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葡萄优质栽培技术

2015-03-21王素青邵和益单传伦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葡萄园间伐株距

王素青,邵和益,单 涛,单传伦

(1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1818)(2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



上海葡萄优质栽培技术

王素青1,邵和益2,单 涛2,单传伦1

(1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1818)(2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

目前,葡萄生产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产量高,管理粗放,效益低;管理合理,负载量适宜,产量适中,生产优质葡萄,效益高;管理精细,负载量少,产量低,提供精品葡萄,效益比优质葡萄好。精品葡萄的市场目前还只适宜于大、中城市及其郊区或大型企业、矿山的附近(消费能力较高的地区),精品葡萄的生产投资较大,难度较高。因此,目前推广优质葡萄栽培技术,对广大葡萄生产者来说难度低且效益高,容易接受。本文从栽培技术方面提供一些优质葡萄的栽培技术,望能给葡萄生产者提供一些参考。

1 建园

1.1 建立排灌水系统

建园要配置良好的排灌水系统,在平原地区(特别是地下水位常年偏高的江南水乡)需要采用深沟高畦、三沟配套的栽植模式,沟深畦高需要与深挖浅栽相结合,并且在定植沟底层设立地下排水层(用秸秆铺地或用地下排水暗管),结合三沟配套(毛沟深0.3~0.4米,腰沟深0.6~0.8米,围沟深1.0~1.2米)做到地面排水与地下排水相结合。

实践证明,仅是深沟高畦还不够,如果畦面太窄,虽有利于排水,但不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所以,葡萄建园基础要做到深沟畦宽、深挖浅种与三沟配套相结合。此外,三沟配套(毛沟、腰沟、围沟)在平原地区不仅是排水系统,同时又是天旱浇水时的灌溉系统。

1.2 计划密植,先密后稀

计划密植是取得葡萄早期丰产,保证连续稳产、优质的一种栽植方式。先密植要有计划,并不是栽植越密越好,当达到早期产量和效益的时候,如不及时考虑间伐,势必造成葡萄架面郁闭,通风光照不良,产量下降,品质下降。因此,适时适量的间伐阶段就是后稀植。

篱架栽培一般株距在1.0~1.5米,苗木定植后第2年,即结果当年就需隔株间伐,使原来的株距扩大1倍成为2~3米;再隔2年以后,再隔株间伐1次,使株距变成4~6米。棚架栽培行距一般4~6米,株距1.5~2.0米,结果后隔株间伐,株距变成3~4米,每亩保留30~40株。此后株距不变,树冠扩大后,并不影响产量。

1.3 高干中冠,篱棚架结合

所谓高干中冠,就是主干一定要离地面有一定距离,树冠又不宜太大。据上海市葡萄研究所多年的栽培经验,一般主干高于100厘米,不仅能充分利用地面发射的光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病害的发生机率。因上海等南方地区地下水位高,葡萄根系浅,一般6~8年生以上的树,每株树冠15~20米2为宜,每亩30~40株,最多也不能超过100株。

2 建立“沃土”计划

衡量土壤的好坏,应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基本标准(不宜只看到氮磷钾三要素的含量),目前,上海绝大部分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而且有机质集中在20厘米以内表层土。所以自建园开始至葡萄的整个生长周期内,都要不断向葡萄园施入大量的有机肥和有机质。

2.1 秋施有机肥

秋施有机肥也叫秋施基肥,顾名思义是全年的基础肥料。目的在于为枝、叶、根系、果实的生长奠定基础,也是大棚栽培葡萄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有机肥具有营养元素齐全、供肥时间长等优点,能提高园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矿质元素的利用率,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根据大棚葡萄有机肥宜多、化肥宜少的原则,每亩应施有机肥5000千克,一般果肥比是1∶4~5。

2.2 秸秆还田

葡萄修剪量较大,将修剪下的枝条进行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增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抗旱保墒。

2.3 生草或有机物(含绿肥)覆盖

生草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水分含量,调节地温。绿肥一般选择豆科类作物,豆科作物根系浅且能固氮。棚架栽培葡萄园将豆科作物如蚕豆种在棚中间,要预留好一定的作业带。粉碎的葡萄枝条等均可用作为覆盖的材料。

2.4 尽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土壤补充营养元素应尽量减少化肥的施用,尤其是少用或不用硫化物、氯化物,以防造成土壤酸化;速效氮肥也要控制,像碳酸氢铵类化肥,施用不当很容易发生氨气中毒现象。此外,化肥的施用量与土壤的板结程度成正相关,因此应控制化肥的使用,如生长季节需追肥,应以追施复合肥为主,还要采用沟施,施后覆土。

3 严格控制产量

按照1梢1穗的标准留穗,巨峰每亩留梢2500~2600条,留穗同样为2500~2600穗,巨峰每亩有效叶片为5.5万~6.0万片,每片叶留1.5个果粒,每个果粒12~13克,亩产应在1000~2000千克,每个葡萄穗留30~40个果粒。

如果想增加产量,就需要增加留梢量、留穗量以及留粒量。这样在枝多、叶多、果多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光照不良,产量过高,品质下降。上述“三多”的后果势必走“尿素+激素”的路子,那么优质葡萄也就变成了高产葡萄而无效益可言了。因此,应严格根据各品种的生长特性、果粒大小来确定合理的产量,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的葡萄。

4 加大投入,在提高果品质量的基础上延长市场供应期

上海市设施栽培葡萄是大棚加滴灌,其设施类型有日光温室、连栋大棚、单栋大棚,以及简易避雨的小环棚。设施促成栽培主要应用于早熟与部分中熟品种,需要冬、春保温,夏、秋避雨,能使葡萄提早成熟1~2周。避雨栽培主要应用于部分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葡萄发芽后或开花期覆盖挡雨,葡萄成熟后可适当延迟采收。

提倡使用滴灌(微灌),这样不仅节水,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生理性和病理性病害,对改良土壤和提高果实品质有利。

5 合理搭配品种

规模小的葡萄园(10亩以内)可栽植1~2个葡萄品种;中等规模的葡萄园(50亩左右)可以选栽3~5个葡萄品种或更多品种,以成熟期划分应该有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再大一些的葡萄园(100亩左右)或者搞观光旅游的葡萄园除了早、中熟葡萄品种外,还要有晚熟品种,以延长观光旅游的时间。选择品种的标准是好看、好吃、好种,即外观、内在的质量都比较好,生产上又能便于管理,适当扩大早熟品种的栽植面积。早熟品种和部分中熟品种采用促成栽培,对于丰富市场供应,提高葡萄产值,增加农民收入都是有益的。

6 科学防治病虫害,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强化预测预报工作,提倡农业和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提倡使用生物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施药方法,改善生态环境。

在葡萄各个物候期,无论是叶片还是果实,都要尽量做到不用或少用生长调节剂,无核品种或无核化品种有必要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时,也要选择生物源或天然合成的激素类物质,禁止使用违禁物质或各类催熟剂。

猜你喜欢

葡萄园间伐株距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爷爷的葡萄园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葡萄园里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