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赠答行为中的文化差异
——基于义理人情和内外意识的视角

2015-03-20刘中燕

文化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本尼迪克收礼义理

刘中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4)

中日赠答行为中的文化差异
——基于义理人情和内外意识的视角

刘中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4)

赠答行为,在现代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赠答行为方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从义理人情和内外意识两个方面入手,并就“义理”和“人情”的概念、礼物的内容与包装、还礼的注意事项、是否当场打开礼物、送礼和收礼的寒暄语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中日赠答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探讨,以期加深两国之间的文化理解。

赠答行为;文化交流;差异;义理人情;内外意识

“赠答”即相互之间赠送礼物,包含“送礼”和“答礼”两个方面。中日两国都喜欢送礼。从送礼的时间和场合来看,主要是节日祝贺、人生的重要仪式、学业职位的晋升、新住宅落成或乔迁等。从送礼目的来看,双方希望通过礼物来融洽人际关系,如祝贺或谢意、赔礼道歉、求人办事、与人分享等。

考察前人研究成果,主要从义理人情角度分析中日两国赠答行为中呈现的文化差异。本文将进一步探究义理和人情的内涵,并进一步从内外意识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日语学习者能通过赠送行为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减少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一、“义理”“人情”在中日赠答行为中的体现

(一)“义理”和“人情”的概念

“义理”一词来源于中国,但东渡日本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词义被赋予新的含义。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说到“人类学家发现世界文化中一切的独特的道德义务范畴中,‘义理’是最奇特的一个,是日本所特有的。”[1]并且她将日本的“义理”分为两种:一是对社会的义理,二是对自身名誉的义理,使自己的名声不受玷污。在日本,“义理”意味着责任,一种债,必须偿还。近代日本,“义理”又以终身雇佣制、公司员工的“爱社精神”被保留下来。现在,日本人仍然有“频繁变换工作的人很讨厌”这样的看法。

“人情”一词在中日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但意思存在差别。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李伟民将“人情”所包含的意义大体分为三种。(1)情感,如喜、怒、哀、惧、爱、恶之类。(2)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互动和交往时,与对方进行交换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物化的、有形的实际存在物(如金钱、礼物等),可以是非物化的、无形的(一次机会,提供便利等)。(3)人与人交往相处所应遵守的规范准则,即人与人相处之道。[2]日语中的“人情”,正如“人間は義理と人情の板挟みである”(人处于义理和人情的夹板间而左右为难)所描述,与“义理”相对,主要指对家人朋友的一种自然的感情流露。笔者认为,在赠答行为中主要体现的是李伟民的第二类人情,即常言道“人情说不尽”“人情债还不清”等。

(二)礼物的内容与包装

日本民俗学者安达正嗣曾指出,人们的赠答行为由提供礼物的义务;接受礼物的义务;还礼的义务等三部分组成。[3]日本人在赠送礼物时,一般选择小而可爱的礼物,并且相对于所送礼物的价值,也更注重礼物的外在包装。一块手帕,一条领带,都要精心包装。本尼迪克特说:“所谓‘义理’就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返还的规则,而且义理的返还必须等值等量。”[4]因此,如果礼物过于贵重,就会给对方造成心理负担。为他人的还礼负担考虑,体现了日本人重视“义理”。

相反,中国人送礼时,则会选择珍贵、价值较高的东西。在现代社会,礼物的贵重程度成为衡量双方关系的一个标准。一般情谊越重,关系越亲近,“人情”越重,则所送礼物的价值也相应增加。赠送价值昂贵的礼物,让对方切实感受到赠送者的心意,体现的是中国人的“人情”。

(三)还礼的注意事项

日本学者井下理曾说过“对于赠与行为的还礼是令人难以拒绝的,在收到礼物的时候,其实也意识到对方期待着你以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方式进行还礼。”[5]在日本,还礼要及时,且所还之礼要等值。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提到,日本人在报恩时,会对恩做审慎衡量,仔细观察自己收了多少恩,然后制定出完备的还恩计划,保证自己归还之恩与所受之恩等重等质。[6]在日本社会,如果不还礼或者还礼不等值会被认为是不懂“义理”,让收礼者承受心理压力,并受到社会指责。

然而,中国则要求回礼不可太及时,分量也要高于所受之礼,因为,只有拖一段时间才可使一方处于“欠债”或“欠情”的状态,增量回礼才能将“欠情”转移给对方。中国社会就是在这样的“欠情—还情”的社会模式中,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如果欠了别人一个人情当场回报,会被认为是不近人情;收礼之人想方设法加重分量去报答对方,造成赠送人反欠人情,这促使赠送人再加重分量去归还。正是通过这种不对等性,使良好关系得以进行,人情得以延续。费孝通说过,亲密社团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间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中国,如果相互不欠人情,“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也就无需往来了。[7]

以上通过对礼物内容与包装,还礼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发现日本更重视“欠债必还”的“义理”,而中国重视“欠情—还情”的不对等性“人情”。

二、内外意识在赠答行为中的体现

中日两国在人际交往中,都有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心理习惯,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内外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却存在差异。所谓“自己人”,对每个人来说范围有大小,主要指自己的家人、亲属、朋友、同事等。本文将从中日内外意识上的角度,分析两国赠答行为的差异。

(一)是否当场打开礼物

中日两国,收到礼物一方,根据与赠送人的关系,选择打开礼物的时间。对于“自己人”,一般打开礼物之前,会先征得对方的同意,“開けてもいいですか”(我可以打开礼物吗?)。在这一点上,中日两国是相通的。但是赠送人是“外人”又怎样呢?

牧野成一指出,“日本では普通、よほど親しい間柄でない限り、贈り物を客の前で開けることをしません。”[8](在日本,除了特别亲近的人,一般不在客人面前打开礼物。)在日本,一般认为礼物中寄托着赠送人的“分身”,存在“游离魂”。如果赠送人是“外人”,则希望“游离魂”在家中停留时间更长,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在赠答行为中,日本人严格区分“内”“外”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对应的行为,尽量不越界。[9]

在中国,在不熟悉的赠送人面前也不打开礼物,这是因为在中国一般会对于礼物给予评价,评价恰当与否则会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当面打开礼物会让对方感到难堪,可能导致彼此交往难以为继。相反,不当面打开礼物,则可以让双方都有缓冲时间,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从而使对方能真正变为“自己人”。

(二)送礼和收礼的寒暄语

日本人在赠送礼物时,一般会将“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どうぞ”(一点菲薄之礼,请笑纳),“粗末なものですが、どうぞ”(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等固定表达作为开头语。同时,收礼一方除了在当时表达谢意之外,在接下来的第一次见面或电话中,需要再次表达谢意。“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等寒暄语已成为一种固定表达扎根于日本社会,虽然是客套话,但从礼物本身来看,赠送的主要是食物等小礼物。而收礼之人再次表示感谢,也是因为对于“外の人”要注重礼节,时刻意识到双方的内外关系。

中国人在赠送礼物时,也会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寒暄。与对方关系不亲近,即对方为“外人”时,更需要寒暄和场面话。与日本不同,在中国,当赠送“外人”礼物时,所说的“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等表达,则为社交上的场面话,礼物大多为珍贵或价值较高的物品。寒暄语主要为主动拉近与对方的关系,缩短“内”“外”距离。另外,在中国,除在收到礼物时表示感谢外,不会再次表示感谢,不然显得见“外”了。

通过以上分析,在赠答行为中,日本人一般内心深处始终有强烈的“内”“外”区分,以此为依据,与对方保持适度的距离,避免得罪他人,不犯错误。相反,中国人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用心体察对方和说客套话的同时,以求缩小彼此间的“内”“外”距离,从而快速将对方变成“自己人”。

三、结语

从“义理”“人情”和内外意识两个方面入手,对中日赠答行为中的文化差异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日本人更注重“欠债必还”的“义理”,而中国则更注重不对等的“欠情—还情”的“人情”。从内外意识来看,在赠答行为中,日本是严格区分“内”“外”的基础上进行,不越界;而中国是希望通过赠答行为让双方的“内”“外”距离缩短,最终成为“内”部人。

[1][4][6][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M].谭杉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79.91.100.

[2]李伟民.论人情—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3]赵东玲,徐文辉.浅析中日两国还礼行为中的“义理”和“人情”[J].新西部,2010,(6).

[5]井下理.贈与交換の人類学[M].东京:筑摩書房,1979.49.

[7]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7.

[8]牧野成一.ウチとソトの言語文化学[M].东京:株式会社アルク,1996.81.

[9]张艳萍,邓秀梅,谢苗.从义理看日本伦理思想的特质[J].唐都学刊,2008,(6).

【责任编辑:周 丹】

G04

A

1673-7725(2015)07-0081-03

2015-05-25

刘中燕(1987-),女,重庆梁平人,助教,主要从事日语教学、中日文化对比、日本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本尼迪克收礼义理
道兼体用的整全之道:吕祖谦义理之学新论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从不按常理出牌
公共理性与整全义理
生日不收礼
每一次送礼的现场堪比奥斯卡
双重人
王船山《周易内传发例》义理演析
贾樟柯电影的义理、伦理和地理
我爱上海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