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5-03-20吴笑韬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9期
关键词:美的素质大学生

吴笑韬

试论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吴笑韬

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包括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审美取向以及审美表达等基本要素。要有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需要在发现美、把握美、感受美、分享美和创造美等环节上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引导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以及激发和推动大学生进行审美表达。主要的方法包括以知启人、以情动人、以意导人和以行塑人。

大学生;审美素质;基本要素;内容;方法

一、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辨析

目前,学界对大学生审美素质包括哪些基本要素有较大分歧。笔者认为,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审美取向以及审美表达,这四个要素同时也是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四个目标维度。

审美能力是大学生审美素质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包括大学生发现美和体验美的能力以及调适审美态度的能力。审美品位反映了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层次,体现在大学生对审美理想的追求上。审美取向反映大学生审美素质的价值取向,它与审美品位有密切联系,但也不能混为一谈。审美表达包括分享美和创造美两个方面,是大学生审美素质在应用层面的表现,是大学生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和审美取向的集中反映,也是检验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效果的重要显现途径。

二、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主要环节及内容

根据审美活动发生过程的规律以及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素,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发现美、把握美、感受美、分享美、创造美五个环节,同时这也是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五个主要内容。

1.发现美:审美心境的培育。对于美的呈现问题,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谓需要“发现美的眼睛”实质上强调了审美心境对于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要从培育审美心境开始,让大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根本来说,审美心境的出现反映了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本质的自我确证,一般而言,当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本质具有正向确证并为审美主体所感受到的时候,审美心境就会出现。因此,大学生审美心境的培育也可以具体化为对大学生思想上的正能量的培育。

2.把握美:审美态度的选择。18世纪的英国美学家艾利森(Archibald Alison,1757-1839)认为人要进入审美状态就必须保持一种“空灵闲逸”的精神状态,因为这种心灵状态“是最有利于鉴赏情感的。在这种心灵状态中,注意力很少会想到任何个人或私人的特殊方面,所以我们才能接受对象所能产生的全部印象。只有在我们的心灵处于空白状态而未被其他杂念所占领的情况下,鉴赏的对象才能给人以最强烈的印象”[1]。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需让他们善于用非功利性的态度而不是用狭隘的和短视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活,这样他们才能更多地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照世界以及自己的生活。

3.感受美:审美状态的凝留。学会感受美,是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核心环节,它是前面两个环节的结果,也是后面两个环节的基础。让大学生善于发现美,选择把握美的审美态度,就是为了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美、体验美。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具备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开设美学基础课程向大学生讲授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多举办画展、音乐会等艺术鉴赏体验活动来逐渐培养他们把握和体验美的敏感性。

4.分享美:审美胸怀的营建。尽管审美是一种具有明显个性化的精神性实践活动,但是学会如何分享美却是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主要是由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中介性决定的。除了某些特定的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外,对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审美素质的培养,其最终的目标并非止步于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而是以此为抓手和途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养。因此,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分享美,具有一定的表达美的能力,就成了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

5.创造美:审美素质的形成。在《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一文中,马克思曾以箴言的方式留下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的名言。如果说发现美、把握美、体验美属于解释世界的阶段,那创造美和分享美则属于改变世界的阶段。分享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享发现的美,另一种则是创造美。后一种方式是高层次的分享美。我们开展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工作,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他们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创造美,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效果最终是要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得以显在地显现的,概括而言,这种显现的方式就是创造美。

三、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主要方法

1.以知启人。以知启人是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基础方法,主要的作用是让大学生对美学理论知识、历史知识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美学原理、美学史、艺术史、哲学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笔者曾在所在的高校(医学院校)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四年的《美学概论》公选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些经验,总的来说就是“理论的知识历史讲,历史的知识故事讲,故事的知识文化讲,文化的知识实物讲”。比如,在讲审美态度、审美状态的时候,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好理解,笔者教学时就结合学校所在的东莞市独特的乡土文化莞香文化。首先让学生认识校园里的莞香树,然后介绍学生认识中国香文化的重要载体沉香。在学生对沉香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即结合东莞的香文化历史向学生介绍中国的香文化,在介绍香文化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香文化会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独特生活方式的体现?结合我国历史上反映香文化存在于文人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比如展示宋徽宗所作《听琴图》的焚香场景),最后归结到审美态度的理论问题:文人熏香所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如此,经过实物、故事、文化、历史等几个方面知识的介绍,学生们比较容易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2.以情动人。情感性是审美活动的典型特点,也是美育和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工作的突出特点。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工作与其他的专业教学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别,最突出的就是在培养方法上要突出以情动人。毫不夸张地说,在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工作中以情动人的工作方法要贯穿始终。比如前述向学生介绍香文化的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皈敬之情,对自己每天生活其中的地方独树一帜的乡土文化的亲切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恩敬之情等等。

3.以意导人。这里的“意”指的是意志,主要指道德意志。以意导人的方法主要是充分发挥审美对真善美等正向价值的引领作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同时切实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一方面,审美具有沟通真与善的桥梁作用。按照康德的观点,审美所彰显的人的反思性判断力是人从自然人向道德人过渡不可缺少的桥梁。这是他的美学名著《判断力批判》的主题。这也是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可以成为德育理想抓手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有些审美形态本身就具有激发人的道德意志的作用。比如说崇高和悲剧,在社会美范畴里,表现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立冲突中具有肯定性价值的道德律在人内心得以重建。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展开讨论,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社会正向价值的感染力。

4.以行塑人。从根本上来说,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最后都要归结到一个统摄性的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培养什么人,在效果上来看,又最终要通过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在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首先是以审美活动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其次是在审美活动中引导学生践行正向的道德价值;最后是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自己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分享自己对于真善美的感悟和体验,并积极创造真善美。从而在行动中处处体现自己是一个知识人、道德人和自由人,体现自己是一个具有良好教养的充满正能量的人。应该说,在行为上塑造自己,这不是在学校期间对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大学生终其一生来践行,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既是一项播种种子的工作,又是一项着眼于学生终身躬行的工作。

[1](美)杰罗姆·斯托尔尼兹.“审美无利害性”的起源[A].美学译文(3)[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2.

[2](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9.

责任编辑:贺春健

641

A

1671-6531(2015)19-0025-02

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路径研究——基于面向大学生开设美学公共选修课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CY008)

吴笑韬/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广东东莞523808)。

猜你喜欢

美的素质大学生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学生之歌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