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需求的摄像技术课程改革

2015-03-20晏自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摄影设备课程

安 军,晏自勉,杨 梅

基于社会需求的摄像技术课程改革

安军,晏自勉,杨梅

随着摄影摄像设备的多样化发展,社会对于摄影摄像技术人员的摄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作出符合多方位需求的摄像作品。本文通过分析摄像技术课时的实际教授情况,探索摄像技术教学中更符合现在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法,以期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摄像技术;教学改革;实训能力

摄影艺术拥有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独特的造型语言[1],是一门集理论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更是教育技术专业、广电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就目前调研的多所高校摄像技术课程设置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高校的该课程教学实际情况是理论和实践课程各占总课时的50%,而有针对性地对摄影作品分析(艺术性教育)的教学时间几乎没有。部分高校更是由于设备不足、设备陈旧等原因,大量压缩实践教学时间比。在考核方面,理论测试(笔试)占了60%,实践测试(作品)仅占40%,并且对于这40%的实践测试的成绩量化也很不规范,几乎都是通过教师的主观意识评定,这也使得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这显然无法满足摄像技术教学目标中的“实践中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持机方式、运动方式,能熟练掌握摄像机基本功能的使用。”的要求,因此,摄像技术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总体设计

基于“实践操作能力”的摄像技术教学在课时分配上应更加全面地考虑到摄像技术的理论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摄影摄像,将其作为未来人生发展的一个方向,而不仅仅局限于通过考试。

摄像技术要求学生掌握摄影摄像设备的基本知识、手持式/肩扛式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摄像机辅助设备诸如三脚架、轨道系统、摇臂等设备的使用方法、监视器与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曝光、录音、布景布光的技巧等。基本知识与各设备的工作原理等知识为理论知识,需要依托传统集中式教学法进行,各设备的使用方法则需要实践教学进行实现,而诸如布景布光、后期处理等方面则对艺术性要求较高,需要通过作品赏析、作业互评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本文参考教材选用任金州、高波主编的《电视摄像》[2](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分析各章节内容,得到相对比较适用的教学安排:理论课时约占总课时的30%,实践课时约占总课时的50%,艺术课时(作品分析)占总课时的20%。

二、教学环节详细设计

通过前面的分析,笔者将教学课时做了总体分配,下面就调整后的摄像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理论教学设计

理论知识讲授是能让学生快速获得所学课程知识最直接快速的方式,是几乎所有课程都必需的一个手段,摄像技术课程也不例外。课堂理论教学主要是对摄像技术中涉及的专业概念、各设备的组成原理、成像原理、光影理论、画面构图等进行传统理论教学,教学地点为教室,教学教具和教学方法都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对学生进行集中教学,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之前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实践教学做到良好的理论铺垫,让学生对摄像技术有所思考,在实训阶段带着问题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相对于现阶段的教学偏重的情况,对新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精简。例如:对于摄影设备各功能点的具体作用可以简化,仅仅是介绍一下各功能点的工作原理,而具体的应用效果可以在实践教学和艺术教学中进行详细指导。

(二)实践教学设计

无论是广电专业学生还是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社会对他们的要求都是“具有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他们能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影视作品。理论知识在课堂理论教学环节获得,而与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实践操作则需要通过实训技能教学环节来完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是摄像技术最核心的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分配给实践教学的课时较少,或因为教学管理制度等原因,一般是由老师将学生带到设备实验室,由教师演示设备使用方法,再由学生分组后轮流模仿教师的操作完成相关操作流程。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很好很快地让学生感受设备的运作,但缺乏灵活性,特别是在后期制作方面,学生很难拿到自己拍摄的真实素材。

在基于社会需求的摄像技术教学过程中,授课地点不再是教室。在前期,上课的主要地点是设备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持机、设备的操作与调试,引导学生将之前学习的成像原理、运作原理等转化为对摄影摄像设备的应用,熟悉各功能键的实际作用并对比拍摄效果。在中后期,教师可将学生带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或寻求相关部门帮助,安排学生到景区或校外进行自然光照下的设备调试与应用,搜集摄影素材,既可促进学生对设备应用的熟悉程度等,同时还可以为后期处理搜集更多有针对性的素材。

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在实训教学初期就对每组进行任务分配,让小组内部成立一个“摄制组”,并要求在拍摄之前确定“要拍什么”“拍摄手法”“预期的效果”等问题,形成文案,安排不同光照时间(光照较强、阴雨、夜间等)进行实训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严格注意学生的安全管理。

(三)艺术教学设计

摄像就是将作品中的不同要素进行布局、组织和构造,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放大和表达画面蕴含的情感、思想和审美,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唤醒观众的共鸣[3],这是摄影摄像需要的艺术修养。从目前调查的多所高校的摄像技术课程教学情况来看,作品观摩已经是比较普遍的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其具体方法是:播放影片/图片→教师讲解→下一段影片→教师讲解,即“现成的作品,学生的观摩,教师的评析”,如此填鸭式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

拍摄作品的观摩与评析是对学生艺术性的培养,需要的是学生的观摩与评析,甚至在作品选择上,也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将部分视频选择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从海量视频中选择他们认为符合要求的作品,带到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学生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看的作品将比教师指定的多很多,教师在指导时,容易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学生互评作品,也将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的负担。

(四)考核要求

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的不断发展。评价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4]。考核方式可以使用现在普遍使用的笔试与作品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现阶段相对比较成熟,笔者在此不多做阐述。在作品考核方面则需要有所调整,不能像现在这样由教师主观评判,给分就完事,甚至学生都不知道这个分是如何判定的。具体评判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做更多的交流分析,即让学生进行互评,并以分析报告方式说明作品的优缺点,并给出建议与结论,最后由学生相互给出最终成绩。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硬件方面

摄像技术是一门重视实践能力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对设备耗材需求较大的学科,目前制约教学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设备陈旧,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摄影摄像设备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换代较快,很多高校的拍摄器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应通过校企合作,动用社会力量来适量解决。学校也可拓展实训基地,联系影楼、电视台、广告公司,通过租赁或见习等方式让学生接触专业设备,特别是诸如摇臂、道具、轨道、甚至是无人机等大型摄像设备的使用,学生也可在这些社会实践中,增进社会阅历,为将来的求职带来益处。

(二)管理方面

摄影摄像设备不同于传统教学设备设施,要发挥作用就需带离实验室,但摄影摄像设备设施是学校固定资产,各校对此管理相当严格,这导致学生外借设备受到限制。为防止因学生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在设备组装等方面学校通常先让实验助教进行调配后交给学生,这也造成学生只会使用不会维护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放宽设备管理限制条件。在设备外借方面可适当放宽外借限制。如适当延长外借时间,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素材搜集和技巧练习。同时将设备调试的机会交给学生,教师不参与动手,只从旁指导,并与学生做好设备损坏处理协议,安排各小组自行组织设备管理方案,从而确保设备的高效利用与管理,增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项目名称:本文系铜仁学院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摄像技术》JG201353成果

[1]邢向阳.高等摄影教育的困局及突破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

[2]任金州,高波.电视摄像[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张文磊.摄像技术和摄像艺术解析[J].新闻传播.2014(4).

[4]张又文.《摄影摄像技术》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电子制作,2014.

[5]马金钟.“电视摄像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

责任编辑:郭一鹤

D914

A

1671-6531(2015)15-0103-02

安军/铜仁学院图书馆副教授,在读硕士(贵州铜仁554300);晏自勉/铜仁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硕士(贵州铜仁554300);杨梅/碧江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师(贵州铜仁554300)。

猜你喜欢

摄影设备课程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