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问题研究

2015-03-20熊霖,莫小英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供体科技成果安徽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10-0146-03

基金项目:2014年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2014jyxm691);2014年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科研项目“安徽省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问题研究(2014SK0002)

目前,我国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仅在10%左右,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和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的服务体系,对于解决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现象,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是非常必要的.

1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各主体的现状

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角度看,主体主要包括供体、受体、媒体和公共部门四个方面.供体主要指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研发企业,受体主要指生产型企业,媒体主要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公共部门主要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下面从四个主体方面围绕经费投入、管理体制、中介服务三个因素阐述其现状:

1.1供体方面

本文主要讨论安徽省高校的现状.

1.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仍显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各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安徽省是中部地区,受各方面客观条件的影响,一方面,资金投入相对短缺,加上没有建立高校中试基地,造成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较慢;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强的省、市加大了引进人才的力度,导致安徽省高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2.高校管理体制制约科研成果转化,尤其是考评机制,不论是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估,还是教师等科研人员职称的评定、晋升的考核,都是以理论研究成果为考评指标,使得高校承担的项目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作为选题原则,不能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

3.大部分高校没有与高校系统外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主要靠教师等科研人员自己宣传推广自有的科技成果,受教师个人精力和宣传策略的影响,效果不太理想.

1.2受体方面

1.生产型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受体,其消化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和物两个因素,即一方面要求企业有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和生产人员,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有相应水平的生产设备.不管是人才的要求还是设备的配置都需要经济的投入.

2.现行的企业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相对于中长期利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更愿意选择短期利益,国有企业由于人事任命机制的原因,考虑在任期内的业绩最大化,大部分非国有企业则由于观念滞后,还没有将企业从传统的资本要素的外延式扩张向技术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型.

3.企业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需要服务机构的参与.如风险投资服务机构,企业的宗旨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风险尽量减小,从目前安徽省供体申请专利数与出售数相差悬殊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专利本身的实用性不强外,缺乏足够的风险投资应该是主要原因.因此,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可以大大消除企业转型的高风险顾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比较成熟,我们可以借鉴.

1.3媒体方面

媒体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在供体和受体之间架起桥梁,通过整合社会科技资源、提供科技信息、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安徽省一方面加强了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促进全省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如完善技术转移机构等,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为推行自主创新,安徽省还建立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调查显示,三个城市中,合肥市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芜湖、蚌埠市的服务体系正在建设中,三市之外的其他城市则没有建设或处于准备阶段,总体来看,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水平仍然较低.

1.4公共部门方面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干预疏导科技产业发展,但应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相结合,避免行政干预过多,体制僵化;另一方面,政府在行使职权时要充分利用科技资源,采取措施,对重要问题加强监管力度,如我省逐年增加的科研经费投入是否都用于必要的研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是否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交给有能力胜任的受体?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估审查是否有相关规定?等等.

2 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以上四个主体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活动中存在以下问题.

2.1经费投入方面

1.研发经费投入不均衡,力度需加大

安徽省除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外,其他地区有的经费投入很少,有的没有设立专项研发经费,经费的投入力度直接影响着供体的创新和受体实现产业化的程度,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前提条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目前,安徽省科技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以及工程师所占比重偏低,人才资源比较匮乏.

2.研发经费政策有待完善

研发经费能否及时到位,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政策,目前研发经费政策大多手续繁杂,造成经费迟迟不能到位.因此,简化政策审批,使资金及时到位,才能真正提高创新的实效性.据调查,目前很多供体和受体在追求创新利益的同时还面临着资金和政策双缺位的问题.

3.研发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安徽省除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三个城市外,其它地区基本没有建立完善的研发经费保障制度,严重制约了科研项目的开发和转化等工作的正常开展,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难以深入持续的发展,也不利于全省科技创新的发展.

2.2管理体制方面

1.市场机制不完善

市场是检验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的现实标准,一方面要求科技成果符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求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如科技资源在各供体间平衡分配,提高研发型企业的研发能力,发挥其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驱动科技创新,以经济服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考核目标等相关机制,从而使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

2.缺乏人才机制

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大体有三种途径取得,一种是利用本省的教育资源培养服务于本地区的人才,第二种是通过各种优惠待遇和宽松的科技环境吸引外地人才进入,第三种是尽量减少本地区高科技人才的流失,这三种方式都需要有完善的人才机制,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生产力中各要素的流动日益频繁,应注重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改革少数科研机构的官僚作风,放宽关于签证和国籍的政策要求,创造良好的科研平台,切实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做到不仅引得来,而且用得好.

3.孵化机制不健全

对科技成果的快速良好孵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从科技成果的数量和推向市场的数量来看,后者数量明显减少,因而健全科技成果的孵化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包括促进产学研的互相配合,改变三者各自为政、独立运营的现状,鼓励企业重视新兴产业,从现在的买进技术,自我消化阶段提升为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进而消化的阶段,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4.科技管理体制不完善

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还没有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现行的科技成果评价没有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确立分类考核指标,没有把为经济服务作为最主要的考核目标,没有引导更多的科技力量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2.3中介服务方面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体分为五类,信息咨询类,成果转化类,投融资、人才服务、专利代理等要素类,法律监督类和企业孵化类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在:

1.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除了企业孵化类服务机构发展较强,其余几类发展较弱.

2.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为媒体,需要有通畅的信息交流,健全的公共信息平台为支撑,而目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普遍具有水平低、规模小、专业化不强、缺乏竞争力的特点.

3 完善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

3.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供体、受体、媒体和公共部门等各方主体,应在尊重科研工作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观念,共同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供体中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研发企业,要转变课题终止于论文、著作、奖励成果或研发阶段的现状,强化供体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调整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本单位或企业的战略地位,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供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受体中的生产型企业,也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通过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等措施,减少因国有企业人事任命机制和非国有企业内涵式发展转型观念滞后的弊端,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2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供体考核指标

供体在选题时,应该以市场需求作为选题原则,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课题最后的考核也应该是在市场中得到检验,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改革目前供体现有的考核指标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要求供体解放思想,而且需要制定一系列考核管理办法和政策,逐步将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数量和产业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课题结题、职称评定、晋升考核的指标.以高校为例,高校是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可以提供大量的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如果这些科研成果不能很好的推广、转让和产业化,不仅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科研人员积极性受挫.

3.3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供体和受体合作

高校可以将科技成果转交给生产型企业,由它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并推广到市场,转变为能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商品.另外,还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政府主导的科技计划,自办科技型企业,校企合作,引进和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等,发展高校自己的科技产业,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4加大“合芜蚌试验区”的辐射效应,全面提高媒体服务能力

“合芜蚌试验区”建设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作为安徽省重点发展区域,集中了省内大部分科技创新资源,如科教资源、科技人才资源、创新意识较强的优秀企业等,加上政策倾向,在信息总量和资源整合度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应该以“合芜蚌试验区”为中心,向省内其他各市、区辐射,通过充分利用高层人才资源,加强宣传力度,主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有效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全面提高媒体服务能力,从而形成富有活力、开放竞争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3.5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关系

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引导、组织协调、规范监管的功能,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市场.政府应结合各地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原则,通过完整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相关制度,进行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良性发展,始终将市场作为检验科技成果能否实现产业化的标准.

政府及职能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或规章,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运作程序,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引进投融资机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可以采取财政拨款、政府采购等政府行为给予支持.总之,政府应积极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造宽松的环境.

近几年,随着安徽省政府不断制定并推动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战略的政策,尤其是《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的出台,使安徽省成为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的地区,对加快安徽省科技创新建设、推动安徽省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供体科技成果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58例DCD供体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病因分析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