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企业资质标准下注册建造师的现状分析

2015-03-21刘玉龙

河南建材 2015年4期
关键词:企业资质建造师执业资格

刘玉龙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830000)

新企业资质标准下注册建造师的现状分析

刘玉龙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830000)

对新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下我国注册建造师管理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主要原因,包括考试的和政策导向方面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和措施,为完善我国建造师管理投石问路,抛砖引玉。

企业资质标准;注册建造师;建筑业企业;制度;考试

0 引言

2014年11月6日,住建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建设部印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2001】82号)同时废止。以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为例,旧标准规定“企业具有的一级资质项目经理不少于12人”,新标准要求“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9人”。新旧标准比较,其中较明显的变化是“注册建造师”彻底取代了“具有资质的项目经理”。新标准中,所有资质均对所需要的一级注册建造师专业、人数进行了限定。

1 我国注册建造师制度的背景

注册建造师作为一项执业资格制度,1834年起源于英国,迄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执业资格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通用准则。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工程建设行业重要的改革举措和制度创新,将对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自2002年起,国家对施工项目经理的资格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代替了原有的施工项目经理资质行政审批制度,过渡期为5年。2008年2月27日过渡期结束后,所有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停止使用,项目经理必须由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目前,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唯一途径是参加并通过每年举行的考试,考试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每年由住建部与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建造师考试制度激励从业人员学习先进知识,系统掌握专业所需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带动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同时国家统一组织考试保证了结果的公平、公开、公正,使得证书更具含金量和权威性。

2 现阶段注册建造师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截至2014年12月份,我国可查的注册一级建造师约34万人,注册二级建造师约42万人,临时注册建造师约4万人。这支庞大的建造师队伍,多数是从一线涌现出来的,他们富有实践经验。然而,这支庞大的项目经理队伍中很少有人系统地学习过项目管理知识,致使这些项目经理管理知识失衡,特别是法律知识、工程经济知识薄弱,虽具备项目经理资质,但其资格和素质都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在建筑企业中,高资质的项目经理数量偏少,且学历不高,以中专为主;在高资质的项目经理中,年龄结构偏大,年轻项目经理不足,企业缺乏新鲜血液。总体来说,建筑企业优秀年轻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不足,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进程还有一段路要走。

2.1 考试体系不够完善

建造师执业资格的考试仍然采用专家集中命题的方式,命题质量和内容受当次命题专家的水平影响较大,试卷整体难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起伏较大,不利于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长期健康发展。考试形式单一,只有笔试,没有其他形式,而且全部采用闭卷考试,考核书本上的知识较多,不能很好的检验考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2.2 执业制度管理不到位

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核心是执业。执业责任不明确,责任追究不落实,这是影响建造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容易导致执业人员责、权、利的严重不匹配。建造师虽已注册,但主要用于资质考核和招标投标,执业签字等制度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2.3 人证分离挂靠成风已成为行业较普遍的现象

国家规定,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才能从事建筑活动,而我国实行企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相挂钩。每年都有大量企业需要建造师证书用来申请、维持和提升资质等级。《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要求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建造师,刚性需求较大,造成市场上供需失衡,很多企业不惜花重金寻找证书。许多非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利益诱惑驱使下制造虚假证明文件报名考试,通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强化学习通过考试后,将证书租借给施工企业获得不菲收入。施工企业往往用这些证书参加招投标,挂靠于建项目上。挂靠项目经理无法在现场进行质量、安全、进度、造价、合同等多方面管理,工程安全质量根本无法保证。挂靠行为的出现不利于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然而事实证明,人证分离挂靠成风已成为行业较普遍的现象。

2.4 高分低能现象严重

如今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已举办10年,近年出于企业的热捧和丰厚的回报,报考人数已突破百万,但从结果上看,通过考试的人部分都不是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虽然考试具有一定专业性,但毕竟属于过关型应试考试,非专业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学习通过考试并不是难事,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而资格证书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企业往往只注重证书数量的多少,却很少关注持证者本身的素质水平。

3 对策

3.1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处罚力度

2014 年,住建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打击和整治建设工程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的相继发布可以看出国家治理挂靠、违法分包、转包等乱象的坚定决心。但还有大量的法律漏洞,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实现各部门联动机制,提高个人的挂靠成本,让抱有侥幸心理的人将不再敢挂靠。

3.2 改变考试时间

每年建造师的考试时间为二级建造师6月,一级建造师9月。而我国6月和9月正值施工高峰期,加之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真正处于管理岗位的人员学习时间很难保证,而每年国家对通过人数进行宏观控制,导致很多从事本行业的人无法通过考试。建议国家改变考试时间,让一线管理岗位的人员有充足时间应对考试。

3.3 推进考试命题改革

目前,建造师专家队伍主要由高校教师和大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构成,其中高校教师文化程度和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命题技巧和经验比较丰富,但相关实践经验较少;而大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实践经验丰富,命题中的素材和案例多出自于自身的实际经验,所命题目能较好地考核建造师的执业技术水平,但理论积累不够,命题经验欠缺。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建造师专家的主力,互补性极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4 强化个人执业资格

住建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在其内部简报上发表了《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的研究报告,列举了企业资质管理的弊端,提出要强化个人执业资格制度,推进企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制度并轨,企业资质逐渐淡出。看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企业资质必然取消的大趋势之下,将力保注册执业资格。总体来讲,“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市场大趋势已不会改变。

4 结语

我国的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加上建造师队伍庞大,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等原因,我国的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制度,必将对我国建设事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的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发展应坚持重点推进,分步实施,逐渐过渡的原则。

[1]住建部.建市【2014】159号,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S].2014.

[2]建设部.建【2001】82号,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S]. 2001.

[3]建设部.建设部令第153号,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S].2006.

[4]黄惠云,王建广,卢红卫.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6(10).

[5]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6]刘月超.资质管理改革探路[J].建造师,2006(12).

猜你喜欢

企业资质建造师执业资格
由模仿而来的“小小建造师”
吉林省建造师资源配置分析
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再迎新调整
当代建造师的职业素养
注册制度下建筑施工项目经理培养途经探索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利中医护理教学
关于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思考
基于集团管控的企业资质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实践
基于集团管控的企业资质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实践
基于集团管控的企业资质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