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5-03-19冯海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育人

□冯海龙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关于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中的推广和运用,把广大师生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学校文化建设的始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育人之本、兴校之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学活动做好衔接,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等,丰富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从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且贯穿大学生活始终,注重实效,让学生乐于接受,爱听、爱看、爱参与,学生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相融合,进而植根于他们的思想意识深处。

二、深入开展校风建设要体现学校文化内涵

学校的文化内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学校文化内涵展开,进行系统规划,注重学生诉求,充分发掘校园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关爱学生成长,关心教工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校实际。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厚德博学、善思致用”的优良校风。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努力建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三、组织实施接地气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是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二是校园文化活动要摒弃假、大、空的思想,立足更接地气,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能动作用,活动开展前做好学生的调研与建议收集工作,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学校实际、学生实际。让每次活动都能做到真情、真事、真心,使学生在组织的状态下接受活动的熏陶与洗礼。比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发掘这些节日活动更深层次的意义,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这些活动,参与这些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四、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

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担负着重要使命,可以说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图书馆具有浩瀚的文献资料,浓厚的书香,作为大学生学习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

(一)切实提高图书馆育人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不断丰富图书资源,优化图书馆服务能力与水平。一是做好图书馆的书刊订阅、借阅、导读工作。图书的采购质量关乎到整个学校育人效果,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收益终身,而相反一本烂书或许会使人误入歧途。因此必须做好图书的采购的科学性,充分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建议,并结合实际做好调研,使采集的书籍不仅能够反映当前最新科技成果,而且要及时更新经典书刊。二是做好图书馆的导读与宣传工作,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书尽其用。由于图书馆藏书量异常巨大,做好图书的引导工作就异常重要。针对西方一些优秀科技成果类书刊可能会夹杂不健康的、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东西,因此必须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根据所属高校学科特点、学生构成以及在校生的专业、年级、需求、心理状况等因素在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精心编制书刊导读目录,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面、科学的专业知识服务。

(二)做好图书馆环境优化工作。图书馆育人功能作用的发挥不仅需要内涵建设,而且离不开外部环境的美化。做好馆内环境优化,提高图书馆内舒适度,使学生对图书馆产生向往。馆内环境要做到整齐、整洁、明亮、舒适、安静,保证馆内的通风与光线,同时考虑在图书馆窗台等位置摆放一些绿植,既能净化空气,又能调剂读者心情。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考虑在图书馆每层设置单独茶水间,为学生在看书之余提供茶点服务。当前很多大学生宁愿去咖啡厅看书、上网却不愿去图书馆,因此适当增加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应包括校园景观环境与校园人文环境两个部分。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使校园的规划、景观、环境呈现一种和谐美。

(一)重视校园景观环境建设。校园内学习场所各项设施在实现数字化的同时,要更加人文化、人性化,精心布置学习场所文化标语,体现“厚德、博学、求是”文化氛围。校园内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花草树木以及传递着历史和文化的雕塑装饰等,是一个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它们都凝结着主体的文化创造,体现着学校的人文精神,对受教育者产生感染力。

(二)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加强学校的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与行为约束,采取适当的奖惩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导向。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维持校园正常管理秩序,更是优化校园人文环境、育人环境的保障。行为文化主要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规劝,使学生在从事社会活动中能够展现良好的素养,洋溢青春的正能量。积极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系处的评比活动,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赌博等情趣低下的活动,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充分发挥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六、结语

总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高校特色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导向出发,根据学校的客观的、实际的状况,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规章建设,积极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逐步完善学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长抓不懈,点滴积淀。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