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山阳两故城

2015-03-20王东赵小娟

焦作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鹿城汉献帝山阳

王东 赵小娟

(1.焦作市图书馆,河南焦作 454000;2.焦作大学,河南焦作 454003)

太行山阳两故城

王东1赵小娟2

(1.焦作市图书馆,河南焦作 454000;2.焦作大学,河南焦作 454003)

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历史上称作“山阳”的地方不少,太行山之南、黄河水之北,两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故城,称作“山阳”或“太行山阳”,名符其实。

焦作;山阳城;山阳县城;辉县;浊鹿城;山阳皇城

1.焦作市山阳故城

位于焦作市墙南村附近的山阳故城西城墙局部遗迹

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山阳城遗址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0日,山阳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有关文献资料及城墙遗址的夯土层看,山阳城为汉代所筑。建筑结构合理,城墙坚固,利于防御,虽历尽沧桑,但仍有遗存,反映了劳动人民夯土建筑的高超技艺,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规模、市区规划等方面的实物例证。

山阳故城未进行正式发掘或试掘,所以,只能根据历年来对遗址调查时搜集的实物资料和其周围汉代墓葬出土器物的情况,推测其概貌。焦作山阳故城所在地域,夏、商时属冀州、覃怀畿内地,有鄂国。西周时属冀州雍国地域,为周文王子雍伯封国。据《后汉书·郡国志·十九》载:“山阳邑有雍城,有蔡城(蔡叔邑此)。”周文王之子蔡叔监视殷商,食邑在河内,山阳邑有蔡城(或者说是蔡叔邑)。至今,墙南村以及附近仍有蔡姓人士生活,为当地大族,当为蔡叔后裔。春秋时属晋国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国、卫国的城邑和地域。这里曾发现有魏中期流通的“山阳釿币”、魏中晚期流通的“山阳方足布”等货币。秦属三川郡(西周时以皆出于岐山的泾河水、渭河水、汭河水为三川,东周时以伊河水、洛河水、黄河水为三川,秦朝时以流经洛阳西南一带的伊河水、洛河水、黄河水为三川,初置三川郡)修武县;秦始皇五年,秦国闻听魏公子死,派蒙骜攻伐魏国,占取二十座城池,山阳城是其中之一。《史记》载:“秦时,长信侯于山阳之地居之。”秦始皇八年,秦始皇封嫪毐为长信侯,赐予他山阳地,即此。西汉初属殷国。西汉时,从修武分出山阳县,焦作地域属山阳县。汉高祖二年,设置山阳县,重修了山阳县城。三国时,焦作地域属魏国,分属河内郡、河南郡。清代学者钱大昕(1728-1804)记述:“(东汉)顺帝(刘保)阿母宋娥封山阳君”。西晋时属河内郡山阳县(山阳县地处太行山南,所以得名)。曹丕奉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因当时汉献帝刘协居住的城池(浊鹿城、清阳城)在山阳县范围,后人习惯称他为山阳公;山阳县为山阳公的食邑。后魏时属汲郡山阳县。北魏孝昌中,曾置山阳郡,不久被废。南北朝宋时,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北朝东魏时,焦作地域又随山阳县合入修武县。北齐天保7年,山阳县合入汲郡修武县。隋朝之后至中华民国,焦作地域属修武县所辖。隋朝时属冀州河内郡、荥阳郡修武县。唐宋时属河北道怀州修武县。金代时属河东南路怀州沁南军修武县。元代时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修武县。明朝时分属河南布政使司怀庆府、开封府。清朝时属河南省怀庆府修武县。1949年划归焦作市管辖至今。有关“焦作”、“焦家作”以及相关名称的由来,大致从宋元时期就开始逐渐形成了。元代,许衡《鲁斋遗书》中就提到“焦作”这个村名。

焦作市依托山阳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契机,打造“山阳故城”品牌,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

2.辉县市山阳故城

辉县山阳故城所在地域,唐、虞、夏、商时属冀州地,周朝时属卫国,战国时属魏国,秦朝时属三川郡、东郡,汉朝时属司隶部河内郡共县、山阳县山阳镇,后汉时属魏国朝歌郡、河内郡,晋朝时属司州部汲郡共县、河内郡山阳县。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纷争四起,汉朝皇室虽名义上统一天下,但实质上已沦为傀儡。汉灵帝刘弘去世,皇子刘辩继位;汉少帝刘辩封刘协为渤海王,七月,改封刘协为陈留王;大将军何进召董卓入京,董卓率军侵占洛阳,尽诛宦官,废幼主(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曹操将刘协抢到许昌,挟天子以号令天下诸侯,逐步统一北方,巩固自己势力和地位。据史料记载,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夏五月丙申,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十一月丁卯,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二皇子;建安二十年春正月甲子,立贵人曹氏(曹操的女儿)为皇后;建安二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曹操自进号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魏王曹操薨,曹操之子曹丕袭魏王之位;三月改元延康;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曹丕称天子(魏文帝),奉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

曹操心怀私欲,把自己的女儿献给汉献帝,自称魏公。至今,怀川山阳当地仍有称外公为魏公的习俗。焦作市东部与辉县市西部地域接壤,鸡犬之声相闻;百姓邻近,吃饭时可拉家常,多为亲邻关系,婚丧嫁娶常相来往。两地人缘关系亲近,大致与汉献帝、曹操、曹操之子曹丕有关。随着历史变迁,焦作市和辉县市交界的地域会有所变动,但至今仍大致以峪河(瑶河)为界。

曹丕奉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山阳县为山阳公刘协及家人、侍从的食邑。山阳公居住在当时山阳县城东部、新修的一个城池,被称为山阳城(今辉县市山阳村南侧、邓城村北侧),又称山阳故城、清阳城、浊鹿城、浊城、邓城。这座城池当时在山阳县地域范围,后人习惯称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据位于吴村镇东边、竹林寺的庙主刘林有说:“吴村东边原来还有山阳城的城墙,止到山阳村、梅竹泉南边儿,一二十米宽,全是红胶泥土。听老人说,都是从墙南(现位于焦作东边、山阳城遗址附近)那一边、人挨人用柳斗帽壳楼儿递过来哩。1958年那时候,城墙都给推平了。”说明修建这座山阳城的时候,山阳县包括山阳县城(今焦作市)的百姓也是做出贡献的;也说明焦作市、辉县市两地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辉县志》(卷四·地理·古迹)记载:“汉山阳故城一名邓城,在县西南六十里邓城村之北,周围九里,四门遗址尚在。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居此,有庙存焉。城内有泉。《水经注》云:长泉水发于邓城西北。今灌一城之田,所产稻米甚佳。”

精品酒店通常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在酒店设计装修,它们的设计基本出自名师之手,体现着最时尚的设计和美感,无论是酒店外 观设计,还是大堂里配饰的艺术品,以及客 房家具摆设,甚至一个小小的门铃都以设计 的文化、个性、风格为主。精品酒店不仅能融入现代都市的时尚色彩, 成为都市的特色地标,还能点缀在风景如画 的自然山水之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卫辉府志》(卷一·古迹)记载:“辉县邓城在县西南六十里,周围九里,四门遗址尚存,即山阳故城。曹操(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居此。”[2]

《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曹丕称帝,贬汉献帝刘协于山阳城,“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3]。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220年(延康元年),曹操病死于许昌,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王朗与华歆逼奏禅位于曹丕,并被降为山阳公。建设山阳公居住的都城——山阳城(浊城一名浊鹿城、亦称清阳城、邓城),山阳县城有一万户人家(其中包括现在修武县的赤庄、焦作市韩王村,两村古时候曾被称为“万户(斛)村”)为山阳公进贡,作为山阳公及家族人员的薪俸资用。

《后汉书》(卷九·帝纪第九·孝献帝)记载:“(东汉延康元年)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浊鹿一名浊城,亦名清阳城,在今怀州修武县东北)。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说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冬十月,汉献帝刘协禅位于魏王曹丕后,居住的都城在河内郡山阳县的浊鹿城。浊鹿城一名浊城,亦名清阳城,在今修武县东北。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274页)记载:“汉献帝居住的都城在河内郡山阳县的浊鹿城。浊鹿城一名浊城,亦名清阳城,在今河南省修武县东北。三国时曹丕称帝,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居于此城,死后葬于城西北。北魏孝昌中置北修武县、治此。唐武德中置陟州于此。”[4]《旧唐书》载:“(唐高祖)武德二年,(李密的部将)李育德以修武东北浊鹿城归唐。”明末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1631-1692)辑著的《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二一0四页)载:“汉山阳有浊鹿城,献帝废,居于此;帝崩,葬于城西北十里,名曰禅陵。”明末清初,浊鹿城曾作为武陟县的县治。

《二十四史》之《魏书》(一0六·志五)中有:“司州十二郡。其中,汲郡,晋武帝置,治城头(应为坊头),领县六(北修武、南修武、汲、朝歌、山阳、获嘉)。”其中,北修武(孝昌中,分南修武,置治清阳城)有清阳泉、马泉、丁公神育河、陶河、熨斗泉、覆釜山、五里泉、七里熨、马鸣泉、重泉,汲郡的西边界至安阳城(今焦作市安阳城处)。由此可知,位于辉县市吴村镇邓城北侧的山阳故城亦称为清阳城(因当时山阳城位于清水之阳而得名),清阳城曾是北修武的县治。

魏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国于河内县的浊鹿城,曹丕曾命令在此设置督军防卫(实为监视)。至山阳公刘协的孙子刘康嗣位,人心去汉已久,所以,晋武帝泰始二年,撤掉了山阳国督军、解除了对山阳国的禁制。之所以山阳故城又被称为“邓城”,是因为传说三国魏大将邓艾(197-264年,字士载)带兵曾驻扎在山阳城护卫或者说是监视山阳公;辉县县城西南二十里许、山阳城东有前李固村、中李固村、后李固村,修武县东北部接近辉县地界处也有一个名称李固的村庄,传说李固在此驻扎监视山阳公,此地后来有李固城之名存在。可见,汉朝、三国时期,邓艾、李固先后曾在山阳城附近留下足迹。

汉献帝和曹节皇后居于山阳城(今辉县市邓城北侧),少了皇帝的威仪,也少了许多麻烦和波折。他们游历天门山、百家岩、白鹿山、百泉等地,看奇峰巍峨、灵泉遍布、清水汩汩,感受风和气清、树阴花香、莺歌燕舞,品尝当地风味,为百姓医病、减轻苦难,参加民俗活动,更有机会接近、了解百姓。汉献帝刘协从220年到234年去世,在山阳城居住十四年。位于吴村镇的佛会寺即是后人为纪念汉献帝和曹节皇后而在山阳城中所立祠堂衍变来的寺庙,两并两进三院即表示汉献帝和皇后并立同祀,亦表示佛、道、儒并行不悖。佛会寺在北山驼峰(陀佛)寺、大王庙、竹林寺及附近各道教、佛教寺庙中占主导地位。山阳城边的吴村、协店等地名来历多与汉献帝刘协有关。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山阳故居即在此山阳故城东北侧。嵇康和向秀是君子之交,有情义、有来往。后来,嵇康被诬陷杀害,向秀在司马氏统治者的高压下勉强出任官职。向秀将去洛阳任职,先转道来此悼念嵇康,想到仕途曲折、命运多舛,随后便写下《思旧赋》。赋虽短,却成了悼念亡友的杰作。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经过此地,凭吊山阳故城、怀念刘氏先人,慨叹自己的经历和天下兴亡,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山阳城赋》。

现在,邓城村西北边仍留有山阳故城(浊鹿城、清阳城)城墙遗迹,最高处约12米,长约60米,宽约10米;较低处高出地面约2米,长约500米;此处城墙北边300米、公路南边还有一处山阳故城城墙遗迹,高约5米、长约3米,邻近居民住房。

位于辉县市吴村镇东边、邓城村西北边的山阳故城城墙多数已经被铲平,剩下的土城墙已经不多,孤寂地屹立在田地间,正在经受自然风沙、日晒、雨淋和人为的侵蚀破坏,裸露在外的夯土层层理清晰可见。虽然已经看不出它当年的雄伟壮观,但是,走近它,仍给你一种震撼的力量,也许它在述说历史的沧桑和自己的悲苦境遇。

位于辉县市吴村镇的山阳故城西城墙遗迹

当地文物部门未对位于辉县市吴村镇的山阳故城进行正式发掘或试掘,但当地人锄地、建房挖地基时,曾发现有小鼎、箭镞、古钱币、古钟、古墓、古碑碣等。这座山阳故城因汉代400多年江山“终于此墟”、因“竹林七贤”所代表的“魏晋风度”而闻名遐迩。

3.山阳故城之异同

山阳故城城墙还有遗存,这是难得的实物证据。

位于焦作的山阳故城在汉代是山阳县城;位于辉县的山阳故城在汉代是汉献帝被贬(220年)后居住的国都城池。两者可泛称“山阳故城”、“山阳城”,但规格大小、建制性质多有不同。位于焦作市的山阳故城遗址历史年代更久远,遗存较少,离焦作市区较近,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不断得到重视、修护和利用;位于辉县市吴村镇的山阳故城城墙遗迹历史年代相对较近,遗存较多(此处及附近村庄人家曾挖出小鼎、战争兵器等器物),离新乡市、辉县市区较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保护,还面临不断被毁坏、铲平、消失的境遇。一旦这城墙遗迹被毁坏而消失,山阳故城地面上的直接文物将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挖掘石碑、发掘文物才能取证。这些城墙不是一般的土墙,它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信息,不能复制、不可重生。

新乡市、辉县市政府应指导相关部门做出山阳故城的具体保护规划、拿出实际行动保护此处遗迹。新乡、辉县、焦作等市位于太行山之南,各市间应加强文物保护合作,做大相关文化产业;具体落实部门人员对山阳故城城墙进行保护;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知道古代文物遗存的重要价值;土城墙以及城墙周围严禁取土、使用。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规,尽快编制出保护规划,划出山阳故城城墙保护区域,靠近土城墙周围禁止划地盖房,杜绝那些破坏城墙变为田地的顾小利丢大义的行为;适时择机将邻近城墙已建房屋住户搬迁。高城墙段,侧面建钢化玻璃墙幕,顶部建遮雨、遮阳顶棚;低城墙段,侧面及附近杂物清理后建钢化玻璃墙幕或用仿古城墙砖加固,顶面建遮挡物(钢化玻璃),既可保护文物又可成为游览者行走所用的步道,从而也能带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级领导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山阳故城等文物的保护工作,力争投入足额资金,支持文物等相关部门积极做工作,为山阳故城遗迹申报县级、市级、省级以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汉书》(卷九帝纪第九孝献帝)中有记载:“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续汉书曰:“天子葬,太仆驾四轮辀为宾车,大练为屋幕。中黄门﹑虎贲各二十人执绋。司空择土造穿,太史卜日,将作作黄肠﹑题凑﹑便房,如礼。大驾,大仆御。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楯,立乘四马先驱。旗长三刃,十有二旒曳地,画日﹑月﹑升龙。书旐曰‘天子之柩’。谒者二人,立乘六马为次。太常跪哭,日十五,举音止哭。昼漏上请发司徒﹑河南尹先引车转,太常曰请拜送。车著白丝三纠,绋长三十丈,围七寸;六行,行五十人。公卿已下子弟凡三百人,皆素帻,委貌冠,衣素裳,挽校尉三百人,皆赤帻,不冠,持幢幡,皆衔枚。羽林孤儿﹑巴俞嬥歌者六十人,为六列。司马八人,执铎。至陵南羡门,司徒跪请就下房,都导东园武士奉入房,执事下明器,太祝进醴献,司空将校复土。”帝王纪曰:“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回二百步。”[1]魏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山阳公薨,葬于山阳城(今辉县市邓城北侧)西北十里小凤村(今修武县李固村北部、古汉山村),人称汉献帝禅陵,俗呼献陵。汉献帝去世后埋葬的仪式很隆重、规格很高,还设置有守护陵园的居民区和掌守陵园事务的官吏。现在,汉献帝陵前东侧仍有房屋十余间并有人居住,当作守陵人。2013年5月3日,汉献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行山阳焦作市、辉县市各有一处山阳故城遗址,至今仍有遗存,它们承前启后、相互关联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它们代表着当地悠久的历史古城文明,又贯通着当今的城市文明。人们以“山阳”冠名的山阳县、山阳区、山阳镇、山阳村、山阳路、山阳笛、山阳商城、山阳论坛等,反映了太行山阳、覃怀人民热爱故土、弘扬历史文化的情结。

[1]范晔.后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18,17.

[2]程启朱.卫辉府志[M].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版.

[3]陈寿.三国志(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戴均良,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2274.

(责任编辑 娄扎根)

The Two Former Shanyang Cities in the Taihang

WANG Dong1ZHAO Xiaojuan2

(1.Jiaozuo Municipal Library,Jiaozuo 454000;2.Jiaozuo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The ancients took the south of mountains and the north of waters as Yang and the north of mountains and the south of water as Yin.There were many places known as the Shanyang in history.In the south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and in the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it is worthy of the name that the two former cities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are known as“Shanyang”or“Shanyang of Taihang.”

Jiaozuo;Shanyang City;Shanyang County Seat;Huixian County;Zhuolu City;Shanyang Royal City

K85

A

1008-7257(2015)03-0044-04

2015-01-07

王东(1970-),男,河南辉县人,焦作市图书馆员工,研究方向:地方文史。

猜你喜欢

鹿城汉献帝山阳
书法作品欣赏
2022文博会鹿城分会场在我校浙江创意园隆重举办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念好“四字诀”探索文明实践山阳路径
迷途的山阳
寻得山阳好住家
瞻谢公亭
闭月羞花
威楚古镇·鹿城
说曹操曹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