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非技术技能研究进展

2015-03-20段功香

护理研究 2015年32期
关键词:非技术本科生人文

佘 兰,段功香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与护理模式的转变及“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资料表明,当前护患纠纷的投诉中,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护士缺乏耐心、解释简单、沟通不良等非技术技能(non-technical skills)[1]。非技术技能作为与专业操作技能相对应的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菊池章夫对日本大学生的社会技能进行研究后指出:未来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护理、福利等专业的大学生社会技能得分要高于未来以电脑、机械等为工作对象的大学生[2]。《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人才培养中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要加强学生人文修养、人文关怀的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职业素质、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将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评估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作为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时应具备的4项能力[3]。英国高等护理教育将循证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作为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能力[4]。由此可见,国内外护理本科教育均强调护生非技术技能的培养。本文就护理专业本科生非技术技能的内涵、组成、相关研究及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1 非技术技能的内涵

Swiderski[5]在户外领导能力研究中,把非技术技能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技能,就是“人的技能”。Marcia等[6]认为,非技术技能是学习和实践的技能,例如移情、社会能力等那些使员工在工作中表现更为出色的技能。于广涛等[7]将非技术技能定义为:与专业技术技能相对的概念,包括人际沟通、领导、协调、决策及情景意识等技能。不同的专业对非技术技能的要求有所侧重。付艳芬等[8]将护理非技术技能定义为:在护理工作中,能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得到更好应用的个人内在品质和人际间的交往技能、管理技能,包括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与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相对的概念。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领域非技术技能的内涵有所侧重和区别。

2 大学生非技术技能的组成

Barakat[9]认为,工程专业大学生需具备的非技术技能包括3部分,首先是基本技能,即每个学生必须具备必不可少的技能,如设计、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等;其次是决定性的技能,即以后事业成功和职业晋升的关键性技能,作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如沟通能力、逻辑、评判性思维能力等;③优势技能,即职业增值、改善所需要的能力,如良好的职业道德、精通法律和管理技能等。Swiderski[5]对户外领导能力的研究后认为非技术技能分成3个部分,即社会、心理和沟通。社会方面包括理解集体动力、解决集体冲突的能力、发展和提供支持性的氛围、了解他人的需要和建立起有效的组织联系;心理方面包括在团体内建立信任、了解动机并知道如何去激发动机、提高价值、理解他人的态度、建立团队道德规范和以可信赖的方式应对危险;沟通方面包括结合了书写、言语和非言语的信息传递和交换。潘光林[10]构建了一套大学生软技能指标体系,该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构成,他认为大学生软技能由基础技能、工具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适应与创新技能组成。付艳芬等[8]为选拔、考核护士编制了护理非技术技能测评量表,护士需具备的非技术技能包括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具体是指职业情操技能、人际关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认知技能和组织管理技能。倪超[11]为护理本科生编制了护理非技术技能测评量表,护理本科生非技术技能概括为:①基本技能,包括道德与职业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技能;②决定性技能,包括人际关系技能、人文关怀技能、调节适应技能和辨析感知技能;③发展技能,包括自我改善技能和领导技能。刘骙骙[12]将护理本科生软技能概括成15项,分别是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职业角色意识、自信心、慎独修养、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观察力、适应能力、压力应对/压力管理、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创新意识、评判性思维。

3 大学生护理非技术技能的现状

3.1 护生对非技术技能认识现状 蹇瑞桥等[13]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医学生能够认识到加强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水平与期望却是相背离的,有待提高;籍刘英等[14]调查发现,部分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课程的情况;廖俊玉[15]指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学校把对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人文修养不够。由此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非技术技能,学校、教师及学生个人都要足够重视,有意识地去培养提高。

3.2 护生非技术技能现状 李潘等[16]研究发现,实习护生的职业情操得分最高,而组织管理技能较低;李燕玲等[17]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护生沟通能力较好,但是组织管理方面能力较弱;王庆美等[18]通过调查发现,护理本科生的社会技能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水平;于文永等[19]调查本科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发现:护生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传递有效信息、敏锐倾听等能力方面得分低于均分;陈良英等[20]调查发现,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整体上令人满意;马语莲等[21]调查发现,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美国的常模[22]比较,我国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偏低。由此可见,学校应该加强护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除开设相关课程外,还应该为护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促进非技术技能的发展。

4 非技术技能的培养策略

4.1 开展实践活动,强化非技术技能训练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非技术技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辩论赛、校园文化大赛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践活动,支持、发展一批大学生社团,通过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学生领导社团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参加工作实践,训练非技术技能。与专业技术技能一样,非技术技能也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特别是一些与工作岗位联系密切的非技术技能更应该在岗位环境中去训练提高,学生可以利用全真模拟训练系统去提高各种工作能力,也可以去真实的工作岗位中去感受护理非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并加强实践,如到医院参观实习、顶岗实习等,带教老师也应结合岗位对学生非技术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2 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由专业课及相关的实验实践来培养,而学生的其他素质和技能则由思想政治课或课外活动来培养,这样做的结果是非技术技能的培养与专业学习脱节,而其他渠道的培养由于目标不明确、内容不统一、评估与反馈不及时、管理不到位,最后的效果大打折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构建护理专业学生非技术技能指标体系,并制定具体的评估与实施办法;其次,将非技术技能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各个教学活动中,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之中,这就需要改革教学模式,将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最后,做好学生非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的评估、管理及反馈工作,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非技术技能水平,另外,也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对学生进行非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完成规定的课程时,成绩合格就可以获得“提升竞争能力”专业证书。

5 小结

大学生非技术技能的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增开一两门课程就能达到要求的,必须要上下重视、周密规划和协同配合,才能取得成效。

[1] 卢丽霞.规范护理语言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医学与社会,2010,23(10):31-33.

[2] 毛新华,大坊郁夫.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0):679-683.

[3] James LA.The hard case for soft skills and retention[J].Healthcare Executive,2003,18(2):59-60.

[4] Muir C.Learning soft skills at work[J].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4,67(1):95-101.

[5] Swiderski M.Soft and conceptual skills:The often overlooked components of outdoor leadership[J].The Bradford Papers Annual,1987,2:29-36.

[6] Marcia P,Louise T.Workplace deviance strategies for modifying employee behavior[J].The Health Care Manager,2004,23(4):290-301.

[7] 于广涛,王二平,李永娟.非技术技能及其培训[J].人类工效学,2004,10(1):56-57.

[8] 付艳芬,郑显兰,李平,等.护理非专业技术技能测评量表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45-847.

[9] Barakat N.Professional and soft skills for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J].ASME,2007:312-317.

[10] 潘光林.大学生软技能及其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9):14-15.

[11] 倪超.护理专业本科生非技术技能测评量表的初步研制[D].衡阳:南华大学,2013:1.

[12] 刘骙骙.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软技能特征的成分分析及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1.

[13] 蹇瑞桥,郑琳.高校医学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分析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2(31):102.

[14] 籍刘英,王雨晨,左祁湲,等.医学生职业认知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4):432-436.

[15] 廖俊玉.关于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立体型人文素养培养体系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2(9):37-38.

[16] 李潘,孙晓晶,申海艳,等.实习护生护理软技能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4):258.

[17] 李燕玲,胡敏,丁洪琼.护理实习生软技能水平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149-151.

[18] 王庆美,金戈,孙雪洁.护理本科生社会技能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6):398.

[19] 于文永,景晓荣.本科护生沟通能力的分析与培养对策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A):2811.

[20] 陈良英,郑玉仁,魏丽丽,等.在校学习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与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46(1):80-82.

[21] 马语莲,杨秀木,申正付,等.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及相关因素与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5):589.

[22] Simmons PR,Cavavaugh SH.Relationships among students and graduate caring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chool climates[J].J Prof Nurs,2000,16(2):76-83.

猜你喜欢

非技术本科生人文
城市轨道交通高职院校学生非技术技能培养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基于职场的工科生非技术能力培养探索①
我国运动员世界冠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人文绍兴
微课制作的非技术感悟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