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北悦心亭

2015-03-20李元章

走向世界 2015年48期
关键词:栖霞南北庄园

文、图/李元章

南北悦心亭

文、图/李元章

荡然无存的悦心亭旧影。

栖霞悦心亭,又分南悦心亭和北悦心亭。过去在城垣内,有一条贯穿城东门与西门的大街,东为迎旭街,西为挹爽街,悦心亭被挹爽街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因此,才有了南北悦心亭之分。

南北悦心亭位于栖霞老城区的西半部,东界北门里和林家大厅,西界马家茔,南界城垣的南城墙,北界城隍庙和延福寺。东西宽65米,南北长140米,总面积均9000平方米左右。

南北悦心亭原是郝氏家族的,明末,郝氏家族七世人郝梦柱在外当官,任光禄寺署丞时建的该宅。郝梦柱生有5个儿子(延亨、延太、延吉、延庆、延愈)和一个女儿,女儿嫁给了牟氏九世人牟镗,即牟氏小八支牟国玠、牟国珑兄弟的母亲。清兵入关后,牟国玠、牟国珑兄弟遭于七抗清案的牵连,年方17岁的牟国珑同六位哥哥一起坐了三年大狱,家中财产全部散尽。他们八个兄弟分家后,郝梦柱可怜牟家有难,便把南北悦心亭的房产送给了他的小外孙牟国珑。还有一说,因为悦心亭处于城隍庙和大寺庙前,不吉利,便把该地卖给了牟国珑,他们自己则迁到栖霞观里镇与亭口有关村去了。

南悦心亭位于挹爽街以南,后归牟氏庄园"日新堂"所有,坐南朝北,大门临街略偏东,南北四排瓦房,房屋矮小,院落狭窄,共96间,其中北群房28间,5幢厢房10间,因南部紧靠城墙,故开北门。由于“日新堂”主人常年住在牟氏庄园,因而南悦心亭的房屋除缫丝坊外,余者都闲着。

北悦心亭位于挹爽街以北,后归牟氏庄园"宝善堂"所有,坐北朝南,大门临街略偏西,两侧有一对灰色花岗岩石凿制的石鼓,通高1.46米,长1.08米,宽31厘米,荷花托,鼓径59厘米。由国槐板制作的大门高2.44米,宽2.02米,厚5厘米。牟国珑在世时,逢春节便书写"耕读世业,勤俭家风"楹联,贴于大门之上。由此可以看出牟国珑从原来的读书做官开始向农耕兴业方向转变。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仲夏,牟国珑题写楹联“霜露兴思远,箕裘继世长”,笔势大气流畅,显示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寓意子孙要有远大理想,将家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后来,牟国珑的裔孙牟所聘请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写“耕读世业,勤俭家风”楹联,并请工匠雕刻在北悦心亭的大街门上,文化大革命时,城镇人民公社驻北悦心亭,用簿铁将门板盖了起来,“耕读世业,勤俭家风”楹联才得以存世。该大门由牟氏庄园管理处收藏,后将此楹联雕刻在牟氏庄园西忠来的大门上。

北悦心亭建造精致,规模也比南悦心亭大,共有南北五排房屋,即五进四个院落,分东、中、西三个单元,其中有一幢二层小楼(5间),连同两排东西群厢和几处小院的厢房,共有房屋132间,由南向北排列是:

第一排是大门楼及南群房,计16间,大门楼东是账房和"宝和堂"药铺,大门楼西是长工宿舍和"恒和"杂货铺。这排因是临街房,故都前后开门。大门楼正北有一座做工精致的大照壁,图案用青色方砖加工镶嵌的许多圆形制作。据说是三个瓦工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建成的。

第二排即是照壁北面的那排房,中间一幢是5间大厅,用来宴请官员贵客和祭祀神主,东西两边各5间小厅,主要是用来招待一般客人。

第三排,中间是设有穿堂门的5间平房,"宝善堂"主人牟宗朴住东两间,他的两个妾王氏、闫氏住西两间,东西两边分别为5间小厅。

第四排,中间是5间,两层小楼,上层闲着,下层住牟宗朴继室张氏和三个女儿。东西两边分别是粮仓和马棚,各5间。

第五排,是北群房16间,因兼有后围墙的作用,北窗均开设在房墙上端,且窗口窄小。北悦心亭东边是牟宗朴的副业大院兼菜园。

东西群厢共26间,另各小院厢房12幢24间,北悦心亭比南悦心亭的房屋多36间。

南北悦心亭历经300余年,曾三易其主,其大体经过略述如下:

悦心亭第一代主人牟国珑(1645-1713),系牟镗之子,童年父母早逝,依靠长兄、嫂生活,坐牢三年,出狱后,通过艰苦学习,37岁中举,41岁考取进士,52岁出任直隶省南宫县令。为南宫县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受到人民的称赞和直隶巡抚于成龙的褒奖。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牟国珑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时,被某权贵诬陷营私舞弊,讼于吏部,次年,解职归里。

牟国珑当了四年的知县,把俸银全部捐给了南宫县的灾民,其生活依靠教书维持。他在归里时手无分文,他教的那些学生均已成才,怜悯老师贫寒,捐助了一笔银两,才得以归里。

牟国珑回家之后,利用学生捐助的银两,将外祖父赠送的住宅改建成官宅,又在东边的空地上,建起了一座书亭,名曰"悦心亭"。康熙四十七年(1708)春季,清著名书法家鲁岳题写"悦心亭"三个大字,让工匠刻在木匾上,悬挂在"悦心亭"前上方。他每日置身于亭中,邀友点评史籍,讲学论文;倦则烹茗植花,或焚香静坐,聊以自娱,借以幽静环境,消磨时光。曾作:《南宫归咏》诗一首:

"清风两袖意萧萧,三径虽荒兴自饶,

世上由他竟富贵,山中容我老渔樵。

后来,牟国珑的冤案得以昭雪,许多友人劝他复出,他却说:"吾所悦不再是,吾将以丘壑老矣",因为他已厌倦了官场生涯。牟国珑晚年,参与纂修《栖霞县志》,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李任,清代贡生,是牟国珑的生前好友,曾在《悦心亭记》中写道:"宅东隅有园,就其地构一亭与南山对,草色岚光,时时在目,先生悦之。亭之前凿一池,池泉甘冽可烹茗。中蓄金鱼十余尾,常游泳水面上,先生悦之。池周围砌砖为槛,槛上置梅兰二三盆,槛下栽竹一丛,菊数本。风晨月夕,竹影花香,清幽可爱,先生悦之,因名其亭曰'悦心亭'。悦心云者,悦在内而不在外也。亭上有古史数卷,常评点之。倦则焚香静坐,或与子侄讲学论文。所接见者二三知己,外无多客。官衙非公事不一至,历寒暑晦明,无日不在亭,有所悦故也。吾与先生为心交,知先生之悦之真,而慨世之能有此悦者少也。"

悦心亭第二代主人牟之仪(1706-1750),系牟国珑的长孙(牟恢之子),增生,时已迁居古镇都村,生有五个儿子,均有出息,便由其三子牟组(1731-1782),庠生,将南北悦心亭的房产买下,清嘉庆、道光年间,牟组让他的三个儿子牟贞相(进士,出任直隶省肥乡县知县,后调署满城)、牟廷相(又名牟庭,字陌人,观城县训导,著名学者)、牟家相(太学生),由古镇都村牟氏庄园迁回悦心亭。此悦心亭分三个单元,牟贞相住东单元,牟廷相住中单元,牟家相住西单元。经过三代,住了近百年,他们又守不住悦心亭了,便又转卖给古镇都村牟墨林的三子牟振,自己迁到"马耳 村"定居。

悦心亭第三代主人牟振(牟墨林的三子),太学生,候选直隶州知州。牟振迁到悦心亭住了不到20年,便传给了两个儿子牟宗植和牟宗朴。牟宗植继承了南悦心亭;牟宗朴继承了北悦心亭。他们兄弟俩本想把悦心亭世世代代守下去,也该气数已尽,便天下大乱。

民国十八年(1929)一天,栖霞县长郁葆棣派兵把牟宗朴抓到县衙大狱里,让他继续捐款,牟宗朴因上次捐款的债务尚未还清,只得用悦心亭的房产顶捐,才被释放回家,一家人又迁回古镇都牟氏庄园"宝善堂",后来又去烟台居住。次年,牟宗朴死在烟台返栖霞的路上,临死之前,告诉继妻:"我死后,你一定到省里打官司,将咱的房产要回来!"

据说,民国二十一年(1932),牟宗朴的继妻张氏领着儿媳于学英(其胞兄于学忠任河北省主席)由莱阳律师盖子衡陪着到省府打官司。于学忠给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信请关照这件事,故省府判决:将没收的家产全部归还牟家。这时,张氏觉得什么家产不家产的,能出这口气就行了,随之她又把悦心亭全部捐给省教育厅,做为办教育之用,她得到了教育厅"深明大义"金字匾的嘉奖,从此,悦心亭正式成为了公产。

民国十二年(1923),高彤(江苏省、举人)来栖霞任知县时,写了一首有关悦心亭的顺口溜:

登南山望栖霞城,雾气腾腾悦心亭;

绅金富户共四位,高彤与民呼清声;

纯正不屈牟子棫,公正李老先生;

邪气一缕张介臣,袄襟伸手郝国忠。

1944年12月14日,栖霞全境解放。15日,中共栖霞县委机关驻南北悦心亭。1947年,土地改革时,栖霞县委、县政府按照《土地法大纲》的规定,将牟二黑子地主庄园和南北悦心亭收归国家所有。南悦心亭曾有县妇联、剧团住过,北悦心亭曾有县委、武装部、银行、城镇公社等住过。县委迁出后,用作县政府的招待所。1984年,将南北悦心亭的房屋全部拆除,建有南北两座大楼的"悦心亭宾馆"。

猜你喜欢

栖霞南北庄园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慢屋·青麦庄园
土豚庄园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南北过冬差异
动物庄园
赵学敏书法作品
赵学敏书法作品
丑人林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