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恐惧的教育功能及其限度

2015-03-21

关键词:恐惧事物危险

章 乐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7)

论恐惧的教育功能及其限度

章 乐

(南京师范大学 道德教育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97)

恐惧是人类在感知或想象到具有危险性的事物不断接近时,产生的一种伴随着强烈的紧张和不确定感的情绪,它不仅受事物的自然属性影响,而且还受事物的文化属性影响。恐惧是一种消极情绪,我们一般都对其做消极理解,其实,恐惧也有积极意义。对于教育而言,在特定的条件下,恐惧常常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提升人的安全意识;促使人增强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孵化社会性的情感;孕育勇敢的品质。尽管如此,要想实现恐惧的这些教育功能,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恐惧在教育中的三个限度:其一,教育中所引发的恐惧要适中;其二,儿童所恐惧的事物要合理;其三,不能让年幼的儿童感到恐惧。

恐惧; 教育功能; 限度

一、理解“恐惧”

对于恐惧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几乎每个人有过恐惧的体验,但是要说清楚恐惧是什么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而言,对恐惧的理解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人恐惧时有怎样的体验;其二,何种事物会引起人的恐惧;其三,人为什么会恐惧。

(一)恐惧时有强烈的紧张和不确定感

一般说来,恐惧不是一种推动我们对待感受对象的积极情绪(力求接受它,喜欢它,热爱它),而是一种力图保护自身免受有害事物侵扰的消极情绪。不过,在特殊情况下,人也会主动寻求一定的恐惧,来获得消遣,如观看恐怖电影。当人恐惧时会产生一定的主观体验,“这种心理感受恰恰构成恐惧的‘骨干核心’,若没有它,恐惧只不过是一种生理或生化反应而已”①。那这种主观体验究竟是怎样的呢?其一,强烈的紧张感。沃尔顿从词源角度描述了这种主观体验,他说道,“恐惧”源于古撒克逊语,除了害怕和担心的意思之外,它还暗指某种不明之物在前方等待着我们②,这意味着,恐惧混杂着一种要被伏击的感觉,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紧张。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恐惧的紧张维比其他情绪都要高。其二,强烈的不确定感。亚里士多德曾说道,没有人会畏惧他自认为不会遭遇的事情,而那些自认为业已遭受过所有怕人的苦难遂而对未来漠不关心的人也不复有所恐惧③。换言之,恐惧中一定包含了某些希望,因为完全没有希望那是绝望,相反,完全是希望那是信心。正因如此,人在恐惧时才会体验到强烈的不确定感,即对结局感到不确定。

(二)引起恐惧的事物具有危险性且不断接近

什么样的事物会引起人的恐惧呢?亚里士多德曾认为,引起恐惧的事物必须是能造成巨大的痛苦并且是近在咫尺的,“人并不对一切灾祸感到恐惧……而只是对那些将会导致极大的痛苦与毁害的灾祸感到恐惧,而且只在这些灾祸显得并不遥远而是近到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因为人们并不害怕十分遥远的灾祸”④。海德格尔则更加清晰地概括了恐惧之物的特征:其一,具有明确的威胁性,或与威胁性有着明确的因果联系,并且不受人所控制;其二,它不仅不遥远,而且还在不断接近;其三,即使它最终并没有发生,但在此之前,它发生的可能性确实客观存在着,而且正是这种可能性加剧了恐惧⑤。从亚里士多德和海德格尔对于恐惧之物的描述可以看出,一个会引起人类恐惧的事物,不仅它客观上要具有一定危险性,并且这种危险性还要让人感知或者想象到它在不断地接近。

(三)恐惧产生于对危险的感知或想象

人类会产生恐惧不仅有客体的原因,而且也有主体的原因。其实,只有当人意识到(感知或想象)危险时,才会产生恐惧。人为什么能意识到危险呢?其一,人有意识危险的生理结构。生理学已表明,恐惧感产生于类扁桃体,其受损的人,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会恐惧。其实,仅从生理层面看,人和动物的恐惧是相同的,它仅仅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因此,在婴幼儿身上能看到类似于动物的“惊吓模式”。其二,不同于动物的恐惧,人类的恐惧还会受到认知的影响。因此,人不仅会对直接感知的事物产生恐惧,也会对想象的,并不真实存在的事物产生恐惧,例如,对鬼怪的恐惧。史文德森就说道,“正因为我们是符号的动物,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所以能感知到的恐惧比任何动物都多”⑥。其实,从心理层面更能清楚地理解人为什么会意识到危险,进而产生恐惧。因为人有自我意识,所以他会把某些具有威胁性的危险与自身的存在联系起来,并预测可能的结果,在联系与预测中,人意识到了危险,而恐惧就产生于此。其三,如果说生理层面表明恐惧仅是一种本能,心理层面表明恐惧为人所独有,或者说人的恐惧有其特殊性,那么文化层面则表明,人的恐惧还依赖于社会文化。史文德森甚至认为,“大体而言,恐惧是一种受文化影响的‘习惯’”⑦,换言之,人的恐惧不仅受事物的自然属性影响,而且还受事物的文化属性影响,例如,学生害怕考试失败,产生恐惧的预期,是由明显的或隐蔽的社会性后果所决定的。

综上所述,恐惧是人类在感知或想象到具有危险性的事物不断接近时,产生的一种伴随着强烈的紧张和不确定感的情绪,它不仅受事物的自然属性影响,而且还受事物的文化属性影响。

二、恐惧的教育功能

恐惧是一种消极情绪,我们一般都对其做消极理解,其实,恐惧也有积极意义。对于教育而言,不少教育家在谈及恐惧时,也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一方面,他们都希望人类可以摆脱“恐惧的心态”,即对任何东西都极易感到恐惧的内在状态。另一方面,他们也都希望人类可以学会某些合理的恐惧。这是因为在某些条件下,恐惧也能发挥教育功能。

(一)提升人的安全意识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恐惧,人类才能避开自然界的强敌和不利环境生存下来。所以,乌申斯基曾说道,虽然“恐惧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情感……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恐惧的情感保护我们免遭多少危险、对危险的惧怕又多么增长了人们的理智,我们就会称恐惧的情感也是一种防护性的情感”⑧。不仅如此,对未来事变的恐惧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即让人未雨绸缪,斟酌行事。修昔底德就曾说过,在恐惧影响下所采取的步骤往往是最安稳的步骤。尽管战士们应当时刻保持勇敢的心灵,然而为了行动的成功,他们也应策划周全,戒慎戒惧,犹如自己身临险境一般⑨。从这个意义上说,恐惧能够提升人的安全意识。

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恐惧之所以能够提升人的安全意识是因为:其一,恐惧可以加深人对于危险的记忆。米列尔的实验表明,不仅我们的意识,而且还有肉体(确切地说,是我们的“无意识”部位)都能记住我们曾经感到过恐惧的条件。正因为恐惧加深了对危险之物或情境的记忆,才让我们对曾经遭遇的危险变得警觉,并敬而远之。比如,“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人们就再也不会只相信铆合在一起的几千吨钢板的坚固性,而不听预告在冰水水域里行船。其二,恐惧能让人在信息不充分,无法为此做出全面周到决定的情况下采取积极的行动。这是因为,恐惧可以让人的所有感觉器官的作用更加敏锐,可能发现或甚至预见微小的危险征兆⑩。生理学的研究也表明,类扁桃体(产生恐惧的生理器官)受损的人,面临生命威胁也感觉不到恐惧,从而无法察知危险,便不会采取适当的措施转危为安。广义地看,恐惧能够提升人的安全意识是因为情绪有利于人类认识世界,离开情绪的帮助,很多信息我们便无法感知,没有情绪“在场”,所做出的决定往往是不理智的。

(二)驱使人增强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

恐惧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情绪,当人遭受恐惧之时,就必然要试图消除恐惧,而消除恐惧的重要途径就是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并增强把握事物的能力,因此,恐惧就成了人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重要动力。杜威曾说道,人生活在危险的世界中,便不得不寻求安全。人寻求安全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试图同他周围决定着他的命运的各种力量进行和解;另一种途径是发明许多艺术,通过它们来利用自然的力量,人就从威胁着他的那些条件和力量本身中构成了一座堡垒。前一种途径最终产生了宗教,后一种途径最终产生了科学。从这个角度说,人类的文明就起源于人类对世界中危险的恐惧。

恐惧不仅“逼迫”而且还“吸引”人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增强把握事物的能力。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恐惧的事物会产生非同寻常的吸引力。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以及斯宾诺莎等人都声称恐惧总是伴随着希望;克尔凯郭尔也认为,恐惧是一种矛盾、歧义的情感。正因为恐惧具有双重性质,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那些让人产生恐惧的事物也会产生非同寻常的吸引力。纽曼就指出,“恐惧在化学成分上与好奇心较为接近——因而许多所谓恐怖的事物对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恐惧的心理学分析也表明恐惧中还包括较多兴趣和惊奇成分。史文德森认为,恐惧使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没有了它,生活会很无趣。所以,我们一方面千方百计逃避任何可怕的事物,但另一方面又对恐怖题材情有独钟。从这个角度说,人在体验恐惧之时不仅打破了日常生活的“无聊”,而且还促使他们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增强把握事物的能力。

(三)孵化社会性的情感

对自然的恐惧,让人类团结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团体,以此应付自然界中的危险,而这些团体就是人类社会的雏形。亚里士多德早在《政治学》中就指出,共同的恐惧有助于城邦公众的团结。霍布斯更是明确地指出,恐惧既是公民社会得以建立的唯一源泉,也是公民社会得以继续足以依恃的唯一途径。他甚至还指出,“恐惧能帮助一个已经丧失了道德语言和政治代码的社会重新建立一套道德语言和政治代码”。约纳斯和鲍曼等人就论述了恐惧对于当前这个“亲近的道德”丧失时代的伦理意义,他们指出,恐惧将成为“责任伦理学”的关键。因为,只有当人对道德冷漠和无所约束的行为后果产生巨大恐惧之时,他们才可能自我约束,从而承担起对于他人和未来的责任。

恐惧除了可以孵化以上这种狭义的社会性情感,即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与道德感,恐惧还可以孵化某些广义的社会性情感。其一,恐惧具有警醒的作用,并能孵化悲剧感。对自然灾难的恐惧能让人真切地体验到人类的渺小、生命的脆弱以及他人的苦难,并激发相应的助人行为;对他人的悲剧所产生的恐惧,则会使人摒弃对日常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的简单化看法,使人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愚昧与过失。这种对自然和人性的敬畏之心就是悲剧感,它绝不是放弃人的主体性,相反它更突显了人的主体性,因为当人在内心接受了人的脆弱性与有限性之时,他们才真正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尼采曾指出,俄狄浦斯的悲剧表明,当人失去恐惧之后,人就会走向自己的灭亡。同样,现代人失去了对上帝的恐惧,在杀死上帝之后,自己也死了。这是因为他们彻底相信了理性启蒙的教导,“人类历史发展和绝对知识能够克服悲剧,理性的狡计最终能够解决一切”,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限制人,“结果知识驱除了魔幻,人却发展成了非人,像俄狄浦斯那样行为,并引致了人类的灾难”。相反,如果人还有恐惧,就不会过分相信人的理性与知识,而是相信人应该有一种明智。其二,恐惧具有唤醒的作用,并能孵化羞耻感。对不道德的想法、言词以及行为的恐惧,能够把人从麻木不仁中唤醒,激发人的羞耻感。所以,亚里士多德曾说道,“对耻辱感到恐惧的人是公道的、有羞耻心的人,对耻辱不感到恐惧的人则是无耻的人”。罗宾也认为,“有了恐惧的武装,自我所增强的勇气不但可以抵御海内外敌人,更重要的是抵御使人在惨兮兮的麻木中消亡的内在倾向”。

(四)孕育勇敢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曾认为,“勇敢是恐惧与信心方面的适度”,“在恐惧上过度是怯懦,而在信心上过度则是鲁莽,并且勇敢与引起恐惧的事物的相关程度更大一些。因为,在引起恐惧的事物面前不受纷扰、处之平静,比在激发信心的场合这样做更是真正的勇敢”。他还进一步认为,“勇敢的人是出于适当的原因、以恰当的方式以及在恰当的时间,经受得住所该经受的,也怕所该怕的事物的人”。包尔生则说道,勇敢是“出于保持基本善的需要而抵制对于疼痛和危险的本能恐惧的道德力量”。看来,虽然勇敢与恐惧相关,但勇敢并不是不恐惧,而是为了美好的事物和价值而克服恐惧。什么都恐惧,那是懦夫,什么都不恐惧,那是莽汉,而勇敢者则是该恐惧的时候恐惧,不该恐惧的时候则战胜恐惧。

恐惧之所以能够孕育勇敢的品质,是因为勇敢的品质产生于超越恐惧的过程,人只有经受住了恐惧的考验,才能谈得上勇敢,甚至可以说,没有恐惧,就没有勇敢。人类所生存的世界始终充斥着种种危险,所以对人类来说,恐惧这种古老的情感一直如影随形。作为一种本能性情感,恐惧能够帮助人规避危险,使人安全地生存下去。正如前文的分析,动物也有恐惧的本能,正是这种本能帮助动物“觉察”即将到来的危险以便迅速逃离。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从来都不会被本能所完全控制,囿于本能、只按本能要求活动那是动物的状态,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能够超越本能。如果完全顺应本能,一有危险就恐惧、就逃跑,恐怕人类也不会在地球上生存、发展并达到今天这样一个高度。恐惧作为一种本能是对人的保护,而超越恐惧作为一种意志努力则是对人性的一种提升。从这个角度说,人每一次经受恐惧的挑战,都是孕育勇敢品质的契机。

三、恐惧在教育中的限度

虽然恐惧具有一定教育功能,但要想实现恐惧的这些教育功能,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恐惧在教育中的三个限度。

(一)教育中所引发的恐惧要适度

恐惧毕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如果在教育中使用不当,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教育中所引发的恐惧一定要适度。其一,避免恐惧过度。在教育中,恐惧不能发挥其教育功能,往往是因为教育中出现了超出儿童所能承受的恐惧。恐惧过度的重要表现就是恐惧变成一种弥散的心态,即“恐惧的心态”,它是一种对任何东西都极易感到恐惧的内在状态。如果说恐惧是一种情绪,那么“恐惧的心态”就是一种“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往往是综合性的,会影响作为整体的世界,情绪则不尽然,情绪往往指向具体的对象。此外,情绪状态往往也会比情绪持续得更久。当恐惧成为“恐惧的心态”时,一个人就会不断地夸大生活中的危险,自我制造恐惧,最终回避一切挑战,从而表现出怯懦。如果说道德是指向他人的,那么当一个人具有了“恐惧的心态”,就很可能因为顾忌他人的危险性,进而转向关注自己,变得自私而冷漠。因此,在教育中避免恐惧过度,就是要避免儿童形成“恐惧的心态”。

其二,避免恐惧不及。恐惧不及的重要表现就是对其一切危险都麻木漠然,不感恐惧。如果儿童对任何事物都不惧怕,他就会显得不正常和迟钝。洛克曾说道,“假如我们见了灾难不知道害怕,对于危险不能做出正确的估计,却漫不经心,不管它是什么危险,不管有什么用处或结果,甘冒危险,这不是一个理性动物的果断的表现,只是一种兽性的狂暴而已”。其实,如果儿童对一切危险都麻木漠然,不感恐惧,那么他的生存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实现恐惧的教育功能了。

(二)儿童所恐惧的事物应合理

人类的恐惧不同于动物的恐惧,因为人类的恐惧不仅受事物的自然属性影响,还受事物的文化属性影响,因此,人类所恐惧的事物就存在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在教育中,要想发挥恐惧的教育功能就必须让儿童学会恐惧该恐惧的事物,而不恐惧不该恐惧的事物。如何判断所恐惧的事物是否合理呢?亚里士多德曾指出,“诚然,我们对所有坏的事物都感到恐惧,如耻辱、贫困、疾病、没有朋友、死亡,但是并不是这些恐惧都是应当的”。对贫困、疾病,“总之对不是由于恶也不是由于我们自身而产生的坏事物,当然不应当感到恐惧”。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指出了儿童所恐惧的事物是否合理的两个标准:其一,儿童该恐惧的事物必定要是坏的事物;其二,这些坏的事物又是由于恶或自身原因所引起的。

比如,教育应该引导儿童对当今技术的失控性发展感到恐惧。因为,在当前技术所召唤出来的“祛魅”的世界中,“是什么”已经具有对“应当是什么”的权威性。在这种条件下,设定目标的权力已经转让给当前使事情发生的能力。如果某件事能够做,那么在地球上或者在天堂里就没有权威人士有权禁止它的发生。然而,正因如此,技术才无所限制的发展,不停地制造出新的事物,最终制造出了许多足以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的事物,比如核武器。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人不能对此产生恐惧,那么人就很可能毁灭在自己手里。

(三)不能让年幼的儿童感到恐惧

让儿童适应或者学会一定的恐惧必须考虑年龄的因素。因为,儿童在受保护的气氛中迈出其人生的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将来与危险做斗争的能力。如果幼儿在早期不能获得安全感,那么他今后也很难形成安全感,但是,如果一直让儿童处于过度的保护之中,不让其了解人生是充满了不安全,他也不能形成新的安全感。博尔诺夫曾划分了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儿具有安全的初始状态,气氛纯真而信任;第二阶段,这一封闭的世界被打破,人经过危难,体会到自身的存在非常不安全,并产生孤立无援的失落感;第三阶段,产生重新建立起自己生活保障、重新在世界上获得可靠的立足点的需要。因此,在他看来,在儿童早期,尤其幼儿阶段让他们产生恐惧是不恰当的,只有在他们具有安全的初始状态的基础上,才是恰当的。洛克在谈到儿童的“懦弱”问题时,也认为让儿童接触畏惧的事物应该分阶段。第一步,在当儿童年幼的时候,极力使他们避免一切惊吓。不要使他们听到任何可怖的谈话,也不要使他们看到可怖的东西,受到惊吓。第二步就要逐渐使儿童习惯于他们所畏惧的事物。但是你在这里须得格外当心,这种方法不可急于采用,也不可用得太早,否则毛病不仅不能治好,反而会加重的。心理学也表明,恐惧的天然诱因在儿童早期的出现,这时儿童应受到成人的刻意保护,使他们有更多的欢乐和成功的机会,培养他们勇于进取和富于自信。

注释

①⑩尤里·谢尔巴特赫:《恐惧感与恐惧心理》,刘文华等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第101页,第109-112页。

②斯图亚特·沃尔顿:《人性:情绪的历史》,王锦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③④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4-95页,第92页。

⑤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64页。

⑧康·德·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下卷)》,张佩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81页。

责任编辑 曾新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Fear and Its Limitation

Zhang Le

(Institute of Mor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210097)

Fear is a kind of negative emotion, so we usually see the negative aspects about it. Actually, fear also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the particular case, fear often has some educational functions, such as enhancing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people, encouraging people to promote the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ings, incubating the social emotion, and cultivating the quality of brave. However, to realize thes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fear, we must recognize the limitation of fear in educational: First, fear triggered in education should be moderate; Secondly, the objects of fear should be reasonable; Thirdly, we can’t let young children feel fear.

fear;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fear; limitation

2015-04-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风险社会的道德教育”(CEA140167)

猜你喜欢

恐惧事物危险
美好的事物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喝水也会有危险
奇妙事物用心看
拥挤的危险(三)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