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以滁州学院为例

2015-03-19罗文雯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罗文雯

(滁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以滁州学院为例

罗文雯

(滁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优势,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并且促进大学生内化为自身实际行动。

网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正在悄然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互联网普及率在这个群体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是这个群体中接触和使用网络频率最高的人群。在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迅速、个性化、不良信息泛滥的环境里,互联网发展的冲击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大学生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也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

笔者以安徽省滁州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发放问卷调查以及部分访谈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达91%,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体系基本了解,但理解程度不够

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12.1%的同学在“你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这个问题中选择了解,33.4%的同学选择基本了解,54.5%的同学选择不太了解。这说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一部分学生只是知道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说法,但是如何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转化为自身的观念以及实际行动这方面工作高校做得还远远不够,继续深入教育的任务任重道远。

2.大学生价值取向日益趋向多元化

关于“是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方面,12.5%的同学选择已经确立并且以此要求自己,64.8%的同学选择还未完全树立,有些可以做到,有些做不到,22.7%的同学选择不清楚。在调查“你是否参加过志愿活动?”选项中,12.8%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35.2%的学生选择偶尔参加,52%的学生选择没有,选项“你认为志愿者精神和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如何”,22.5%学生认为有作用,49.4%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28.1%的学生认为没什么作用。以上几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和传统单一的价值选择不同。而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倡导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相一致,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校园内外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度不高,并且认识不够深入。

3.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渠道和方式较单一

选项“你认为何种因素对自己价值观形成影响较大”,44%的学生选择学校教育,32%的学生选择家庭教育,20%的学生选择媒体信息,4%的学生选择朋友圈子,说明高校应当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关于“你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88%的同学选择课堂,11%的同学选择网络、电视新闻、报纸等,还有1%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这说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学校网站相关内容体现不足,很少有同学利用网络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在回答“学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做得如何”问题时,58%的学生选择一般,10%的同学认为还行,20%不清楚学校做了什么与之有关的工作,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度还有待加强,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力争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在互联网产生之前,这个时期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单向传播。互联网产生之后,信息传播由原来的单项传播发展为多方交互传播。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自由评论时政、发表观点,可以与素未相识的网友交流自己的观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越来越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要通过探索新的教育途径,注重信息传播,重视信息反馈,考虑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充分利用和挖掘网络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使其内容更充实、形式更活泼。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弱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充分实现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更有利于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劣势分析

网络信息技术,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很大便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机互动交流”代替了更直接的“人人互动交流”。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更多可以观察对方的神态、动作及表情,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教育及引导。当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以后,大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渠道来发表言论或者对事物的看法,部分学生甚至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的现象,忽略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在现实中的交流,不仅造成学生自身人际关系冷漠、紧张,也加大了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同时,学生可通过使用各种网络通信平台发表观点,比如QQ、微博、论坛等等,教师为破除学生在网络上的虚拟身份,获取学生确切的思想动态,必须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发现和搜集信息,否则就无法知道谁在发表意见。正是存在这样的不可控因素,加大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

3.机遇分析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使得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学习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有阵地,高校应当充分抓紧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阵地,使学生可以在线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传达的精神及内涵,真正做到使教育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丰富了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方式,也使枯燥的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建设高校红色网站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避免大学生对理论说教的厌倦和反感,使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这样也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网络阵地教育内容,加强与学生互动,利用网络平台打造立体教育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4.威胁分析

网络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缺乏相应的监管,导致网上的垃圾、不良信息泛滥。不少大学生对待网上虚假、色情、赌毒、暴力等信息没有正确的辨别和认知能力,导致一些学生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进而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下降,精神萎靡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方式加大推行霸权主义,强化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把他们的价值观念推向全世界,进而达到政治输出的目的。在这个各种文化、思潮冲击碰撞的复杂时期,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如果不能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使其出现思想上的动荡及混乱,不仅容易降低学生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同时对学生个人乃至社会、国家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1.营造教育氛围,构建互动平台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路径,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和渠道。高校应当主动开辟、利用、占领网络阵地,集中力量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此,应加强校园网、校园论坛BBS、学校及各院部官方微博、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的建设、管理和运用,构建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校园网络互动平台,为学生创造平等讨论和充分交流的空间。同时,建设专门的红色教育网站,用好这些新媒体工具,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度,选择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网上学习、讨论、发表观点的活动中来。加强与大学生网上互动,在多方互动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注意及时收集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给予思想引导和教育。

2.打造立体模式,网上网下联动

现阶段,除了搭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互动平台,在网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校园文化仍然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面对新形势,必须改革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方式,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枯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提高认识。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图书馆、橱窗、教室等宣传阵地,创设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大学生优秀事迹宣讲会、校园内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人物访谈,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等,树立大学生身边的模范典型,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自觉投身到服务他人的行列中,这些也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由此,形成网上网下联动教育模式,更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感悟内化,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3.加强网络监管,培养专门人才

针对当前不良信息充斥网络的现状,高校应当成立专门的校园网络监管部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安全教育以及摒除不良信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更加合理的使用网络。同时,与时俱进的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工作水平和能力。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由于专业背景与实际工作需要无法完全吻合,难以对大学生开展高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此,作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引导者和教育者,必须提升自身政治素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加强媒介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学习,高校应当定期组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以便更好的做好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作。

[1]杨玉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校园环境的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1,(30):39~40.

[2]郭秋月.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及培育机制研究——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6).

2095-4654(2015)10-0087-03

2015-05-08

G641

A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