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论文写作指导,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以中文系语言类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2015-03-20傅满义

文教资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讲授现代汉语语言学

傅满义

(安徽财经大学 中文系,安徽 蚌埠 233030)

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在写作课程论文甚至毕业论文中时时有胡拼乱凑、剽窃抄袭的情况发生。基于这种情况,有教授甚至提出,不如废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我们认为,不能因噎废食,通过论文写作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何加强对本科生论文写作的指导,才是真问题。

作为一名中文系语言类课程的专业教师,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本科四年的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指导的学生本科论文有多篇通过答辩被评为优秀论文。部分同学在进行语言学论文写作的同时,提高了对语言学研究的兴趣。近几届毕业生有考入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学校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有些考研成功的同学反馈,其本科论文还受到所报考的外校硕士生导师的肯定。这说明论文写作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考研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下我重点结合“现代汉语语法学”等语言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学生论文指导心得。

一、统筹安排教学内容,保证课内指导时间

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质量的一个前提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质量。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有关专业课程的课内授课时间不断被压缩。如何在不太充足的课时内保证理论知识的讲授,有计划地保证课内论文写作指导的时间,就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我既承担中文系专业基础课 “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的教学任务,又承担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如“现代汉语语法学”、“汉语词汇学”、“修辞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从给大一学生开始上课,我就注重对每一届学生相关的语言类课程,统筹安排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这样就能在保证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保证在课内有时间、有计划地展开论文写作的指导工作。

举例来说,现代汉语音位这一知识点,在“现代汉语”课中就有出现,我选择不讲,而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上完音位学基础知识后再讲授;有关语言学简史的知识点,我有意地放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中讲授,而不在之前的“语言学概论”中讲授。又如现代汉语分析方法,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在前述三门课程中都有介绍,我在这三门课程时都会讲授,但一定注意不要重复讲解,而是注意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如对层次分析法的讲授,在“现代汉语”课程中,结合对五种汉语基本语法结构“主谓”、“动宾”等的辨认和分析展开;在“语言学纲要”中,结合对“组合”、“聚合”、“语法形式”、“语法意义”等知识点的讲授,对层次分析法作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把层次分析法与“中心词分析法”、“变换分析法”的比较序列中,通过现代汉语一些疑难结构的个案分析,突出讲解这一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同时结合名家语法论文的阅读指导,提高学生对专业论文的阅读水平,为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做铺垫。

就“现代汉语语法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来说,经过几年摸索,统筹语言类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确定了以下主要内容:1.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语法、语法学、语法学史等内容。2.结合朱德熙《语法答问》部分原文的研读,讲授汉语词类问题、主宾语问题和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3.主要使用教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著)介绍汉语语法分析方法。4.结合名家语法论文专题研讨,进行现代汉语语法论文写作指导。这样的安排既循序渐进,又突出重点和难点,切实加强对论文写作的指导工作。

我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语言类课程兴趣的同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意识、有步骤地安排课内时间,进行论文写作指导。如在大一的“现代汉语”课程中,较少安排课内指导时间,主要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现象、阅读有关语言知识与运用的文章,利用课时间开展语言调查。之后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有意识地带领学生阅读专业论文,拓宽视野。在“现代汉语语法学”等专业课中,指导学生学会文献检索、进行文献综述;指导学生阅读专业论文,了解学术规范,掌握专业论文结构安排技巧;结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论文写作的选题,确保论文的学术性和创新性。

二、结合理论知识讲授,落实课内指导环节

教师如果平时上课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到时布置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往往无从着手,就会出现胡拼乱凑、敷衍了事的情况。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很规范地写作。

我负责多门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有意识地从学生大一开始就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具体指导环节。如在大一“现代汉语”课中,主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事实、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观察的敏感性,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校园用语的语病、收集网络流行语的用法、对流行歌曲的歌词进行语言学或修辞学分析等,让学生在进行课程小论文写作时,感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之后上“语言学概论”课程时,结合理论知识,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语言、展开考察描写。如对有关词汇学知识讲授后,让学生对某一专书中具体某种词汇现象,展开观察和描写(如让学生对最近出现的早期北京话小说《小额》中的称谓语作分类描写)。在之后“现代汉语语法学”等专业课教学中,提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充分地考察描写,还要检索、阅读相关参考文献,对相关语言现象作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在论文写作指导的具体环节中,我比较注重以下方面能力的培养:

1.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论文的前提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相关语言事实和参考文献有充足的了解,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很有必要。因为据我们了解,现在的学生虽然对电脑等现代科技产品都很熟悉,但如何用来进行文献检索,却未必很了解。我在课堂上会向学生介绍本校图书馆的一些资源,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作品,介绍网络上的一些专业论坛、网盘资源、语料库,更具体指导学生利用超星电子图书馆、中国知网等资源数据库。除了介绍一些搜索引擎的使用外,更介绍一些阅读软件、搜索软件、转换软件的使用方法。

2.论文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我在专业课课堂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名家语言学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引导。一是论文的规范,包括学术的规范和格式的规范。就格式的规范而言,我还结合往届学生毕业论文格式方面的问题,就WORD文字处理的一些具体技巧等进行指导。二是论文的结构,通过阅读让学生掌握专业论文结构安排的大体方法。三是论证的方法,引导学生不仅看懂论文的内容,还让学生学习语言学论文是如何展开分析论证的。

3.选题创新能力。如何避免学生拼凑论文,当然有很多方面工作要做。我在实践中让学生确保选题既有创新性,又能适应学生水平,这样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能力可写,避免了学生抄袭现象。比如如果学生以 “网络流行语的构词分析”为题,因为发表的相关文献已经很多,学生自己也提不出新的见解,最后只能拼凑。以“《歧路灯中的詈词研究》为题,学生有能力写,也可能写出新意,因为有关《歧路灯》语言的研究文献不少,詈词研究的相关文献也很多,但本选课就未有专文论及。

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强课外个别指导

学生愿不愿意认真进行论文写作,与学校的管理、教师的管理等方面都有关系。教师除了上好课以外,还要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多接触,主动联系、关心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对论文写作充满热情。通过具体的个别指导,解决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实际具体问题,提高学生论文的质量。

在学生课程论文上交之后,利用课内时间进行分析、评价很有必要。由于时间有限,我更注意利用课外时间,通过面对谈交流或利用QQ、电子邮件等交流平台,与学生交流。不仅涉及论文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还与学生交流对一些语言现象的分析,交流语言学考研的准备问题,等等。

在毕业论文的具体指导时,毕业论文的选题、论文提纲的拟定、写作时间的安排、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我都会及时做好安排。针对学生在具体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同时特别注意学生论文的修改,具体到语句和标点符号的运用、文章标题和段落小标题的拟定、论文排版的格式等,都会给予指导。学生往往数易其稿,私下与同学交流说教师要求太严,但最终写出自己尽心尽力的文章,学生自己也很高兴。部分毕业的学生反馈,通过论文写作,提高了对语言学课程的兴趣,对所学的语言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锻炼了写作长篇文章的构思能力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思辨能力。这说明专业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师,我感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能以降低教学要求为代价。相反,适当提高教学要求,让学生意识到语言学大有学问。从一开始就对学生课程论文写作提出严格要求,并做好指导工作,才能保证学生到大四写毕业论文时态度端正、认真努力。利用课外时间,加强与学生的联系,通过个别指导,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环节。

[1]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大学社,2013.

猜你喜欢

讲授现代汉语语言学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