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派名医童少伯治疗慢性肾病学术思想浅析※

2015-03-20钟利平麻志恒余柯娜何立群

河北中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补剂抗炎健脾

钟利平 麻志恒 余柯娜 何立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上海 201203)

名 医 传 承

海派名医童少伯治疗慢性肾病学术思想浅析※

钟利平麻志恒余柯娜何立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上海201203)

肾病;慢性病;中医学术发掘;中医流派;上海;名医经验

海派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于近代上海特殊的社会环境,具有鲜明的“海派文化”特色和上海地域特征。“海派中医”具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的气度。正是这种气度,成就了海派中医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创新图强、中西贯通的特质。童少伯(1906—1987),字德渊,江苏溧阳人,其父童伯笙为原籍眼科名医。童少伯毕业于上海市中医专门学校,师从丁济万,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授、上海华隆中医院医务主任,后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炎专题研究小组组长,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脏病学科创始人,海派中医学术思想代表人之一,长期致力于肾脏病研究。其治疗慢性肾病学术思想对现代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浅析如下。

1 主要学术观点

1.1把握整体观童少伯认为,临证时要有整体观念,重视脏腑之间的联系,重视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不能只看到病证,而看不到患者,要将整体观贯穿在整个临证过程中。如慢性肾炎,他指出其发病不论水肿与否,均与体内水精散布气化功能障碍有关。同时又指出,水精散布气化机制是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与五脏密切相关,其中又以肾、脾、肺三脏为中心。肾主水、纳气,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化无权,开阖失度,发为水肿;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宣降,则水道不行,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水湿,脾失健运,水湿积聚为肿;肝失疏泄,不能协调水液代谢;心脉失养,心气不足,气滞血瘀,均可发为水肿。治疗时虽有主次,以肾、脾、肺为主,但不废心、肝之调理,从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2善调阴阳肾系命门,内寓真阴、真阳,为一身阴阳之本。故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又因肾属少阴而主开阖。肾阴、肾阳消长正常,开阖有时,五脏之阴亦得以润泽,水道疏通而能分清泌浊。肾属水,主水液代谢,中医称为水脏。若肾气亏虚,则推动无力,聚水生湿。肾气亏虚,肾阳不足,日久命门火衰,气化功能失常,体内水液代谢紊乱,多余之水不能从膀胱正常排出,或发展为水肿;或不能化生为津液,反转化为水,肾失封藏,而全身失其滋润濡养。脾属土,土克水,脾土有制肾水的作用,当脾阳不振至影响肾阳时,也能导致水肿的发生。根据阴阳互损理论,当肾阳虚损到一定程度,可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肝阳上亢。根据五行相生理论,水生木,肝阳上亢,子病及母,而致肾阴虚。肾阴虚可引起肾阳涣散,一方面浊阴上逆,困顿脾土;另一方面肝木侮土,使脾胃亏虚,最后导致肾脾阴阳两虚,而致五脏俱绝。故童少伯在虚损治疗中非常重视调补肾阴肾阳。温补肾阳常用附子、肉桂、肉苁蓉、巴戟天等,滋补肾阴常用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等。

1.3脾肾为本童少伯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虚衰而生。脾为中宫,属土,司健运,与胃相为表里,乃仓禀之本,精血之源。脾气升则健,胃气降则和,故脾气充沛,又得胃之受纳、腐熟水谷,则化生之精微上归于肺。肾气是脾胃受纳、运化水谷精微及传导排泄水液糟粕的原动力,是关门正常开阖、启闭的主宰。脾胃气化不利,导致三焦决渎无权,湿浊流注,郁久化热成毒,弥漫脏腑,壅滞三焦,以致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为关格。

1.4喜用补剂及泻剂童少伯在临床上分析慢性肾炎的全过程,以补剂和泻剂指导辨证、处方和用药。其根据实践经验,将慢性肾炎分为5个阶段:水湿泛滥阶段,以泻剂退肿,常用五苓散合己椒苈黄丸加减;水湿停留阶段,以补剂退肿,常用防己黄芪汤加减;邪退正虚阶段,以补剂扶正,常用大补元煎和金匮肾气丸加减;下虚上盛阶段,以补剂扶正,常用河间地黄饮子加减;正衰邪实阶段,以补剂扶正,常用济生肾气丸和真武汤加减。可见童少伯在治疗上突出扶正的指导思想,尤其注重人参的运用,其明确指出: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病是由“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风寒冷湿、精神劳累等因素,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侵入,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中医在治疗上十分重视机体与环境的密切联系,从整体观出发,常用扶正祛邪法,这也是贯穿了预防医学的观点。这种运用补剂和泻剂进行辨证论治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特色和优势,是对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临证具体应用

2.1健脾清化方此方体现了童少伯治疗慢性肾病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由党参、生黄芪、黄连、制大黄、草果、苍术组成。立方依据源于李东垣脾胃学说“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由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而成,具有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的作用,治疗由脾胃虚弱、湿阻中焦所致的慢性肾脏病。方中党参补脾肺之气,黄芪健脾补中,二者共用益气健脾;黄连清中焦湿热,大黄泻下清热,二者共用清热化湿;草果燥湿,苍术燥湿健脾,共助燥湿健脾。诸药相伍,使脾气得健,湿除热清,诸症自解。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党参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1];黄芪甲苷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病毒、降血糖等作用[2],大剂量黄芪具有降低肾病蛋白尿作用[3];黄连具有抗癌、降糖、调节免疫、改善心血管功能、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药效[4];大黄具有免疫调控、清除氧自由基、抑菌、抗炎、抗病毒等作用[5];草果挥发油具有体内抗炎作用[6];苍术挥发油中的成分具有降血压、利尿、促进胃排空和抗炎等作用[7]。由上述药理研究可见,该方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与慢性肾炎免疫介导的炎症发病机制相符。临床研究发现,健脾清化方对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延缓肾衰竭进展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尿转化生长因子相关[8];还对慢性肾脏病Ⅱ~Ⅲ期慢性微炎症状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9]。动物实验表明,健脾清化方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肾脏炎症损害和肾纤维化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白细胞介素6(IL-6)的信号通路有关[10]。综上所述,健脾清化方不仅体现了童少伯从脾论治慢性肾病的思想,而且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方具有降尿蛋白、血肌酐,改善微炎症状态、肾纤维化,延缓肾衰竭进展等作用。

2.2抗纤灵冲剂此方体现了童少伯治疗慢性肾病善用补剂及泻剂的学术思想。由丹参、桃仁、当归、牛膝、大黄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补血作用。方中丹参性微寒,益气补血活血;桃仁性平,祛瘀活血;当归性温,补血活血;牛膝性平,补肾活血;大黄性寒,清热泄浊活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丹参具有改善缺血再灌注、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血管系统等药理作用[11];桃仁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血流动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12];当归具有抑制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保护肝脏和肾脏等作用[13];怀牛膝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保护肾脏等作用[14]。抗纤灵冲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能降低尿蛋白,延缓肾衰竭进展,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Ⅱ)mRNA基因表达及血管紧张素I受体(AT-Ⅰ)mRNA基因相关表达相关[15]。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抗纤灵冲剂能够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其机制为抑制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受体β1(TβR1)蛋白表达而改善肾纤维化[16]。

3 小 结

中医属于经验医学范畴,随师临证是中医传承的传统方法。中医的成才之路历来注重跟名医,强调学生弟子要早临证、多临证。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跟师临证,心领神会老师的学术精髓,才能得到真才实学。童少伯为丁济万内科传人,他认为跟师临证要事先对学过的功课进行回顾,理清头绪,掌握要点,提纲挈领。童少伯临证将理论知识融化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经验,并通过具体病案处理显现出来,事先做好准备,带着问题上临床,就会收到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回到理论的循环递进效果。通过一一印证,举一反三,就会心领神会,豁然贯通。

中医理论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完善和系统,不断融入历代医著之中,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包含了历代理、法、方、药的理论和临证经验。童少伯认为学习经典为学医入门基础,其潜心研修《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力求熟读原文,理解原意,融会贯通,指导临床。对慢性肾病的研究更为精专,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童少伯提出治疗慢性肾病需把握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善调阴阳、从脾论治等学术思想。健脾清化方及抗纤灵冲剂分别体现了其治疗慢性肾病从脾论治及善用补剂、泻剂的学术思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陈克克,王喆之.党参多糖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4):635-637.

[2]段立军,孙博航.黄芪甲苷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28(5):410-416.

[3]张秋,张昱.张昱运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肾病蛋白尿的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0):104-105.

[4]张瑞芬,苏和.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J].2010,29(3):114-117.

[5]王丽英,张丽珍,鲁刚英.大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4):381-382.

[6]杨小方.草果挥发油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7]赵爱梅.苍术的药理作用研究[J].光明中医,2009,24(1):181-182.

[8]陈刚,何立群.健脾清化方治疗慢性肾衰竭5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10):591-593.

[9]吴锋,孙悦,张彤,等.健脾清化方对CKD2-3期患者慢性微炎症状态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6):504-506.

[10]马晓红,何立群.健脾清化方调节局灶节段硬化大鼠炎症信号通路的机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11):1577-1582.

[11]马丙祥,董宠凯.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房,2014,25(7):663-665.

[12]赵永见,牛凯,唐德志,等.桃仁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4):888-890.

[13]夏泉,张平,李绍平,等.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3):164-166.

[14]李静.怀牛膝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462-463.

[15]符强,何立群.抗纤灵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0,10(27):65-68.

[16]张悦,李靖,刘克剑,等.抗纤灵对阿霉素肾病大鼠Smads信号通路分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2):1094-1098.

(本文编辑: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5.09.0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373615)

钟利平(1984—),女,硕士,住院医师,博士研究生在读。从事中西医防治肾脏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R692.053.1;RZ251;R-06;R249

A

1002-2619(2015)09-1285-03

2014-05-19)

△ 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上海201203

猜你喜欢

补剂抗炎健脾
贵阳市花溪区健身俱乐部健美人群运动营养补剂补充现状研究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解密常见“近视治疗”的商业方法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彝药传统剂型——食补剂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