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秀华:摇摇晃晃在人间

2015-03-20张竞艳

出版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刘年余秀华诗刊

张竞艳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

当余秀华在日复一日的宁静和孤独中写下这些诗句时,一定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红遍大半个中国。

“脑瘫诗人”一夜成名

《诗刊》编辑刘年的知遇让余秀华满怀感念。“把《诗刊》办成天下人的诗刊。”2014年刚到《诗刊》不久的刘年,在常务副主编商震的振臂一呼下,开始“像一个地质工作者一样,到处找矿,找好诗人,好诗歌”。一个疲惫的午后,刘年与余秀华的诗歌不期而遇。“像一剂强心针,让我精神陡增”,没等联系上余秀华,他就迫不及待地在余秀华的博客里选出了一大组诗,于是有了《诗刊》2014年9月下半月刊力推的余秀华组诗《在打谷场上赶鸡》。刘年还写了一篇编后记《诗歌,是人间的药》。

是真诚的诗意打动了刘年。刘年认为,和当代的女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辨识度相当大,“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而这种东西是他一直想看但是没看到的东西,“从内心里来,到读者内心里去。能够打动人”。

出生时因倒产缺氧造成了先天性脑瘫,余秀华说话时口齿不清,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而刘年却看到了这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早在诗歌还没发表出来时,刘年就告诉过余秀华,“你准备好红吧”。余秀华不信,刘年相信。但是当时刘年所说的红,只不过是诗歌圈里都知道有余秀华这么一个人,根本没想到她的影响力会超出诗歌圈之外。

2014年11月10日,《诗刊》编辑彭敏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标题,把余秀华的诗和随笔发到《诗刊》微信公号上,点击量迅速过万。经《诗刊》策划,2014年12月17日,一场名为“日常生活,惊心动魄”的诗歌朗诵会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间教室里拉开帷幕。余秀华、在私企打工的诗人小西、理发师红莲、当过快递员的秦兴威、煤矿工人老井等五位来自底层的草根诗人,成为这场朗诵会的主角。朗诵时,余秀华摇摇晃晃地走上讲台,紧张得全身都在颤抖。她朗诵的是自己的诗作《我养的狗,叫小巫》。当念到“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时,有人哭了。

朗诵会后,不少媒体开始关注到余秀华。2015年1月,网友王小欢、“读首诗再睡觉”、“为你读诗”等微信公众号陆续推荐余秀华的诗,再加上沈浩波和沈睿的“二沈”之争,各路媒体推波助澜,就像一场没有预谋却配合默契的接力,余秀华和她那首“标题党”意味强烈的诗《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微信微博的社交圈子里洪水般蔓延开来。

对余秀华的热切关注很快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一波波记者、出版商向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八组袭去。他们不是在乡间探望诗人余秀华,就是在去探望余秀华的路上。

往回拉一厘米的美好

余秀华真的红了,有两本诗集为证。诗集出版速度之快,足可载入出版史册。

1月30日下午,余秀华从武汉坐飞机到北京。这是她第三次进京,为了出席其首本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的媒体见面会。从横店村坐汽车到钟祥市,接着坐火车到武汉市,再从武汉飞到北京。一路颠簸后,余秀华到了北京。“两辆路虎商务车,我们从来没有接待作者用过这么高的规格,太夸张了,三个电视台,最好的机位被优酷抢到了,央视没抢上车,此前他们在余秀华家里已经拍了好几天。”诗集的责任编辑,广西师大“理想国”的杨晓燕告诉记者,余秀华来京受到了比明星作家规格还高的礼遇,并透露这本书是他们开出的最高比例的版税。

1月31日,在媒体见面会上,杨晓燕回忆了《月光落在左手上》的出版过程。就在诗集出版的10几天前,杨晓燕正陪着她的作者绿妖在西安做活动。一个晚上,她无意间在微信上读到了旅美学者沈睿的文章《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看过之后,杨晓燕非常激动,“连绿妖都能看到我激动的表情和夜里发光的眼神”。当时已经是深夜11点多,杨晓燕开始联系大洋彼岸的沈睿,想立马就联系到余秀华,没想到沈睿也不认识余秀华。当天晚上,杨晓燕被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诗人严彬拉入到一个QQ群,第二天她发现自己被诗刊的彭敏加为微信好友,那时候大概是凌晨6点钟。接着杨晓燕发微信告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刘瑞琳,想做余秀华的诗集。“刘总先是说,要冷静。看完文章和余秀华的诗以后,她说好诗,去联系吧。”第二天上午八点,杨晓燕终于联系上了余秀华,并幸运地签下这本书。据杨晓燕介绍,余秀华自己选了300首最喜欢的诗后,再由几位专业的《诗刊》编辑以及诗人做了好几轮遴选,才有了这本《月光落在左手上》。经过出版社紧锣密鼓三审三校,诗集得以迅速出版。

其实,早在杨晓燕之前,湖南文艺出版社是第一个向余秀华投去橄榄枝的出版社。2014年11月11日,在《诗刊》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余秀华组诗的第二天晚上,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陈新文就在朋友圈里看到了,感到“非常震撼”。余秀华质朴鲜活有力的诗歌语言一下子击中了他,“这样的诗人值得为她出一本诗集”。很快,湖南文艺社就和余秀华签好了出版合同,1万册起印,10%的版税。在网上征集了众多读者的意见后,诗集定名为《摇摇晃晃的人间》。书中共收录余秀华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

2月1日上午10:30,1万册的新书《摇摇晃晃的人间》运到湖南文艺社的仓库,并开始发货。作为此书的责任编辑,陈新文第一时间拿到样书后,通过微信将消息分享给了余秀华。余秀华随即转发:“谢谢湖南文艺出版社,我现在摇晃得更厉害了。”她表示下次见到陈社长后要给他一个真诚的拥抱,感谢他的知遇之情。

对于余秀华的走红也有不少非议,但陈新文认为,余秀华的诗起到了一种唤醒的作用,“正如一位网友所评价的那样,‘有一种将加速度的世界往回拉一厘米的美好”。他指出,目前大众与诗歌疏离的原因很复杂,有时代本身的原因、有写作者的原因,也有读者取舍的原因。“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喧嚣和停不下来的脚步将诗歌甩进了幽暗的角落。但一个诗人突然闯进大众的视野,作品让读到的人因为共鸣而激动、而欣赏、而传播,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标签意义和审美价值的事。”

对于一个文艺出版社来说,好诗人和好作品总是令人难以割舍。据陈新文介绍,上个世纪,湖南文艺社出版的《诗苑译林》,曾被誉为“汉译诗歌第一品牌”,启蒙和影响了中国两代诗人。目前,《诗苑译林》继续在推新系列,虽然当年的盛况已不可再现,但叶芝等人的诗集也颇受大众欢迎,发行超过了1万册。陈新文向记者透露,湖南文艺社有一个名为“诗享”的诗歌出版规划,选题覆盖教育、审美消费和专业领域三个层面。该社还与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结为了战略合作伙伴,3月即将推出“为你读诗”第一辑的带碟纸质书产品。

诗歌充当了一根拐杖

“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余秀华如是说道。

诗歌,充当了余秀华的一根拐杖,是帮助她在人间行走的药。

余秀华的诗在圈内圈外都不乏热捧之人,她被誉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当声名滚滚而来时,余秀华没有像范进中举般癫狂,更没有暴得大名后的得意和飘然。仅从这一点来看,她的确是一位纯粹的诗人。《月光落在左手上》的媒体见面会上,余秀华一袭红衣。在众星捧月中,她却出奇地淡定。有记者问余秀华,以前想过出诗集吗?她说“没有,出诗集要花钱,现在好了,不用花钱了”。对于刘年,她懂得感恩,“这个善良又谦恭的男人,这个认真的诗人,我觉得认识他以后,他慢慢影响着我,慢慢教会我怎样做人,做一个更好的人”。谈到那首让她走红的“睡你”,她则明确指出那不是她的代表作,而是“标题党”炒作出来的。她也会自我解嘲,“炒作之后,幸亏你们发现脑瘫不是假的”。当问到被如此多记者密集采访的心情时,她说“我觉得我应该欣喜若狂的,但是没有,我一直很平静”。“我就是一个粗俗的农妇”,至于被选为湖北省钟祥市作协副主席,“那只是一个虚名,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有人问:您心里希望这次的热潮赶紧过去吗,会影响您的创作吗?她的回答是:它还没有过去吗?怎么会这么奇怪。我真的希望过去,我也相信会过去得很快。不会影响创作,因为作为诗来说,生活、经历以后都会变成诗歌。

余秀华真心感激诗歌给了她很多,也清醒地知道一切的喧嚣都会过去。“只有在写诗时,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她还倔强地期望着“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

摇摇晃晃的余秀华,识得人间的烟火气。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在这首名为《我爱你》的诗中,余秀华把自己比作一棵稗子,一棵庄稼地里随时担心会被除去的杂草。而我宁愿相信这样一种解读:《我爱你》中对于爱,对于“你”,如此小心翼翼,又羞怯而又勇敢的态度,正是诗人对诗的态度。

春天虽然令余秀华提心吊胆,但她终于走在了通往春天的路上。

猜你喜欢

刘年余秀华诗刊
The Poet on Earth
刘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