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2015-03-19杨晓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学期全程

□ 杨晓明

一、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全程是指全部里程或路程,在本课题研究中,全部里程是指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到大学生毕业的所包含的时间段。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的全部学习阶段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它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全程、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全程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程三个方面。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全程是依据国家有关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定,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32学时。与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同的是,它不是指开设一个学期,而是把32课时分散在四个学期或更多学期来完成。这样开设的目的就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刻伴随学生的左右,时刻提醒学生要时时调节自身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全程是指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心理咨询室就要对学生开放服务,同时,各分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就要进入角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约谈”工作,直至大学生离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程是指定期地在各年级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心理行为训练活动、“525”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简报等。从对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分析中可以看出,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全程性、主动性的特点。

二、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高校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需要。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着实效性比较低的问题,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比较低的原因就在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它具体体现在只是阶段式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不会随着其年级的升高而消除,相反,它还会由所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加了,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跟上,可想而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是不会高的。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恰恰弥补了阶段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保证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全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高校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二)高校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依赖于自身的自我调节与认知水平;另一方面,他们依赖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状况。对于后者而言,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由此可见,高校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

(三)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是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需要。从目前现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看,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心理咨询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几乎全国所有的高校都是实行阶段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开设心理咨询的学校也只是凭借心理咨询中心被动地等待学生咨询,显然,这种心理咨询的模式缺少主动性。针对高校大学生日渐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模式陈旧的问题,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由此可见,高校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是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需要。

(四)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可能性。从课程角度来看,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存在的主要难题就是排课。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跨度比较大,这就给教务处的排课带来困难。虽然有困难,但并不是不能解决。可以考虑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形势政策教育课放在一起排课,具体设想是前半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后半学期开设形势政策教育课;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比如周六排课等。

三、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策略

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策略主要包括课程策略、咨询策略、心理指导教师策略以及辅助策略三个方面。

(一)课程策略。课程策略是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本策略,它是指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来达到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它主要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系列。对于必修课,依据国家有关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定,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32学时;开设的周期为四学期,即在大学的一年级、二年级开设,具体开设计划是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各12课时,第三学期与第四学期各4课时;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要完成80%以上的进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测试安排在第二学期;大学生最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成绩评定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业测试、平时成绩两项,所占比例分别为50%。对于选修课,从大学一年级的下学期开始到毕业实习前,学生至少要修一门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爱情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课程。

(二)心理咨询策略。心理咨询策略是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采取主动干预的模式,即心理咨询老师不是被动地坐在心理咨询中心等待学生前来咨询,而是通过心理健康普查主动去干预高危个体。主动去干预高危个体的方式主要包括主动找学生谈话,了解其心理的变化;及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学习与生活变化,一旦发现不良预兆就立即进行干预处理。

(三)心理指导教师策略。心理指导教师策略是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在各分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受学校党委的委派专门负责某一分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事务。

(四)辅助策略。辅助策略是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辅助部分,它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训练、“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报、大学生公益服务实践月等活动。

四、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保障

(一)组织与制度保障。为了更好地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应该建立明确的心理健康管理体制组织体制。从目前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状况来看,多数高校都把心理咨询中心设置成三级机构,隶属于学生处或教务处,也有的个别学校隶属于思想政治教研部。这种组织管理体制使得心理咨询中心不具有权威性,很难开展工作。课题组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应设置为二级机构,直接由学校分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委副书记领导,即便是设置为三级机构,也理应由学校分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委副书记领导,以增强其权威性。从制度上来看,学校要相应出台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以保障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心理咨询教师职责》、《心理指导教师职责》、《心理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外出培训学习》等制度。

(二)人力与物力保障。在人力保障方面,学校要优先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以确保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要定期地指派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外出学习,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水平;在物力保障方面,学校要将心理专项经费纳入财务预算中,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总之,学校要实施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1]杨晓明.高职学生创新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

[2]王景龙.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效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学期全程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