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垣驴的形成历史、发展现状、品种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5-03-20付凤云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长垣母驴遗传

付凤云

(长垣县畜牧局,河南 长垣 453400)

长垣驴的形成历史、发展现状、品种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付凤云

(长垣县畜牧局,河南 长垣453400)

1 长垣驴的形成历史

长垣,春秋时称蒲邑,匡邑。孔子曾“三称其善”,故又称长垣为“三善之地”,秦设郡县,首改垣邑为长垣县,长垣之名始于此。长垣县地处黄河东西向转为南北向的大转弯处,全县国土面积1051km2,耕地5.7万公顷,辖1个省级工业园区、6镇、8乡、4个办事处,人口80万。全县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200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103亿元,财政收入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65元。

长垣县东、南临黄河,地势平坦,属平原地貌。东经114度,北纬35度,海拔57~69.1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湿度70%,无霜期213d,年平均日照时间2183.9h,热量条件基本满足一年两熟

的需要;雨季时间为70d,降水量历年来平均603.5mm,水利资源比较丰富。黄河水系交织全县,地下水位较高,储量大,水质为5类水,平均pH值6.5,COD值50;土层为黄河淤积土质,呈碱性;土壤有滩沙土、两合土、淤土、盐碱土、风沙土、灌淤土等类型。草场面积530公顷,林地面积800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大豆、水稻、高梁、花生、红薯等。黄河滩区植被茂盛,饲草资源丰富。能够为长垣驴提供丰富的饲料作物。

长垣驴即产于此。以长垣县为中心,辐射周围封丘、延津、原阳、滑县、林州、濮阳县和山东省东明县的部分地区,产区总面积4000多km2。据史料记载,长垣驴形成的年代在宋朝以前,明朝得以大发展。长垣群众素有养驴习惯,要求驴的体形好、毛色正,种驴质量高。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长垣驴的发展。几乎每年举行一次种驴评比大会,书记、县长都亲自参加。1958年,农历二月十九“斗宝大会”上,由当时县委书记段美敏、县长甘广兴同志亲自牵种驴配种,河南省农牧厅总畜牧兽医师甘永祥同志当时也专程参加了牲畜评比大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1959年10月,长垣曾选送种公驴作为地方良种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农业成果展览”,博得了育种行家的高度评价和广大群众的赞誉。自此,长垣驴名声大震,各地纷纷到长垣购买种驴。

为了保持长垣驴的良好性能,1960年,县里建立了畜牧场,饲养种驴400多头,1964年,又增选10个大队,作为长垣驴选育基地。1974年,针对外地客户对种驴需求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在县畜牧场组建了种驴分场,集中体高1.40m以上的种公驴和1.33m以上的母驴,专门培育优质种驴,从而使长垣驴的优良特性不断得以巩固和提高。

2 长垣驴的品种特征

长垣驴体格较大,体幅较宽,耳长而直立,眼大鼻直颈适中,前胸发育良好,背腰平直,荐部稍高,尻宽长而稍斜,中躯略短,体型呈正方形,四肢强健,蹄质坚实。毛色以黑色居多,全身黑色(部分略带红毛梢),眼圈、嘴鼻及下腹部呈白色或灰白色,当地流传着老人教幼儿的小曲儿:“大黑驴儿,小黑驴儿,粉鼻子粉眼儿白肚皮儿”。

长垣驴肉用性能较高。2007年经郑州牧专屠宰试验,屠宰率为52.7%,净肉率为41.6%,肌肉纤维细密,质嫩,色泽红润,稍暗,味道纯正,口感好。

3 长垣驴的调查鉴定过程

1981年,在河南省农牧厅畜牧局主持下,开展全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曾委派豫西农专师生到长垣进行长垣驴品种资源调查。同年7月,长垣县畜牧局和区划办组织人员对全县15个公社的驴只进行了普查。已初步确定长垣驴为我省地方优良驴品种。

1986年又组织了第二次调查,并成立了长垣县“长垣驴”育种委员会,制订了《长垣驴品种鉴定和等级评定标准(草案)》和《长垣驴保护条例(草案)》,加强了长垣驴的选育和提高工作。

1990年3月-4月,在河南省畜牧专家指导下,又组织了第三次调查,同时考查了毗邻区、县的养驴情况,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并通过了中国马匹动物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长垣驴被确定为“河南省地方优良品种”。

2009年,为对长垣驴这一宝贵的遗传资源进行保护,长垣县对长垣驴品种来源、群体数量和结构、体型外貌、体尺特征、繁殖性能、饲养管理、开发利用及今后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详细调查总结,制定了发展规划,并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驼专业委员会进行了鉴定,现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批准。现长垣驴已被农业部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此次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河南省共6家,长垣县是其中1家,也是新乡市唯一一家。河南省长垣驴遗传资源通过国家农业部的鉴定,是长垣县乃至新乡市畜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长垣县畜牧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将填补新乡市无畜禽遗传资源的空白,将成为全省第8家畜禽遗传资源,是长垣县的无形资源,对扩大该县影响、提升该县名气将起到促进作用。

4 长垣驴的发展现状

4.1数量规模变化

近20年来,长垣驴经历了一个数量相对稳定的时期,在1986年到1996年这十年之间,长垣驴数量稳定在4万头左右,中间有小幅度的增长。1996年以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02年锐减到1万头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役为主的长垣驴存栏数量急剧下降,选育和发展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长垣驴的数量更是急剧减少。2006年对长垣驴遗传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目前长垣驴存栏量为1300余头。根据畜禽品种濒危程度的确定标准,长垣驴属于濒危-维持地方品种。

4.2品质变化

因为长垣驴种群数量的减少和近年来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选种选配,长垣驴的品质在近些年呈下降趋势,公、母驴的体高、体质量、体长均略有下降。

5 长垣驴品种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长垣驴存栏数量明显减少,属濒危-维持品种长垣驴的保种迫在眉睫;第二,长垣驴的体尺指数有所降低,表型性状不够一致,繁殖性能不够理想,长垣驴的选种选配急待进行;第三,长垣驴种公驴数少,群众配种困难长垣驴的良种繁育体系急待建立;第四,长垣驴的饲养管理技术、快速育肥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有待普及。

6 促进长垣驴品种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第一,政府应在土地、资金、项目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养驴,扩大长垣驴群体规模。

第二,成立选育机构,保证长垣驴的选育工作领导和长垣驴选育工作的实施。选育的目标是重点提高其繁育性能和肉用性能,提高商品生产率。在保种的基础上,再逐步培育出肉役兼用和肉用型品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建立健全长垣驴良种繁育体系。选片划定长垣驴的保种区和商品驴杂交区。在保种区,精选优秀种公驴建设保种场或供精站,服务于保种群和核心群母驴,精选一级母驴作为保种群,精选二级母驴作为选育核心群。

第四,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八统”、“两分”的经营方式,以生产优质长垣驴,即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品牌和销售,分场(户)经营、分场(户)核算。

第五,开展长垣驴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研究,把长垣驴的保种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搞好驴肉和驴皮的深加工。另外,借鉴外地经验,开发驴奶、驴的血清及其尿液等产品,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格局。□

猜你喜欢

长垣母驴遗传
非遗传承
长垣市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母驴流泪
推进“厕所革命” 建设美丽长垣
擂台小腰精
母驴配种注意啥
母驴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