宇宙,才可以与“道”为一,让宇宙自然本真状态活泼泼呈现。

[责任编辑:杨晓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无言的消遥:论庄子哲学思想对生存层面及语言层面的关注》,项目编号:10CX04006B。

王永豪(1973-),男,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B223.1

A

1003-8353(2015)03-0112-04

猜你喜欢

圣人庄子镜子
神奇的镜子
空镜子
官场圣人范仲淹
他者的镜子
官场圣人范仲淹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