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特色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

2015-03-20陆芳琴刘令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分制理工大学矿物

陆芳琴,刘令云

(安徽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1 前言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均在扩大招生,同时,高校教育改革也在同步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学分制培养方案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徽理工大学从2009年开始实行学分制培养方案,为确保落实,学校实行了多项改革措施.在此背景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积极贯彻学校改革精神,以各项改革措施为指导,制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在此方案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总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2 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与学分制培养方案思路简述

2.1 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2007年毕业生总人数为66人,其中,考研人数为7人,所占比例为10.61%,系统内就业人数为33人,所占比例为50%,系统外就业人数26人,占比39.4%,同时,就业的59人中,生产企业51人,科研院所8人,分别占比77%、12%;2008年,毕业生共有70人,其中,7人考研,占比10%,系统内就业53人,占比75.71%,系统外就业10人,占比14.29%,同时,55人就业于生产企业,8人就业于科研院所,分别占比78.57%、11.43%;2009年,毕业生共有74人,11人考研,占比14.86%,系统内就业55人,占比74.32%,系统外就业8人,占比10.81%,同时,52人就业于生产企业,11人就业于科研院所,分别占比70.27%、14.86%.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领域主要为系统内,并以生产企业居多.2007-2009年,就业于生产企业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高达70%.另外,此专业学生就业率在90%以上,也就是说,此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是比较大的.结合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评价来看,此专业学生通常具有专业基础好、吃苦耐劳等显著特点,是比较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类型.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国家实施的能源战略均预示着矿物加工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当前此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来看,毕业生人数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人才需求缺口比较大.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可知,知识面广并具有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更受企业青睐.所以,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在学生教育中必须重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应用型人才.

2.2 学分制培养方案思路简述

安徽理工大学依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采取了学分制培养方案.在此项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学校在把握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强调了实践训练的重要性,最终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学分制培养模式.此项方案大致思路为:在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将更具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体系朝着平台化的方向发展,专业课程趋于模块化.同时,以提高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指导,依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侧重于培养适应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的应用型人才,以推动矿物加工行业的发展.

3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特点分析

安徽理工大学在制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重点考察了与其类似的高校(比如河南理工及武汉工程大学等)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比较.经过调研可知,目前我国不同高校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各大高校均依照国家教育部要求,采取了一些教育改革措施,教育观念、思想也有了较大转变,优化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当前我国对高校人才教育的要求.高校实行的改革主要包括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四个大的方面.改革从当前矿产资源局势出发,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对专业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转变,科学的处理了选修课、专业课等各项课程之间的关系,推动了整体优化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方案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参照.所以,培养方案科学制定的基础是掌握高等教育规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采取的方式是加强训练.新的培养方案是对原有教学计划的创新转变,重点强调了实践能力培养.另外,为促进学科发展,高校加大了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重视力度,在实践中采用了板块化、综合化的改革方式,同时,教学手段也进行了及时更新.

三、为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教学中采用了实践教学方法.各高校均设置了一定数量不同类型的专题实验、工程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高校依据强化训练、体现特色的培养要求,通过让学生参与研究实践和工程实践等,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学生也因此受到了系统性较强的专业训练.

四、各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均积极采用了新技术,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当前背景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中坚持与时俱进,合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不少高校均建设了校园网络和机房,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普遍应用,为高校教育质量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4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特色分析

安徽理工大学在详细分析和比较了其他学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学分制培养方案.此方案是安徽理工大学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与学校自身定位相符,并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同时,此项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且综合能力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凸显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4.1 重视学科交叉并设置了应用型课程

改革后的培养方案重点强调了学生视野的开阔和基础的强化等,在构建学科大类的基础上,优化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中,更关注学生就业;人才培养中,不仅重视全面发展,还强调了共性与个性应紧密联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设了多个种类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设的各项课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有不少的课程具有应用性强、学科交叉性等显著特点,比如选矿CAD等,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新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依据自己不同的兴趣选择课程,有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为其就业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点是课程体系构建.在具体实践中,应从主干课程改革入手,以提高学习效率和保证内容的时效性为改革目标.在进行课程优化的过程中,专业内容的调整不应是单纯的增删,而是要注意明确重点与核心,在革新内容的同时,对传统内容应有选择的保留,保持二者的一致性.

4.2 创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当前,随着矿物加工业技术和工艺的不断进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育内容也应同步更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但同时,课时却十分有限,二者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要想确保在有限的课时内,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就必须重视教学手段的创新,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学分制培养模式下,教师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学中,采取的是将板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的方式,可以起到同时培养学生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效果,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结合当前最新科研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等做法,均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推动了高校教育质量的改善.

4.3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分制培养方案中,在强调课堂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还强化了实践教学,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作为重要考虑.实践中可以采取创新比赛等课外教学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了体现实践特色,教学中重点强调了科研学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中研究的项目偏向综合型和设计型;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课程教学中特意增加了自动控制等专题;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由研究课题与其一致的教师指导.学生在科研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堂教学之外的科研实践活动.

5 结语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一门相对比较特殊的专业,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模式的转变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高校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有效举措,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分析了此项方案的特色和优势,可以为其他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参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祝淑芳,钱功明,陈铁军.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3):142-143.

〔2〕邢宝林,张传祥,仪桂云,等.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05):28-29.

〔3〕郑钢丰,朱金波.浅谈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31-32.

〔4〕贾清梅,赵礼兵.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09):227.

〔5〕任瑞晨,李彩霞,董庆国.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真题实做探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3):317-319.

〔6〕陈晔.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基于任务驱动的CAD 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46-47.

〔7〕陈晔.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广州化工,2014,42(07):171-172.

〔8〕荣令坤.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22):106-107.

猜你喜欢

学分制理工大学矿物
昆明理工大学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煤泥水中煤与不同矿物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我国首列106节重载列车抵达济矿物流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基于NA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4种含铁矿物药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